资源简介 课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说明本教学设计依据的教材是上海市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教材,中国区域篇(上),“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整个专题包括了三山夹两盆、沙漠和绿洲、和睦相处的民族、丝绸之路四部分内容。地理课堂教学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会地理思维,了解探究问题的基本过程,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形成正确的环境行为价值取向。我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使用多种图像资料,注意图表之间的比较与联系,充分挖掘其中的信息。我在课堂上采用了课堂活动单的方式,在设计其中的学习任务时,我从多角度切入,有简单的读图、有温故而知新的技能训练、也有启发理解和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综合运用。本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地理思维的培养,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深入浅出的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对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地关系的思维模式。本教学设计中,我不拘泥于课堂,注重为学生拓宽视野,并且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材内容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有着众多的邻国,这里自然条件独特,资源丰富,为我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这里民族众多,文化历史悠久,各民族的团结友好对维持国家稳定和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章节包括了三山夹两盆、沙漠和绿洲、和睦相处的民族、丝绸之路四部分,内容众多而繁琐,千头万绪。为了有一根主线能将其串联起来,更为了能够突显新疆与众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的形成是因为其位于我国西北,亚洲中部,处于大陆腹地的地理位置,我打破了传统的教材,将课堂教学分成了亚洲的心脏、三山夹两盆、沙漠和绿洲、和睦相处的民族、塞外风光这五部分。而将“丝绸之路”作为一条主线,连接了这五个部分。这样能够使教学重点突出,化解教学中的难点。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初一年级,学生年纪虽小,但是学生生源普遍较好,知识面较宽,学生的反映较快,学习能力较强。由于前面学生有着关于我国地形、气候、河流、人口民族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且也初步了解了国家地理的学习方法,能够运用国家地理的方法学习中国区域地理,有着良好的地理基础,因此设计时, 我扩充了教学容量,增加了教学难度。但是初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全面的地理思维,没有完全科学的人地关系认识,总结运用能力也比较的薄弱,因此在教学中,我较为注重读图的指导,提高学生分析地理信息资料的能力,通过对一些地理现象成因的追问,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方式。在最后的小结时,通过老师搭设台阶,能够让学生自己完成归纳和总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悉新疆的地理位置,知道新疆地理位置的其自然环境形成和陆地交通的重要性能说出新疆的地形特点和自然环境特点,能够理解新疆沙漠和绿洲的形成原因说出新疆主要的资源知道新疆民族和人口分布的特点,初步分析人口分布的形成原因。知道新疆的名胜古迹以及主要的自然风光过程与方法阅读各种地图,通过对图表和数据的分析,认识新疆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自然环境和改造自然的成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地关系论。教学重难点重点:新疆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难点:新疆独特自然环境的成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播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风光片提问:这段影片展示了我国哪一个行政区的风光?设计意图:利用具有新疆风情的音乐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新疆古称柱州,自西汉期就属于我国的版图。但是历史上不时被北方的游牧名族侵占。1757年,乾隆皇帝再次收复故土,取名新疆,意为“故土新归”。今天我们就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了解这颇具异域风情的土地。设计意图:这段过渡让学生了解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新课一、亚洲的心脏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新疆的地理位置(请同学完成活动单的活动一,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各组完成一题,各组完成后,请学生交流)课件展示:在我国行政区图中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说出它在我国的位置,并且找出和它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出示空白中国行政区划图)请学生上黑板指图请你根据《中国行政区划图》(地图册P3)中的比例尺计算乌鲁木齐离印度洋的大致距离。(出示空白的世界地图)课件介绍: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永丰乡。 经纬度位置为87019`52〞E 43040`37 〞N。配有视频观赏。请你说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面积,并且计算一下它是中国陆地面积的几分之几?课件:将新疆的面积与德国面积和上海的面积比较,计算新疆的面积是德国和上海的几倍。请你说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的国家有哪些?(出示空白新疆地图)请学生上黑板指图总结:新疆是我国拥有最多邻国的省级行政区。设计意图:活动一:1、4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新疆的地理位置,知道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邻国众多。2的设计让学生利用比例尺计算两地间的距离,知道乌鲁木齐是世界离海洋最遥远的大城市,复习巩固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提高了学生相关的地理技能。3的设计是通过将新疆和德国、上海的面积比较让学生对于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活动一的总体设计是为了突出新疆位于亚洲中部的位置特点,是连接东亚和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陆上通道,为学习新疆的自然环境打下基础。教师总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亚洲的中部,邻国众多,它是连接东亚与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通道。早在汉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穿过,如今“第二欧亚陆桥”从这里通过,成为横穿亚欧大陆的重要的交通要道。课件出示:欧亚路桥示意图与丝绸之路示意图二、三山夹两盆提问:同学们都学过历史,什么是“丝绸之路”呢?教师总结: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我国汉代张骞所开辟的这条连接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称为“丝绸之路”。我们今天沿着前人的足迹重走“丝绸之路”,细细品味这美丽的塞外风光。完成任务单的活动二(见任务单)活动二:重走“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的新疆段大致有几条路线,他们主要经过哪些城市?用红笔将画出路线。并且对照地形图说说路线的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学生上黑板指图,找出三条路线。提问:“丝绸之路”新疆段的分布具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丝绸之路”新疆段的三条路线都从山脉的山脚下通过的。提问:新疆自北向南主要有哪些高大的山脉?说出他们的名称学生指图回答。设计意图:活动二:本设计是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地理图知道丝绸之路在新疆段的三条路线,熟悉新疆主要的城市,了解新疆主要的山脉。学生自己动手连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习新疆的地形特点打下基础提问:山脉之间又是什么地形?说出他们的名称。教师:如果,我们用一横代表这是三大山脉,用“田”字代表两大盆地,,这就像哪一个字的右半边?有没有同学想过,这“疆”字的左半边又是什么意思呢?观看视频,解释“疆”字的含义。设计意图:此处利用“疆”字让学生巧妙地记住新疆的地形特点,并且解释“疆”字左边的含义,告诫学生勿忘国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介绍:天山风光:天山山脉是亚洲中部高大的山系全长2500km,中部和东部位于新疆境内,西段伸入哈萨克斯坦境内。天山东段有著名的博格达峰。天山也将新疆分成了南北,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提问:天山的山脚下散落着一些小盆地,找一找海拔最低的一个盆地是哪一个?总结: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是我国陆地的最低点,低于海平面154米。沙漠和绿洲提问:为什么古人的“丝绸之路”新疆段大多沿着天山南北和昆仑山脚?而较少穿过塔里木盆地呢?教师总结:沙漠广布是新疆地理环境的一大特点。找一找,新疆最大的沙漠是哪一个?提问: 为什么新疆会有这么多的沙漠呢?课件展示:新疆降水量分布图提问:新疆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在多少毫米以下?找一找新疆最干旱的地方在哪里?那里的年降水量是多少?总结:气候干旱是新疆气候的主要特点,托克逊年降水量仅为16毫米,是我国的“干极”。提问:除了气候干旱,新疆的气候还有什么特点?课件:吐鲁番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指导学生读图注意吐鲁番1月平均气温和7月平均气温。总结: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温的年较差较大。吐鲁番是中国夏季最炎热的地方,著名的火焰山就在这里。新疆气温的日较差也较大,因此流传着“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词句。设计意图:先通过设问为什么丝绸之路较少穿过塔里木盆地引发学生思考,为学习新疆的沙漠广布的景观特点打下基础,此处,利用《新疆降水量分布图》和《吐鲁番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分析新疆的气候特点。并且配有多张景观图片使学生有着直观的印象。提问:新疆虽然气候炎热干旱,但是这里的物产却非常丰富,请你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来自新疆的物质?课件展示:瓜果,乳畜产品、和田玉、天然气、长绒棉等提问:新疆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阿拉会用来自新疆的天然气呢?教师总结:第一,上海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但是能源资源却比较缺乏,本地的能源矿产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第二、新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因此国家通过“西气东输”的能源调配工程,既促进了新疆的经济发展,也弥补东部地区的能源不足,满足东部地区对于能源的需求。可见,上海经济的腾飞离不开西部的能源支持。设计意图:对于为什么上海会使用来自新疆的天然气的追问,主要为了使学生认识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合理利用和调配能源,西部地区为东部输送能源既促进了自身的经济发展,又解决了东部能源不足的问题,实现了东西联动,共同发展。这从而培养学生一种全局观念。提问: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你知道新疆盛产那些瓜果么?课件展示:新疆主要的水果。新疆水果众多,有这样一首歌谣,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 叶城的石榴人人夸, 库尔勒的香梨甲天下, 阿克苏的苹果顶呱呱, 阿图什的无花果名声大,下野地的西瓜甜又沙, 喀什樱桃赛珍珠, 伽师甜瓜甜掉牙, 和田核桃不用敲, 库车白杏味最佳。 一年四季有瓜果, 来到新疆不想家。”课件:配以新疆瓜果的分布图,用红色标出歌谣中提到的地名设计意图:新疆物资丰富,其中瓜果之乡美名最盛,也最为学生熟悉。利用地图让学生熟悉瓜果的产地,为下面学习绿洲的分布打下了基础。介绍:这些水果主要产自新疆的绿洲地区。绿洲的面积只占新疆的4%,但却集中了90%耕地,是新疆发展农业的主要场所。课件展示:新疆的绿洲分布图提问:新疆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总结:新疆的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周围提问:绿洲的水源来自于哪里?总结: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的冰雪融水。提问:新疆的三大山系的冰雪融水,汇聚了众多的河流。猜一猜,新疆有多少河流?提问:其中那一条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哪一条是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介绍:这些河流的周围有着无数的绿洲,形成了“十里桃花万杨柳”的胜景。设计意图:增加新疆河流这部分内容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新疆虽然气候干旱,但是高山众多,有着丰富的冰雪融水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突出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新疆的劳动人民很早就发明了地下的引水灌溉工程--“坎儿井”。课件展示:介绍坎儿井。坎儿井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干旱地区取用地下水的一种渠道,它通过人工开凿的地下渠道和竖井将地下水,引上地面灌溉使用。它是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被称为“地下的万里长城”提问:人工开凿竖井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挖暗渠而不是用明渠呢?总结:开凿竖井是为了便于收集高山冰雪融水,而开凿暗渠是为了防止水分的蒸发。教师追问:为什么要防止水分的蒸发?总结:新疆的气候干旱,因此要开凿暗渠,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可见,我们改造自然的活动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设计意图:坎儿井部分的介绍,突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增强学生的自豪感,通过追问开挖暗渠的原因,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四、和睦相处的民族走在丝绸之路沿线,我们除了可以看到沙漠绿洲这样的自然风光,我们更可以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课件展示:新疆民族分布图提问:猜一猜,新疆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哪一个?南疆和北疆在少数民族的分布上有什么不同?介绍:新疆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其次是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新疆众多的民族共同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提问:新疆的人口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完成任务单活动三(见课堂活动单)活动三:1 计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区内主要城市乌鲁木齐、石河子、喀什的人口密度,看一看新疆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地区 面积 (万KM2) 人口(万人) 人口密度 (人/km2)全国 960 137053 143新疆 166 2181乌鲁木齐 1.09 311.3石河子 0.046 67.34喀什市 0.03 352 在新疆的人口密度分布图上将人口超过100人/Km2的地区涂成红色提问:请用一个词语概括新疆的人口分布特点。新疆的人口分布是不是均匀?人口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对新疆人口密度的计算,并且对比全国的人口密度,学生自然会得出新疆“地广人稀”的特点。但是又通过计算乌鲁木齐、石河子、喀什的人口密度,学生会发现新疆的人口分布是极不均匀的。通过让学生在人口密度图中涂色,学生了解到新疆人口分布的特点,这比直观地阅读地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对于人口密度的计算,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技能,也培养了学生通过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追问人口分布的形成原因,是为了帮助学生初步树立自然环境影响着人类活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五、塞外风光丝绸之路形成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新疆也留下了不少的名胜古迹课件展示:高昌古城、楼兰遗址、龟兹古国遗址请学生猜一猜这是哪些历史名城简单介绍:龟兹古国是西域佛教的中心,多石窟,被称为“莫高窟第二”新疆除了这些历史名城,也有着众多美丽而独特的自然风光。课件展示:天山天池、喀纳斯湖、乌和尔风城,请学生猜一猜这是哪些自然风光总结:“最”不一样的新疆。通过今天重走“丝绸之路”, 我们了解了新疆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民族风情,发现了新疆有着与我国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特征。请同学完成活动单的任务四,寻找不一样的新疆。(学生分成2大组,一组完成1、一组完成2,第三题都要完成,课堂时间若不够,可以课后完成)。1 在下列景观图片中找一找,哪些是丝绸之路上可以看到的景观,将其分成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并且说说其他的景观可以在哪里看到?在新疆看不到这些景观的原因是什么?2 通过今天的学习,找出新疆自然环境中有哪些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提示:不一样的洲;不一样的井 等等)3 找出新疆的中国之最有哪些?提问:新疆这些独特景观和地理事物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总结:这与新疆地处我国西北,位于亚洲中部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设计意图:小结是为了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搭设了基本框架,由学生自行完成,这是既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也能够指导学生透过地理现象,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课堂活动单附后)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课堂活动单活动一:认识新疆的地理位置1.在我国行政区图中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说出它在我国的位置,并且找出和它相邻的省级行政区。2.请你根据《中国行政区划图》(地图册P3)中的比例尺计算乌鲁木齐离印度洋的大致距离。3.请你说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面积,并且计算一下它是中国陆地面积的几分之几?4.请你说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的国家有哪些?活动二:重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新疆段大致有几条路线,他们主要经过哪些城市?用红笔将画出路线。并且对照地形图说说路线的分布具有什么特点?活动三:1 计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区内主要城市乌鲁木齐、石河子、喀什的人口密度,看一看新疆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2 在新疆的人口密度分布图上将人口超过100人/Km2的地区涂成红色地区 面积 (万KM2) 人口(万人) 人口密度 (人/km2)全国 960 137053 143新疆 166 2181乌鲁木齐 1.09 311.3石河子 0.046 67.34喀什市 0.03 35活动四:1 请你判断下列那些景观在丝绸之路的新疆段可以看到?a丝绸之路上可以看到的景观是: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填写数字)b对于丝绸之路上没有的景观,你能够说出他们可以在我国的什么地方看到么?2通过今天的学习,找出新疆自然环境中有哪些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提示:不一样的洲;不一样的井 等等)不一样的洲-- 不一样的井--不一样的 -- 不一样的 --不一样的 -- 不一样的 --3 找出新疆的中国之最有哪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