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肥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2) 初步学会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学会如何成功地、有效地完成探究实验和探究报告。(2)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懂得“科学种田”的道理。(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重点和难点重点: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准备①仪器:试管、试管架、研钵、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②实物:常见化肥样品。③电脑及投影仪。教学设计设置情景农作物生长时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如果缺少这些营养元素,农作物就会得“病”:图片1:发黄的菜叶与正常的菜叶比较。图片2:矮小的小麦植株与正常的小麦植株比较。图片3:叶片边缘发黄的大豆叶与正常的大豆叶比较。提出问题1.这三种不正常的植物,各缺乏什么养分?2.展示三袋失去标签的化肥样品,同学们看能否施用呢?3.我们怎样知道这些样品是哪类化肥?(过渡)判断物质,我们应该从它的典型的性质入手,我们一般先利用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呢?(学生:物理性质),我们经常利用哪些物理性质来区分物质呢?(学生: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三类化肥主要的物理性质。学生活动1.学生实验探究一:分别观察氮肥、磷肥、钾肥实物、动手实验,填写下表: 氮肥 磷肥 钾肥碳酸氢铵 氯化铵 磷矿粉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状态 气味 溶解性 2.组内交流:交流观察结果。3.展示观察成果:学生完成实验表格。(其他同学补充)。4.学生小结:从外观上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教师点评)。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区分氮肥和钾肥呢?学生活动1.分组实验探究二: 取研细的氮肥(硫酸铵、氯化铵)、钾肥(硫酸钾、 氯化钾) 各少量,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否嗅到味?学生动手实验,填写下表: 氮肥 钾肥硫酸铵 氯化铵 硫酸钾 氯化钾加熟石灰研磨 2.学生小结:区分氮肥、钾肥的方法(教师点评)。解决问题:现在同学们用已有的知识检验一下这三袋化肥样品能否给这些庄家治病?(学生动手实验)9.展示结果:两袋氮肥,一袋磷肥,把样品标号写在黑板上对应的“生病”植物的下方。问题拓展1.两袋氮肥我们选择哪种施用更好?我们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学生讨论)提供信息:常见铵态氮肥的含氮量:硝酸铵 35% ; 氯化铵 26.2% ; 硫酸铵21.2% ;碳酸氢铵 17.7%; 尿素46.7%2.这两袋氮肥样品就是常见氮肥中的两种,我们能不能确认一下是哪一种,从而选择含氮量高的来施用呢?学生活动1.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区分常见的铵态氮肥呢?(应从不同的阴离子性质入手)2.分组实验:取少量上述样品加水溶解,依次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硝酸银溶液,观察实验现象。3.学生小结:区分硝酸铵、氯化铵、硫酸铵的方法(教师点评)。教师小结你们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不同种化肥性质上的差异,你认为在施用化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课堂练习化肥的鉴别中考题 (2011)24.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1)步骤一: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分出来的是 。(2)步骤二: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 。(3)步骤三: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 。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类化肥时,要避免与 (填“酸”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有同学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分,你认为可行的是 。A.硝酸钡溶液 B.氯化钠溶液C.酚酞溶液 D.稀盐酸布置作业应用用今天学习的知识鉴别常见的氮肥: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尿素。并以框图的形式描述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