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1.3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1.3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教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题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材分析 是初中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的启蒙,安排在课题2的两个探究活动之后,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体验的基础上走进化学实验室,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也为后面的实验操作及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虽然对实验很感兴趣,但由于对实验仪器陌生,对实验操作不了解,就有些害怕实验操作。但是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这些实验操作是最常用的,几乎每个实验都会遇到,是基本功,必须严格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2.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3.知道实验室药品取用原则,学会药品取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 药品的取用方法;难点:药品的取用方法;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主要教学方法 实验操作时能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教互学等方法,促使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
教学资源 PPT课件;实验操作视频;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预设
环节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习活动的设计 评价
创设情 景[投影][板书][讲解][展示][讲解][演示][讲解][讲解] [演示][演示][总结][讲解][演示][演示][讲解][讲解][小结][练习] 首先在烧杯里倒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接着用胶头滴管往里面滴加酚酞,液体由无色变红。再用胶头滴管往里面滴加适量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实验室图片,引出本课内容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介绍因在实验室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实验室规则:安全原则化学实验室常用化学实验仪器。几种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试管,试管夹,胶头滴管,滴瓶试管,试管夹,胶头滴管,滴瓶的使用方法化学药品取用的原则“三不”原则节约原则处理原则三.固体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镊子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展示药匙和镊子] 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的方法与取用粉末状的固体的方法是有所区别的。(1)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的方法[边讲解边演示]“一横、二放、三慢竖”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2)固体粉末状药品的取用[边讲解边示范]“一斜、二送、三直立”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固体药品取用的注意事项四.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边讲解边示范]倾倒法取较多量液体时通常用倾倒法a.瓶塞倒放在桌面上;b.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c.标签要朝着手心d.盖好瓶塞,放回原位,标签向外投影示出液体倾倒的操作示意图和所要讨论的问题][讨论结果]1.细口瓶塞子倒放在桌子上是为了避免塞子沾染桌上的杂质而污染试剂。2.瓶口紧挨试管口倾倒液体可防止液体流在试管外或洒落,倾倒时应缓缓倒入以防止液体溅出。“塞倒放、口挨口、签向手、要放回”2.滴加法 [边讲解边示范]取少量液体时通常用滴加法滴加液体时,滴管在容器正上方悬空竖直滴入,滴管使用时,不能横放或倒置,用过的滴管立即用清水洗净,但与滴瓶配套的滴管用后千万不要清洗,要专管专用。“排气、吸液、竖直、悬空”五.量筒的使用3.量取法 [边讲解边示范]量取一定量的液体通常用量筒量取a.量液时,量筒放平,倒入液体接近刻度时,再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液体至刻度线。b.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设疑:读数时俯视或仰视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俯视: 读数偏大,量取液体偏少仰视: 读数偏小,量取液体偏多量筒的最小刻度与量程有关5ml-------0.1 ml量筒的准确度由最小刻度决定5 ml 量筒准确读到0.1 ml, 知识梳理 学生观察溶液颜色变化,会觉得化学很神奇兴趣高涨。观察;老师在刚才的魔术中都使用到了哪些仪器?学生阅读学习目标学生分析事故原因学生观看课本第17页1—21学生辨识实验仪器,记住名称学生观察、思考,认识仪器的特征。了解用途。学生观察学生倾听,熟记学生辨识课本第18页1—23中的·危险化学品标志学生观察,认识相关仪器学生练习实验1—3(1)把少量颗粒状石灰石放入试管中。学生分析·原因 防止试管底被砸破学生练习实验1—3(2)往试管里装入少量碳酸钠粉末。学生分析·原因以免药品沾在试管口和试管内壁学生总结归纳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下列问题。[讨论]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 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倒液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3.拿细口瓶倒液时,标签朝向手心是为了防止瓶口残留液体顺试剂瓶外壁流下而腐蚀标签。4.倒完液体要立即盖紧瓶塞,是防止试剂与空气中的物质接触发生反应而变质。把瓶子放回原处是为下一次使用提供方便。学生练习实验1—4(1)学生仔细观察,总结注意事项“一选”即选用合适的规格,以避免增大误差或多次量取;“二平”即量筒必须放平稳;读数时三点‘视线、刻度、凹液面最低处’一线;“三忌”即忌用量筒加热或量取热的液体;忌用量筒溶解、混和物质或作反应容器;忌用量筒长期盛放药品学生练习实验1—4(2)练习量筒的使用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学生倾听,熟记规律学生总结学生完成随堂练习 通过魔术创设情景,激起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对实验室规则的重视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同桌之间互相提问,增强记忆效果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通过分析原因增强记忆学会对已有知识的归纳、小结,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增强动手能力学会对知识的归纳、小结,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实验操作误差。也促进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反馈教学效果。对主要知识点进行消化理解,应用
教学反思(靓点与不足) 成功之处;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通过老师的演示、学生的操作参与以及师生的双方讨论,使到学生能够真正的作为课堂上的一份子。但是学生的积极性有待加强,初次接触操作较为复杂的量筒和滴管,需要教师的认真师范,学生反复练习才能完全掌握。 不足之处:本节课有待加强的地方具体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内容较多,没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消化以及讨论,教学速度应放慢一些;2.学生对滴管的使用,量筒的测量等操作较差,可能是时间紧,学生练习的力度还不够;个别学生操作不细心,不注意小细节,要鼓励学生对待科学要有严谨的态度。
板书设计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几种重要仪器的使用二.化学药品取用的原则1.“三不”原则:“不触、不闻、不尝”2. 节约原则:按最少量取用3. 处理原则:放入指定容器,不能放入原瓶,不丢弃,不带出。三.固体药品的取用 :块状:镊子粉末状:药匙或纸槽四.液体药品的取用 :滴加:胶头滴管 倾倒: 试管 量取:量筒五.量筒的使用:俯视:读数偏大,量取液体偏少 仰视:读数偏小,量取液体偏多 准确度与量筒的最小量程有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