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如何把素质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研究报告众所周知,体育项目的特 点是:动眼、动手、动脑,身心 协调发展。如:在田径教学起 跑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 控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在掷 球击物等练习中培养学生的 瞄准能力;在篮球传接球练习 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等。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教学, 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能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 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 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 息。小学生的认识水平较低,但可塑性 很强,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这 一特征,抓住时机教会学生做人求善, 养成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发挥 巨大的作用,例如:在各种训练中培养 学生认真观察、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 在队列、队形教学过程中,通过调动队 伍,培养学生养成互相尊重、互相谦让、 礼貌待人的品格;在短跑教学中,特别 是起跑教学中,培养学生精力集中的习 惯和实事求是的优良品德;在中长跑教 学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吃苦 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在跳跃和支撑 跳跃项目教学中,培养学生勇敢果断、 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良好品质;在投 掷项目教学中,培养学生听从指挥、自 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在球类项目教 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 识,如通过运球接力赛等练习活动使学 生在竞争的环境中学习、交流,培养他 们相互激励、敢于竞争的意识,养成平 和善良的性格,等等。二、 要重视心理素质教育学生的家庭结构、家庭气氛、家庭 教育方式的不同,使得学生看待问题的 态度也有所不同。而小学生年纪小,容 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因而 心理素质较差。体育教学项目繁杂,内 涵丰富,它能促进学生生长发育,提高 身体素质,养成遇事冷静、处事果断的 习惯,还能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的本 领,提高自控、自理能力。通过游戏、课 堂教学比赛、达标测试等各种课堂体育 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使学 生有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因此,在体 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 育,努力使学生自知、自信、自律、自控、 自强,做到情绪稳定、意志坚定,达到提 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三、要重视能力的培养据有关资料显示:孩子能力的发 展巅峰在9岁左右,而这个年龄段正 处于小学中年级阶段。因此,在学生掌 握了体育基础知识、体育基本技术和 体育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其各 种能力的培养。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布置一般的教学场 地,自制一些简单的体育用具,如沙 包、键子等并付之使用,这可以引导学 生根据现实生活中健康向上的素材编 排游戏。我先让学生讨论,然后师生共 同确定最终的游戏规则。"5 12"汶 川地震后,我引导学生编排了 "转移伤 员”的游戏。在游戏规则的制定以及游 戏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 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爱心意识与团 队意识。力,促进智力发展。四、给学生创造一个体验成功的 机会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存在着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用同一把尺子来 衡量每一个学生,身体素质较差的学 生就会处于劣势。在一次次品尝了失 败的痛苦之后,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受 到挫伤,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积极 性和进取心就会受到影响。这不但有 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大大降 低了教学质量。而学生学习越成功,情 绪和态度就越好,持续学习的动机就 越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 地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让他 们体验成功的乐趣。如在快速跑教学 中,跑道上画了许多不同位置的起跑 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每次 跑的情况,以及与别人的差距来调节 自己的起跑点,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 会赢得胜利,真正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这不仅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还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总之,要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在现代教育思 想指导下,充分利用科学的方法,根据 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认真研究教学内 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 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掌握体育"三 基”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适 应能力,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