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素材

资源简介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面向全体 学生,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而体育教学因其教 学过程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学 生的认知在动态中得到体现,所以,与 其他学科相比,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有 其特殊性。我认为,体育教学中的素 质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 体,以教材为中介,以丰富多彩、灵活 多变的方式为手段,在动态的教学过 程中,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促使学生 在知识、技能与能力、意志与毅力、情 感与个性、进取心与社会要求的行为 规范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以 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与面对困难的 挑战。
在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必须 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 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强身健体的 基本功能
古人云:“善其身,无过于体育。” 体育的原始功能之一是强身健体。随 着体育教学的发展,其功能有了很大 程度的开发与拓展,同时也给强身健 体的基本功能带来了更深的含义—— 从个人的目的,延伸至社会、民族乃至 于国家。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 中,必须重视体育教学强身健体的基 本功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全 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的体 能能够适应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竞 争。
二、 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会反映在 人对学习、工作与社会现实的态度与 行为中。个性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先 天获得性的解剖特点与生理特点,另 一方面取决于后天的生活环境、社会 环境与教育环境,因此,学校教育对学 生的个性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小学 生的个性表现往往是既开放又强烈, 教师易于观察和引导,加上体育教学 环境的独特性,也给教师的教育带来 有利条件,使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显性 表现,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在充 分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因势利导, 促使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三、 正确处理好兴趣和意志培养的 辩证关系
兴趣,是一种带有倾向性与感情 体验的心理特征。在富有趣味的教学 过程中,学生不再将认知与活动视为 一种负担,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认知 活动中去,从中体验到学习乐趣。兴趣 能够在客观上提高教学效率,促使教 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应组织一 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达到寓教 于乐的目的0
意志,是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品 质,它能够使人自觉地、有目的地支配 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标。在 意志驱使下的行为会激励人去克服 困难或抑制不合"情”与“理”的行为。 意志的培养对学生适应未来的挑战 有着深远的意义。
由于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兴趣 具有可变性与阶段性。因此,仅以兴 趣为前提的认知与活动,缺少一定的 内驱力,是不可能持久的。然而在教 学中,如果只是要求学生的意志行 为,会使学生觉得单调枯燥、兴味索 然,加大心理负荷,个性受到压抑,不 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体育教 学中,对学生兴趣与意志的培养必须 相辅相成。
四、 让学生体验成功感
能力、自信、自强是学生取得成功 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充分关注这些因 素的良性发展。教师面对的往往是水 平参差不齐、个性各不相同的学生群 体,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因 材施教,既要个别对待,又要循序渐 进,为每一个学生的成功创造条件。 为此,教师应精心备课,合理安排教 材,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逐步 掌握知识、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发展 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采用游戏 与竞赛等手段,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宣 泄,并体验一定的成功感,逐步增强自 信,培养自强精神。
五、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个人的学 习、学生间的交往、学校秩序的稳定、 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以及对未来社 会的稳定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 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过程中,教师的 影响和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在教学中, 教师的示范、讲解,教学中甫行为举止 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 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必须身体力行, 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促使 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六、 把体育课堂作为爱国主义教育 的阵地
体育教学自身具有开放性、活动 性、趣味性与竞争性等特点,因而对学 生的思想教育往往是直接、具体、有说 服力的。近几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蒸 蒸日上,我国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取 得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五星红旗多次 在奥运赛场上升起,使每一个中国人 感到振奋和自豪。在体育教学中增加 这方面的内容介绍,有利于学生集体 荣誉感的建立,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 主义教育的绝佳时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