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6.2 共筑生命家园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6.2 共筑生命家园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导学案
课节 6.2 共筑生命家园 单元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学 习 目 标 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重点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难点 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知 识 结 构
设问导读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什么】
(1)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追求人与自然______________,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人与自然相互依存:自然为人类的______________提供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_________避免________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________和_______自然作出必要的_______和_______。
(3)人与自然内在关系:人与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 、多元中的一致、_____________。
2.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为什么】
人类开发和利用资源,但不能肆意凌驾于 之上,必须 。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 ,生态衰则 。
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准则和目标【是什么】
(1)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
(2)以________________为准则。
(3)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目标。
4.建设生态文明的态度和方案【怎么样】
(1)坚持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基本国策,使______常在、______长流、______常清。
(2)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 发展。
5.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怎么样】
(1)走_________道路,建设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____________。
(2)坚持走____________道路,要处理好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3)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__________,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___________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_____________,将良好_________作为最普惠的____________,激发____________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___________之梦。
(4)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_______________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________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____________。
(5)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____________上限、____________底线、______________红线。只有实行严格的________、严密的________,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6)建设_________型、______________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随堂检测
基础应用
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这要求我们( )
①树立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的观念 ②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 ③坚持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下列属于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①资源日益短缺 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生态系统退化 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漫画启发我们(  )
A.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B.人类从来不是自然的主人
C.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D.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4.“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  )
①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说明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③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息息相关
④启发我们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暂停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下列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
①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
②人类发展要以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③人与自然应该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④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主宰一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不包括( )
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B.走绿色发展道路
C.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D.对大自然一味地索取
7.下列关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之间关系的图示,正确的是( )
8.我国政府大力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推行垃圾分类制度( )
①将彻底解决我国资源日益短缺的严峻问题②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有利于形成科学发展观,助力可持续发展④表明环境治理已成为国家当前的中心工作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强调,对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要实行终身追责,责任人无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此举( )
①是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
②说明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公职人员的责任,与公民无关
③表明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④能彻底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
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地球一小时”活动就是在每年的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熄灯一小时。积极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走绿色发展道路 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彻底解决环境问题、资源问题 ④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拓展提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以上材料表明我国实施什么发展战略和基本国策

(2)结合我国国情,简要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这一发展战略。
12.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必须改革生态和自然生态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1)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什么
(2)建设生态文明,要以什么为基础
(3)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什么
13.“万顷碧水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二月的鹏城,碧海蓝天就是它的背景,全城近千个大大小小的园林和缤纷绽放的绚丽花朵是它的细节,与生机勃勃的越冬候鸟和徜徉在和煦的阳光下的人们一道,共同构成了这座滨海之城为人称赞的“高颜值”。2017年,深圳继上海、北京之后,成为全国第三个跻身“GDP超两万亿元俱乐部”城市,难能可贵的是,深圳的“生态答卷”也同样成绩亮眼,形成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双提升”的可持续发展完整闭环。
(1)从材料可知深圳这座滨海之城的“高颜值”高在哪里?
(2)坚守生态家园,作为一名小主人,你打算如何去做?(两方面即可)
(3)为用好城市“绿色财富”,请你向市政府建言献策。(两方面即可)
三、自学反思(请写出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发现及存在的困惑等)
随堂检测参考答案
D 2. B 3.D 4. A 5.A 6.D 7.D 8. B 9.A 10.B
11.(1)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①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十分严重。②同时我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相当大,环境污染十分突出。③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必须加快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2.(1)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的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2)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3)发展生产力。
13.(1)生态环境好。
(2)示例:①积极宣传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②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保护环境。例如不乱扔垃圾,不攀折树木花草,低碳出行等;③积极向政府提出有关环境保护的合理化建议;④积极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等。
(3)示例: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③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④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⑤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⑥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⑦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等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