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题目界定:花样跳绳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运动项目之一”。跳绳运动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项目,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花样跳绳是在传统跳绳基础上演绎出的一个新型、时尚的健身项目。在提倡人人参与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下,探索和开发适合学生易于在学校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项目,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 近年来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新型的体育组织形式,它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丰富,组织形式灵活,练习强度适宜,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活动不强求正规的场地和器材,也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是一项低成本、高回报,器材简便、操作简单、动作易学的体育活动形式。国家教育部及相关部委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开展能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相关体育活动的要求。 1、2006年1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2、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提高运动能力,达到体质健康标准。 3、2008年,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动员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于2008年10月26日至2009年4月30日,开展第二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以下简称冬季长跑活动),主题为“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 4、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学校体育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不断出台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学校体育,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学校体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不能保证、体育教师短缺、场地设施缺乏等问题依然突出,学校体育评价机制亟待建立,社会力量支持学校体育不够,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 在这样的气息下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尤其是每天两次的大课间活动,他有着次数多、时间长的优势,充分的利用好这个时间段,就能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保证学生天天快乐健康的成长,各学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但目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最大的困扰就是对那些学校人少无场地或学校人多小场地学校,不能正常的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更不能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欲望,让大课间体育活动成为一种形式,学生毫无兴趣可言,长期在这种情况下容易让师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产生厌恶感,甚至会出现老师利用大课间时间上课、写作业或干其他与大课间活动无关的教学活动。久而久之大课间体育活动就会名存实亡。 花样跳绳这样的体育活动形式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只要一根绳、一小块空地,一人、两人或多人就可以进行活动练习。同时它也是一项全身运动,其动作左右开弓、上下齐动,简单易行。跳绳花样繁多,可简可繁,随时可做,一学就会,特别适宜在气温较低的季节作为健身运动,而且对学生尤为适宜。从运动量来说,持续跳绳10分钟,与慢跑30分钟或跳健身舞20分钟相差无几,可谓耗时少、耗能大的有氧运动。还可以锻炼多种脏器。跳绳能增强人体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研究证实,跳绳可以预防诸如糖尿病、关节炎、肥胖症、骨质疏松、高血压、肌肉萎缩、高血脂、失眠症、抑郁症等多种症病。对学习紧张的学生来说,跳绳还兼有放松情绪的积极作用,因而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众多优点下利于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那么如何让花样跳绳这种体育活动形式与大课间相融合,在有限的空间和固定的时间内发挥他最大的作用,人员的配合、学生的积极参与、科学的管理、长效的机制、活动内容的替代更新、都是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所有我们提出了《花样跳绳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这个课题名称,让课题活动的开展与研究,真真实实的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实现我们预期的目标。 2、研究目标: 探索适合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花样跳绳的跳法,以及花样跳绳多种跳法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的应用,优化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加强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提高大课间花样跳绳活动的有效性、长期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大课间花样跳绳运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3、研究内容: (1)研究内容: ①花样跳绳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的方案设计与开发。 ②活动组织与管理方式方法。 ③活动内容选择与季节变化的融合。 ④加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争取学校体育特色的形成。 (2)研究原则: ①方向性原则:贯彻“新课标”的精神与理念,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方向。 ②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探索“花样跳绳在大课间活动中” 的客观规律性,最大限度地提供真实、可靠、准确的调查、测试数据,科学地统计分析研究效果。 ③可行性原则: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研究,提供简便易行的花样跳绳方式,学生喜欢乐于参与,学校领导、班主任、体育老师等各方面都能基本满意的效果,确保能长期操作、切实可行的“花样跳绳大课间活动”方案,编写体育教学中可操作的教材内容。 3、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6年5月—6月)主要选好题目,制定好研究方案,填写申报表。 (2)实施阶段:(2016年7月—2017年6月) ①2016年6月—8月,收集相关资料针对研究对象(全校所有班级及其他学校个别班级),形成自己的观点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②2016年9月,课题研究开题,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及课题组成员分工。将花样跳绳。③2016年10月—12月,根据方案设想在体育课堂中进行教学研究,并收集相关资料。 ④2017年1月—2017年5月,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开展花样跳绳活动并有效实施,做中期报告,对前段的工作总结、修改,安排后续的工作任务。 ⑤2017年6月,整理资料,以札记、活动设计与案例分析、论文形式汇报,总结归纳课题研究内容,提出新的研究方向,为持续研究做好准备工作。 ⑥2017年7月,根据要求课题结题,做终期题报告。 4、工作重难点: 工作重点: 1、 选定关于花样跳绳的教学方法; 2、 结合体育课科学合理的开展相关的教学内容; 3、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长期的开展范围; 4、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长期有效的管理办法并形成模式; 工作难点: 1、 开发新式的花样跳绳方法; 2、 如何将花样跳绳合理的融入到大课间活动中; 3、 如何长期的开展此类活动,做到常态化; 5、研究方法: (1)调查法: 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 (2)文献法: 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 (3)对比实验法: 实验法是研究者有意改变或设计的社会过程中了解研究对象的外显行为。实验法的依据是自然和社会中现象和现象之间相当普遍的存在着一种相关关系--因果关系。 (4)分析法: 1.从求解的问题出发,正确地选择出两个所需要的条件,依次推导,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的解题方法叫做分析法。 2.用分析法解题时如果解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或其中一个条件)是未知的时候,就要分别求解找出这两个(或一个)的条件,一直到问题都是已知的时候为止。 3.分析法指从要证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归结为判定一个显然成立的条件(已知量、定义、公理、定理、性质、法则等)为止,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论证方法。也称为因果分析、逆推证法或执果索因法。 (5)发现法: 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 6、组织分工: 因为受名额的限制,我们课题组采取的是自愿报名、择优筛选的方式选定课题组成员的,经过筛选最后确定以下成员, 主持人:马小峰 成 员:索亚丽、孔卫伟、史 旭、徐慧敏、仝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