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和一些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的,总体知识难度较小,但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贴近生活实际,通过学习,使学生再次体会到化学研究的就是我们身边的物质和变化,能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观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⑴在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后,能应用到灭火的方法的探讨上,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知识迁移。
⑵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
培养观察分析、实验探究的能力。
【教学方法】
1.教法:情境创设、实验探究、对比分析、多媒体课件辅助
2.学法: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设计思路】
创设情景→实验探究及结论→学以致用→归纳小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酒精灯、烧杯、镊子、火柴、木炭、蜡烛、小石子、木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播放动画片《熊出没之救火英雄》片段,最后画面定格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上。
提问:看到这熊熊燃烧的大火,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本课并板书课题: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设计意图:动画片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探究活动1(探究燃烧的条件)
提问:再看这熊熊燃烧的大火,它是如何燃烧起来的呢?
㈠.学生实验:(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按照多媒体展示的实验方案进行,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步骤 现象 分析与推断
⑴用镊子分别夹一小块石头和木炭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说明燃烧首先需要的条件是 。
⑵点燃两支蜡烛,一支敞放在空气中,另一支用大烧杯罩住。 说明燃烧还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⑶各夹蜡烛、木条和木炭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看哪种物质容易被点燃,哪种不易被点燃。 说明燃烧需要的另一个条件是 。而且各种可燃物要求的温度 。
设计意图:运用对比探究的思想,分析出燃烧的条件,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教师点拔提高学生认识。
㈡.师生活动1:
1.学生汇报探究的结果,教师板书。
2.学生阅读课本P81某些可燃物在通常状况下的着火点。
教师强调: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可燃物的种类、状态以及大气压强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不改变,可以改变的是温度。
设计意图:形成对实验现象的处理分析能力。
㈢.师生活动2:
1.学生分析展示的“讨论与交流”
在烧杯中注入90℃的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块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
⑴请你预测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⑵如何让热水里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燃烧起来?
提问:由此可见,只有三个条件中的一个还是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会发生燃烧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认识燃烧条件三个缺一不可,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灭火原理埋下铺垫。
2.解决动画片中的问题:火是怎么着起来的?(学生分析、猜测。教师展示。)
㈣.师生活动3:
1.回顾炭、铁、镁、磷的燃烧现象,归纳燃烧的特征,总结出燃烧的概念,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知识,并以此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达到对燃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2.展示图片,认识燃烧的重要性。
讲述: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被用来取暖、加工食物、冶炼金属、发射火箭等。
3.展示火灾及其引起的伤亡数据图片,认识燃烧的危害。
讲述:当然大火也有无情的时候,像这些燃烧会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遇到这样的燃烧我们如何处理?灭火可采用什么措施?原理是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例,了解燃烧的“功”与“过”,使学生形成“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要辩证的看待事物,同时自然引入到下一环节的教学。
三.探究活动2(探究灭火的原理)
㈠.学生实验:点燃一支蜡烛,探究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不限于所给实验器材)
㈡.师生活动:
1.学生汇报熄灭蜡烛火焰所用的方法并说明原理。
2.学生交流课本P82“讨论与交流”。
提问:以上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呢还是只要具备一项便可灭火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切身体会,从探究活动中思考并悟出灭火原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对知识的总结和归纳能力。
3.解决动画片中的问题:光头强等是如何消灭森林之火的?(学生分析、猜测。教师展示。)
设计意图:利用情景的连贯性,维持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又能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印象。
四.巩固练习(另附)
设计意图:随堂巩固,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使知识内化。
五.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学完本课的心得。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归纳、学会总结。
【板书设计】
§3.3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