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3.3 元素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3.3 元素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3元素 教学设计
课 题 课题3 元素 课 时 1课时 编 号
主备人 授课人 课 型 新授课
学 情 分 析 初中学生初学化学,所了解和掌握的化学知识较少,只有在小学自然课里边接触到少量物质和粗浅的物质性质等知识。所以在化学课程的学习当中势必感到非常困难和不好学,尤其是概念的形成和理解更难,又加之有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抽象的很,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深入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尽量从学生接触到的生产生活实际入手,变抽象具体化、简单化。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淡化概念教学,巧妙的分散难点,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并不难,从而不断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对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描述 (2)、了解元素的存在,熟记地壳中前四位的元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原子和元素不发生变化; (2)、通过对比、讨论理解元素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 元素概念;初步学会物质宏观和微观的描述
难点 元素概念的理解;物质宏观和微观的描述
教 法 学 法 元素概念的教学:从熟悉的例子切入,通过对原子构成分子的比较,归纳出元素的定义,在讨论和练习过程中弄懂学会元素概念;并组织好讨论,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通过熟悉例子和讨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具 多媒体、 商品标签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时间
导入新课 猜谜语:广告词,补好钙打一保健品 请同学们再说出一些保健品广告 由熟悉广告以猜谜语形式引起学生兴趣 5min
自主探究 【活动一】理解元素概念 一、元素 1、定义: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说明: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包括三个要素 1、具有相同的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2、同一类原子 3、总称 理解:同一类原子包括 (1)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质子数1,中子数0 电子数1 氢原子 质子数1,中子数1 电子数1 氢元素 质子数1,中子数2 电子数1 (2)质子数相同,但电子数不同例:Fe与Fe2+;Fe2+,Fe3+, 注意:质子数相同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氢分子(H2)和氦原子(He)都有2个质子,就不属于同种元素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不同元素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活动二】比较元素和原子概念 3、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宏观概念)原子(微观概念)区别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适用 范围宏观:描述物质组成用元素微观:描述分子(或物质)构成用原子 应用 实例 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联系 元素的最小粒子 元素 原子 一类原子的总称 总体 个体
[活动三] 学习元素存在及含量 4、元素存在 [活动四] 化学反应中元素变化情况 讨论: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否发生改变?原子是否发生改变 元素是否发生改变? 阅读教材P59 填写自主探究1、2 、3、4 讨论、交流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填写自主探究5 分层训练1、2 。 分层训练3-7 阅读教材P60回答6、7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9讨论填写8、9 15min 7min 6min
达标测评 指导学生做练习题 反馈评价,讲解释疑 交流展示,巩固补偿 7min
课堂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那些收获?跟大家说一说。 分子 构成 原子 元素 组成 物质 原子 离子 回顾思考,交流讨论,形成知识结构。 5min
板 书 设 计 课题3元素 一、元素 1、 元素定义 2、 元素存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