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燃烧与灭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培养分析能力、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燃烧与灭火知识更深的了解,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 采用"引导探究"为主,多媒体辅助 教学。探究中主要运用了发现、分析、交流、归纳等 方法。
五、教学用具:蜡烛、沙土、火柴、剪刀、烧杯、抹布、水、烧杯。
六、教学设计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引入]一组图片[投影]《火是一把双刃剑》。什么是火呢? 大家知道红磷、硫、铁都可在氧气中燃烧。在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物质能够燃烧? 燃烧产生火,那么什么是燃烧呢?[学生回忆] 燃烧与我们的关系密切。同学们想不想深入了解燃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燃烧与灭火的知识。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
分析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探究燃烧的条件】[观看投影 交流讨论] (教师参与到小组的研究和讨论中去,对学生的表现加以鼓励或表扬)1、[投影][提示]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白磷着火点是40℃。[提出问题]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哪个会燃烧?为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你能归纳出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吗?互相讨论交流。 1.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比较、观察、分析等方法获得事实并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2.引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 “有氧气” “达到着火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问题解决 [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 可燃物2.有氧气3.达到着火点 培养学生通过真切的感性认识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结论。真正使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舞台。
呈现新问题 [投影]大家知道火灾时有发生,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那么如何灭火呢? 1.呈上启下2.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与合作意识
分析问题 [投影]蜡烛火焰熄灭方法的探究独立思考或小组交流后得出以下方法: 1、用嘴吹或在蜡烛上浇水,蜡烛熄灭了。2、在点燃的蜡烛上方倒扣一只烧杯,蜡烛逐渐熄灭3、剪去蜡烛的烛芯,或截取蜡烛下面的一大段,蜡烛很快熄灭。 …
归纳总结 同学们思维开阔积极讨论想出了很多灭火的方法这些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 清除或隔离可燃物2. 隔绝氧气3.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三者选一即可灭火 表扬孩子,会提高他的自信力。知识的归纳往往是个难点,通过教师点拨,为学生铺平道路。
[疑问] 灭火方法3中为什么不是降低着火点而是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的能力。
[学生交流] 教师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去,注意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和表扬) 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增强师生关系。
[教师点拨] 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能降低。物质不同着火点不同。要想灭火可以将周围环境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知识归纳 学完本节课后我们对燃烧和灭火有哪些更深的了解呢?燃烧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其中一个条件成立即能灭火 让学生学会一种学习方法—归纳法,体会收获的快乐。
知识运用 [体验收获]1、锅里的油起火,怎么灭火?2、不慎撞倒酒精灯引起酒精起火应如何灭火?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你知道原因吗?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