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燃烧和灭火》教案一、课题分析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课题是从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燃烧的图象引入,进一步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让学生从实验观察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从而来探讨燃烧的条件,再由学生探讨分析得出灭火的原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思考掌握知识,激发了思维的火花,产生了心理上的“高峰体验”,让学生发现学习的新价值和获得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醉翁之意不在酒”,让学生探究燃烧的条件虽是本节的重点,但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更为重要。只要学生对燃烧的条件有了很好的认识,通过分析,稍微推一推就能轻松地得出灭火的原理。二、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了解燃烧的涵义;2、认识燃烧的条件;3、知道灭火的原理。(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2、通过对灭火原理的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目标1、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实践的精神;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教学重、难点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通过探究,学生讨论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问题讨论法五、教具准备幻灯片、视频片段、六、教学过程引入:(视频)师:人类的生活已离不开火。 师:古人通过钻木取火,火是燃烧的一种现象,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哪位能结合生活举例?生:(鼓励学生发言) 师:什么是燃烧呢?(投影)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师: 燃烧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什么样的物质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燃烧呢?我们一起来试验探究。(投影) 试验探究——燃烧的条件(视频) 师:有些物质能够燃烧,有些物质却很难燃烧,以上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生: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投影) 验证学生的回答并板书【演示实验】在一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并在烧杯上盖一铜片,铜片上一端放红磷,一端放白磷。(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讨论)(投影) 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而红磷没有燃烧?师:(引导学生回答)是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吗?(投影) 温度达到着火点(投影) 讨论:上述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这又是为什么?是因为没有可燃物?还是温度不够?生:缺少氧气(或空气)(投影) 若给热水中的白磷提供氧气或空气,白磷会燃烧吗?【演示实验】用试管罩住热水中的白磷师: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给水中的白磷提供氧气(投影)师: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你能总结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吗?(鼓励性地评价学生的回答)(投影) 验证学生的回答(视频) 燃烧能够造福于人类,但若燃烧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那么有没有必要讨论一下如何灭火呢?师:同学们可以从燃烧的条件方面思考。师:以上几位同学的回答都很有道理,其实他们的理由就是灭火的原理。提问:哪位来总结一下灭火的原理?(投影)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提问:哪位同学能根据灭火的原理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所采用的灭火方法。生:(略)师:若火灾很大时,我们应该怎么办?生:拨打119师:灭火器是常用的灭火器材之一,你知道灭火器的原理吗?(视频)灭火器的原理【演示实验】演示自制的灭火器课堂练习:(备用)1、 为什么燃着的火柴一吹就灭,而炉火却越吹越旺?2、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 ,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 。3、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的更旺,为什么?作业布置:1、课后阅读课本127页“常见灭火器”;2、 课本131页“习题”教学反思:(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