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三单元 酸和碱复习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三单元 酸和碱复习 教案

资源简介

《酸和碱》复习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酸和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两种物质,酸和碱的生产及使用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而且根据最近四年成都市中考化学试题来看,对于酸碱的考查所占分数越来越多,尤其是对酸碱化学性质的考察,故复习酸碱是有必要的。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本单元,对酸和碱的性质都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还不能灵活运用。所以本节课定位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化学学习情境,让他们去观察、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在“做科学”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复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检验溶液中溶质的方法和验证无明显现象实验的发生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中考分析,认识酸和碱在中考的地位;
2.复习总结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从探究活动中初步学习检验溶液中溶质的方法和验证无明显现象实验的发生的方法。
【教学策略】
根据最近四年成都市中考化学试题来看,对于酸碱的考查所占分数越来越多,尤其是对酸碱化学性质的考察,故复习酸碱是有必要的。因此,本课采用活动课的组织形式,将活动内容分为相关的五个板块,辅之以学案引导学习。在学生的学习中,采用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酸碱的化学性质与检验酸碱的方法,从而加深复习,配之以成都中考化学试题及试题变形,明确学生掌握情况。
【教学流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开门见山出示近四年成都中考对酸和碱的考查归纳图,让学生分析指出考查的趋势,从而得出酸碱考查逐步加重的结论。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标要求,得出考查重点在于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由考察的重点引入活动二)
近四年成都中考对酸和碱的考察
序号 课程标准 2013 2014 2015 2016
1 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5 4 8 6
2 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1
3 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4 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1 1 4
5 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1
合计分数 6 5 9 11
评析一:通过图标用数据说话,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既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知识构成从感性到理性,既加深印象,又对酸碱的考查知识点加以复习,为后面的复习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二:复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1.学生限时独立完成学案上酸碱化学性质的复习;(自主学习)
2.小组讨论订正答案;(合作探究)
3.小组代表展示答案,其他小组纠错;(展示反馈)
4.总结:酸有五条化学性质,碱有四条化学性质(酸五碱四)。(归纳检测)(由中和反应引入活动三)
评析二:限时完成基础知识复习,加强课堂紧张度;小组之间相互PK纠错,引进课堂竞争机制,更能快速有效的完成酸碱基础知识的复习。
活动三:探究活动1——若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此时溶液酸碱性的可能情况?并设计实验证明。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2.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每个小组至少写出三种方法;(合作探究)
3.课堂展示中,大多数小组的实验设计较为完善;(展示反馈)
4.思考: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项;最复杂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归纳总结)
学生讨论得出:按照酸碱的化学性质(再次分类强调酸碱的化学性质);最简单的是用pH试纸检验,需要注意玻璃棒一定要洁净干燥,pH试纸不能润湿,要尽快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最复杂的是用二氧化碳检验,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由此引入活动四)
评析三:在探究活动1中,联系已知,创设学习情境,从学生已知的酸碱化学性质入手,创设性的提出实验设计,让学生设计实验并猜想现象与结论,符合化学课程利用活动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理念。
活动四:探究活动2——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反应的发生。
1.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学习)
2.小组讨论完善答案;(合作探究)
3.小组代表展示设计的实验方法;(展示反馈)
4.将设计的方法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总结验证无明显现象实验的发生的方法:①检验反应物的减少;②检验生成物。(归纳总结)
评析四:在合作探究2的学习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通过探究活动上升为理论,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并且由于是学生亲身参与总结,教师着重强调,更有利于学生记住检验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的实验设计的2条方法论。
活动五:学习检测(巩固提升)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013——2016年成都化学中考试题原题或改编题);
2.学生展示答案;
3.学生自我反思,本堂课学到了什么。
评析五:选择成都中考试题作为练习,既让学生在练习中看到自己的差距,也增强了学生对中考的信息。教师根据中学生上课不成熟的特点,将学生自主发现的解题中的易错点通过投影的方式进行集中展示,改变了过去的教师主导课堂的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体现了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发挥主体地位,给学生学习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实践还给学生,把发展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阳光课堂的宗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流程清晰,重点突出。
2.学案针对性强,适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
3.问题设置要有梯度性,层层深入,让学生加深理解。
4.可能在学完盐之后再来总结验证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发生的方法更好。因为验证碳酸钠的产生现在学生只会用盐酸。
《酸和碱》复习
一、酸五碱四
二、验证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发生的方法
①验证反应物的减少;②验证生成物的产生。
PAGE
第1页 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