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怎样得到氧气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第二单元《浩瀚的大气》是初中化学学习重要组成内容。这一单元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在“氧气的制取”这一节中,我们第一次系统地进行物质制取教学,对于化学学习较为重要。本节内容既要建立在本单元前两节知识的基础(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等),也为以后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起到学习方法的铺垫作用。2、学情分析: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简单的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氧气的制取这一节内容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来制取氧气的方法.(2)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4)了解分解反应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催化剂的探究性实验,学生初步学生利用化学实验研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2)通过观察实验、对比分析,提高实验分析能力及思考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催化剂的探究性实验,学生形成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三、教学难重点:重点: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原理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四、教学用品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仪器:试管、酒精灯、火柴、木条、试管夹、药匙等。媒体:PPT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入 图片展示潜水、海底美景【提问】潜水运动员需要携带氧气瓶进行海底“探险”,这是利用了氧气的什么用途呢? 【回答】供呼吸 通过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入主题工业制氧 【提问】看来氧气对于人类的生活非常重要,想一下我们周围什么地方得到氧气? 【回答】空气 引出工业制氧【提问】很好,空气。回忆一下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呢?【讲述】阅读并完成填空,体会空气主要成分的分离 【回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 感受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讲述】在工业上制取氧气就是以空气为原料。结合工业制氧的流程,完成填空。1、工业制氧利用了什么原理?采用什么方法?2、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3、工业制氧得到的氧气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板书】工业制氧气原理:利用气体沸点不同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小组讨论】原理:各物质的沸点不同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方法,无新物质产生混合物,含有二氧化碳 培养小组合作能力催化剂 【讲述】刚才我们了解了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同学们回忆一下在第一章中,我们在实验室利用了以下哪种物质制取氧气?(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氯酸钾、氯化钾)你认为其中还有哪些物质能制取氧气?哪种物质不能用来制取氧气,请讲出判断的依据【讲述】对于氯化钾不含氧元素不能用来制取氧气,我也赞同,但含氧元素化合物都能制取氧气吗?【讲述】今天我们就挑选其中的两种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看看这两种含氧元素的物质是不是都能制得氧气?【提问】你们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检验有没有氧气产生的? 【小组讨论】氯酸钾能,二氧化锰不能 学生进行实验假设【小组实验】实验1加热3g氯酸钾实验2加热3g二氧化锰实验3C组3g氯酸钾和3g二氧化锰【提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是否都能产生氧气?比较1、3两组实验,猜测二氧化锰在实验中作用是什么?【提问】其他同学进行了以下这个操作来解决了这个问题,继续在C管中加如氯酸钾,仍能较快产生氧气,这说明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呢?。【提问】二氧化锰质量是否改变。(提示氯酸钾加热反应固体产物为氯化钾,其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易溶于水)【板书】催化剂的概念【讲述】像这种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率,但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我们称为催化剂 【记录】【回答】二氧化锰加速反应速度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反应加快反应速度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称量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 【讲述】我们现在一起来完成一下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其中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算作反应条件。【板书】【讲述】实验室还有另外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讲述】今天我们先了解一下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至于装置注意点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初步了解实验室氧气制取常用方法分解反应 【提问】从反应物数目和生成物数目分析,以上两个文字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点?【板书】化学上,我们把这种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练习】判别分解反应 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生成物 了解分解反应小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回答】氧气的工业制法催化剂及催化作用实验室氧气制取原理分解反应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怎样得到氧气工业制取氧气原理:利用气体沸点不同 (2)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催化剂:像这种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率,但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反应原理:分解反应:七、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