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知道物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 知道燃烧的概念;初步了解爆炸极限。3、 知道消防灭火和自救的常识。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活动形式增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初步学会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②、在对燃烧含义的逐步理解过程中,体验对知识内涵的理解不断完善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形成“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②、通过消防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逐步养成对化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燃烧条件、灭火的原理难点:利用物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媒体:多媒体实验用品:镁带、白磷、红磷、热水、氧气、二氧化碳、碳酸钠、盐酸、蜡烛、冷水、酒精灯、坩埚钳、烧杯、火柴、剪刀、湿抹布、试管等1.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情境引入】:“水中生火”【设疑】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但是现在看到水中生火,这是怎么回事呢? 思考,形成认知冲突 创设情境,引发认知盲区,激发学习兴趣。燃烧的定义 【PPT】镁带、铁丝、木炭、硫燃烧的图片【提问】实验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燃烧的共同点是什么?归纳燃烧的定义。 根据已有的知识,回忆燃烧现象,找到燃烧的共同点,归纳燃烧的定义 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归纳提炼知识点。一.物质燃烧的条件1.有可燃物2. 要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燃烧的定义(广义)二.灭火 的原理1.撤离可 燃物2.与空气(氧气) 隔绝3. 温度降 到着火 点以下火灾逃生自救方法爆炸极限 【提问】燃烧发生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视频】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实验分析】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能否燃烧铜片上的白磷铜片上的红磷水中的白磷【总结】可见物质燃烧所需的3个条件,缺一不可。【设问】物质燃烧是不是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呢 【演示实验】实验一:点燃镁带,立即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里。视频实验: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提问】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何新的认识?【PPT】广义的燃烧【过渡】当我们不需要燃烧发生时,我们该如何阻止燃烧的进行呢?【视频】逃生自救方法【PPT】由新闻事件引出爆炸极限。【PPT】爆炸极限 几种安全提示图标【小结】作业:1.调查家庭、学校、大型商场有哪些灭火措施?2.找找家里的火灾隐患并和家长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生:可燃性观看视频实验,思考并回答问题(阅读书P99可燃物的着火点)。观察实验并描述现象,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得出结论:2Mg+CO2 C + 2MgO 2Na + Cl2 2NaCl 比较,分析(划出书本P99燃烧的定义并朗读)分组实验:灭火大比拼,交流灭火方法及原理知道几种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学生看书P99,了解可燃物的爆炸极限。谈收获 根据科学课所学知识,回忆燃烧的条件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出燃烧的三个条件。体会“控制变量”在实验中的重要性。激疑探索,深入理解燃烧的现象与实质学会从实验中寻求真理,感悟实验对化学研究的重要性。 利用燃烧条件的知识迁移到灭火的原理,培养迁移应用的能力。生命教育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增强社会责任感,珍爱生命。联系实际,既使课堂得到延伸,又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中去。【板书】 燃烧与灭火具有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的化学反应。1.有可燃物 1.移除可燃物2.与氧气接触 2.隔绝氧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3.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发生停止燃烧灭火PAGE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