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兴国县2013年初中音乐课程标准考试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 、 、 、 、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2.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 ,以丰富多彩的 和生动活泼的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 ,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3.音乐教材编写的原则是教育性原则、 、 、 、 、 。4.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主要包括: 、节奏、 、音区、音色、 、力度、 、调性、和声、织体、复调、曲式等。5.《国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领域包含 、 、 、 、四个领域。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 )2.音乐是听觉艺术,欣赏教学应以欣赏为主。 ( )3.音乐教学必须强调音乐的理性讲述和分析。 ( )4.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 ( )5.中小学音乐教育基本目标,应是专业教育。 ( )6.《音乐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示意图,应为课程目标—学段划分—教学领域。( )7.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其一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其二是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 ( )8.音乐课程性质决定了其专业性强的热点,因此音乐课必须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认真学习即可。 ( )9.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 )10.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所以音乐教学只需要突出学科特点,而不用注重学科之间的综合。 ( )三、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性质是什么?2.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3.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什么?4.请简要回答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教学中的评价方式与方法。四、分析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1.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和综合五个方面,请结合教学实际对上述五个方面的任意三个方面予以分析。2.请结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教学建议,谈谈教师在教学设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五、论述题(共30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加突出了音乐学科的特点,请你简要回答音乐学科有哪些特点(10分),并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教学活动中该如何体现这些特点(20分)。兴国县2013年初中音乐课程标准考试试卷一、填空题1、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2、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兴趣3、学生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开放性原则4、旋律、节拍、速度、调式5、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三、简答题1、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文性???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请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 (二)审美性??? “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三)实践性??? 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含、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2、(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二)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三)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一)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二)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三)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四)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五)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培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留有创造和堆择运用的空间?4、(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知识、技能发展变化的评价,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演唱、演奏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结果的评价,在学期、学年末进行,主要采用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方式。? (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定性述评是一种描述性的质的评价。主要适用于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维度,难以具体置化的一些内容。如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及与他人的合作交流,音乐的听赏感知,集体合作完成的请唱演奏及编创活动等,可以用较为准确的评述性文字进行定性评价。??? 定量测评是对不同教学领域课程内容中的水平要求进行的置化评价。如对音乐表现要素认知和掌握程度,对音乐体裁形式、风格流派的分辨,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背唱歌曲及擅奏乐曲的数量,识读乐谱的程度等,皆可作定量测评。? (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学生的自评以描述性评价为主,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可运用“音乐成长记录册”形式记载学生的自评,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比较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同学间的互评可采用分组演唱演奏会、音乐才艺或创意展示等形式,在观感交流中相互点评。教师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音乐成长记录册”上的评语,以及通过音乐聆听分辨、现场演唱演奏等形式所作的评价,是进行他评可以选用的有效形式。???(其它评价方式与方法如能言之成理也可)四、分析题1、答案要点(具体做法略):(1)体验: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2)模仿:通过亲身参与演唱、演奏、编创等艺术实践活劫,并适当地运用观察、比较和练习等方法进行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探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视自主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作活动。? (4)合作: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 (5)综合: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艺术实践,渗透和运用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和独特的价值。2、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2)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整合??? 应重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并紧密围绕目标来展开音乐教学活动。??? (3)注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教师应全面理解和掌握音乐教学各领域的内容要求及其相互联系,并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4)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 重视教学设计的预设功能,重视教学过程的生成意义;关注教案丈本的价值取向,关注课堂环境、资源的客观变化}强调教学过程的学生参与,也应有必要的教师传授;提倡探究式学习方法,也应当有适当的接受性学习,倡导合作学习,也要注重发挥个体学习的特点与优势。????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粱。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交流。???? (5)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演奏、编创以及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实践活动,多听音乐,多唱歌,多演奏乐器,多接触乐谱,不断积累音乐实践经验。并有效利用音乐教科书、音响音像资料及阿络资源等,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有救提升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6)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音乐教师应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资源丰富等优点,为教学服务。要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善于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音乐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7)因地制宜地实施本标准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和城乡之间存在差别。各学校和教师应结合本地、本民族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把握各教学领域课程内容的弹性尺度。五、论述题参考答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体现上述特点答案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