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6.2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6.2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

资源简介

6.2 世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归纳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亚洲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气候特征。
3.运用地图,说出亚洲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4.运用地图和资料,简要说出亚洲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相互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运用地图,说出并归纳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亚洲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气候特征。
3.运用地图,说出亚洲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难点:
1.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的一般方法。
2.运用地图和资料,简要说出亚洲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相互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韦唯的歌曲《亚洲雄风》:
我们亚洲 山是高昂的头
我们亚洲 河像热血流
我们亚洲 树都根连根
我们亚洲 云也手握手
莽原缠玉带 田野织彩绸
亚洲风乍起 亚洲雄风震天吼
我们亚洲 江山多俊秀
我们亚洲 物产也富有
……”。
(让学生一起唱,效果会更好)
听着这浑厚有力的音调,让学生们内心激情彭拜,感受着歌词给大家带来的面积宽广、高低起伏的地表、滚滚的河流、物产富饶广袤的亚洲自然环境。这首歌曲中主要歌唱的是什么?地形、地势、河流、气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的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一、山地高原为主 地势起伏大
(一)展示亚洲地形图6-2-1,提出问题:
1.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说说它们的大致海拔及分布特点。
2.说说伊朗高原和蒙古高原的大致海拔及分布特点。
3.说说印度河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大致海拔及分布特点。
4.观察图6-2-1亚洲分层设色地形图,说说亚洲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趋势。
学生:读图找地形。
(二)亚洲的地形与地势
活动一:分析地形特点,展示亚洲地形构成图6-2-2,提出问题:分析亚洲地形的特点。
学生:亚洲地形多种多样,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五种地形都有较大面积的分布,其中,高原和山地是主体,约占四分之三。
归纳:山地高原为主。
活动二:分析地势特征
再次展示亚洲地形图6-2-1,提出问题:说出主要地势的分布特点。
学生: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巍峨高峻,成为“世界屋脊”;伊朗高原、蒙古高原等分布在外围;印度河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等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即高原和山地多分布在中部,平原位于大陆周边。
教师点拨: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教师:展示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6-2-3,提出问题:
1.找出死海和珠穆朗玛峰,看看它们的海拔分别有多高?
2.总结地势起伏特点。
(三)拓展:北美洲的地形与地势
教师:展示北美洲地形图6-2-4和图6-2-5北美洲大陆沿40°N地形剖面图,提出问题:
1.观察地形剖面图,说出北美洲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趋势。
2.读图6-2-4,说出主要地形类型,估算各部分的大致比例。
3.找出主要地形区,说说其分布状况。
学生分别作答。
1.东部和西部高,中间低。
2.平原约占40%,高原、山地约占60%。
3.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
(过渡)亚洲纬度广,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对气候有哪些影响呢?
二、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一)教师: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6-2-6,提出问题:
1.找出亚洲的气候类型,分析特点。
2.说一说亚洲缺少的气候类型。
3.读6-2-6图,亚洲分布有十种气候类型,形成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学生:认识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并得出“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
找出亚洲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二)教师:展示6-2-7亚洲季风气候示意分布图,提出问题:
1.找出亚洲的三种季风气候类型。
2.读图并说出三种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3.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由于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南分别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使得亚洲东部和南部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归纳: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得亚洲季风气候显著。
提问:说一说三种季风气候的特点,分析季风气候的利弊影响?
小组合作:
教师:结合图6-2-7亚洲季风气候示意图,设计表格,提出问题:
季风 月份 风向 源地 性质
冬季风
夏季风
学生:读图,完成表格。
季风 月份 风向 源地 性质
冬季风 1月 偏北风 陆地 寒冷干燥
夏季风 7月 偏南风 海洋 温暖湿润
学生: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共同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有利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不利的影响:夏季风的时强时弱容易酿成旱涝等气候灾害。
教师:4.读图找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的是哪一种。
学生: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范围。
分布地区:亚洲广大的内陆地区,分布着世界上范围最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归纳:这里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大,自然景观比较单调。
(三)拓展:认识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我们分别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特点等方面来分析亚洲的气候特点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用同样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来分析其它大洲的气候特点。
出示图6-2-8非洲气候类型图,提出问题:
(1)找出非洲的气候类型,说说气候类型分布有什么规律?
(2)对照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比较非洲气候类型与亚洲有什么不同。
学生:(1)赤道穿过非洲的中南部,气候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
(2)非洲: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草原分布最广),气候类型较少。
亚洲:以温带气候为主,气候类型较齐全。
归纳:赤道穿过非洲中部;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气候类型南北对称,以赤道为中心;影响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还有地势高低等。
(过渡)夏季风的到来,会带来丰富的降水,在地表汇聚成河流,流向海洋,下面学习亚洲河流的特点:
三、河流众多 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教师:展示亚洲排名世界前11位的七条长河表格,认识重要河流。
出示:亚洲排名世界前11位的七条长河
长江 黄河 湄公河 黑龙江 勒拿河 叶尼塞河 鄂毕河
长度(千米) 6397 5464 4500 4370 4320 4130 4070
世界排名 3 5 6 8 9 10 11
展示6-2-9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提出问题:
1.找出亚洲排名世界前11位的七条长河。说说亚洲长河众多的主要原因。
2.观察图说出亚洲河流的流向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3.找出阿姆河、锡尔河,对照图6-2-6,说说亚洲中部和西部河流稀少的原因。
学生:亚洲是世界上长河最多的大洲,总结出“长河众多”的特点。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学生:亚洲面积广大;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海拔高。
归纳:说说亚洲长河众多的主要原因。(提示从亚洲的面积、河流的发源地特点等方面分析)
再次展示图6-2-9亚洲主要河流分布,提出问题:
观察亚洲河流的流向特点并分析原因。
学生:特点:呈放射状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原因: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
归纳:分析地形、地势与河流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地形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河流的流向反映地形地势的特征。
定格终点
教师:找出阿姆河、锡尔河,说一说这两条河流的特点。
学生:读图分析,得出结论:内流区面积广大。
教师:对比河流分布图和亚洲气候分布图,说说亚洲中部和西部河流稀少的原因。
学生:中西部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课堂练习:
见课件。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大家通过观察地形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亚洲的地形地势特征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影响,并用同样的方法归纳出北美洲的地形地势特征和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布特征。河流会受地势的影响,所以观察河流的流向就能分析地势的高低,今天大家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地形地势、气候和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分析地理问题上有了新的提高。
作业布置:
完成本节课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6.2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