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7.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7.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教案

资源简介

7.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范围,说出其位置特点。
2.运用气候资料图,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的分布,分析其对农牧业的影响。
3.运用资料,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的发展状况,说出解决其经济落后的途径。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分析本区域的位置特点。
2.识记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的分布,分析其对农牧业的影响。
3.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的发展状况。
难点:非洲气候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讲授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印象中的非洲是什么样子?
讲授新课:
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
自主学习:根据课本地图和内容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找出大西洋、印度洋、几内亚湾、红海、马达加斯加岛、索马里半岛、好望角。
2.找出赤道、南北回归线、撒哈拉沙漠、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非高原、
刚果盆地。
几内亚湾:是非洲最大海湾;
索马里半岛:是非洲最大半岛;
马达加斯加岛:是非洲最大岛;
好望角地处大陆西南角,是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分界处。
(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
本区大部分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位于低纬度的热带地区。
(二)地形地势特征
1.海岸线平直
非洲大陆海岸线平直,缺少海湾和岛屿。(岛屿数量最少的大洲)
2.地形结构单一
(1)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2)重要地形区: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东非大裂谷(地球的伤痕)。
二、黑种人的故乡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黑色人种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住着7亿多人,其中90%以上是黑人,所以这里又被称作“黑非洲”。人口增长速度快,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增长率又高于北非。贫困人口众多,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生活在这里的黑人分属于几百个不同的部族,他们有着各自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宗教传统,他们还创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从15世纪开始,西方殖民者相继入侵非洲,他们疯狂掠夺黄金和象牙等资源,还把非洲黑种人当作商品贩卖到美洲等地。在长达400年的奴隶贸易中,非洲损失约1亿人口。世界各地的黑种人都是从本区迁移出去的。
三、充满生机的大地
(一)天然野生动物园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处热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草原,又有广阔的热带雨林,动物繁多。
(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
1.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布有什么特点?
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什么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3.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哪里?
赤道附近
(三)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又称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非洲热带草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发育最好、特征最典型的热带草原。
气候特征: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的影响:干季干燥少雨,大地枯黄。湿季降水丰沛,绿树草茂。
思考:为什么热带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具有迁徙的习性?
野生动物定期迁徙,以适应干湿季节变化。
(四)非洲农业生产概况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迁移农业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砍伐、焚烧,在森林中清理出一片土地耕种;当这片土地土壤肥力减退,不能再生长植物时,农民就放弃它去开发另一片土地,造成严重生态环境问题。
农业在非洲国家国民经济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支柱,特别是热带经济作物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小米、高粱、马铃薯。
经济作物:棉花、剑麻、花生、油棕、咖啡、可可、甘蔗、烟叶、天然橡胶。
非洲常见重要热带经济作物概况
剑麻:多年生热带纤维作物,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范围最广的硬质纤维。剑麻纤维质地坚韧,耐磨、耐盐碱,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等行业领域。
咖啡:与可可、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茜草科咖啡属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原产于非洲北部、中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可可:常绿乔木高达12米,原产于美洲中部及南部,广泛栽培于全世界热带地区。可可种子可制造可可粉和“巧克力糖”的主要原料,为世界上三大饮料之一。
油棕:直立乔木状植物可达10米,原产非洲热带地区;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环境和肥沃的土壤;是重要的热带油料作物,其油可供食用和工业用途。
活动练习:讨论交流
1.雨季如果迟到或缩短,会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雨季缩短,会导致水源不足,农作物的减产。
2.连续多年干季延长,持续干旱,会对生产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持续的干旱,会带来旱灾,引发饥荒等问题。
(五)非洲的河流与湖泊
非洲河流: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刚果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等。
非洲湖泊:维多利亚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世界第二深湖泊)、马拉维湖、乍得湖等。
刚果河:刚果河的流域面积和流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位居世界第二位。位于非洲中西部;全长约4640千米,流域面积约370万平方千米,为非洲第二长河,仅次于尼罗河。
(六)非洲的自然资源概况
非洲已探明的矿物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许多矿物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南非:黄金、石油、金刚石、铀
刚果民主共和国:金刚石、铜
摩洛哥:磷灰石
几内亚:铝土矿
赞比亚:铜
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石油
四、单一的商品经济
(一)非洲的经济结构
非洲的经济结构的特点: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矿产: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黄金、金刚石产量居世界首位。
热带经济作物:盛产多种热带经济作物。咖啡、油棕、可可、香蕉的原产地。
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洲,大多数国家经济落后。采矿业(资源密集型)和轻工业是非洲工业的主要部门,轻工业以农畜产品加工、纺织(劳动密集型)为主,木材工业(热带雨林)有一定的基础。
(二)非洲的经济落后的原因解析
由于长期种族冲突、热带疾病丛生、工业化引发的环境破坏。从前西方殖民主义,独立后腐败政权,使非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全非洲一年的贸易总额仅占全世界的1%。
为了改变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振兴民族经济,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努力改变过分依赖单一产品的局面。
3.积极加强区域内联合,并寻求跨区域的国际合作。
课堂练习:
见课件。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基本概况。同学们要掌握并识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和地形特征,能够分析气候对该区域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我们还学习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征的文化以及以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巨大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应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也需要我们有所思考。
作业布置:
完成本节课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7.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