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5 极地地区【学习目标】1.运用极地地图,描述南、北极地区地理位置及范围。2.运用图文资料,说明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比较南、北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3.结合实例,分析开展极地科学考察的意义和保护极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阅读地图描述南、北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说出其地理位置特点。难点: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教学方法】图示指导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谈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企鹅与北极熊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可爱的动物吗?它们主要生活在哪里呀?新课讲授:一、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包括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分别位于地球的南北端。(一)南极地区提问1:出示南极地区图片,思考其地理位置和范围。活动1:南极地区泛指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大陆和周围的海域。南极地区中心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提问2:同学们你们知道南极有哪些动物呀?活动2:展示动物图片。企鹅是南极大陆的主人,在南极地区我们还可以看见南极磷虾、蓝鲸、海豹等动物。提问3:出示南极图片,南极地区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活动3: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南极洲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提问4:出示南极地区矿产分布图,归纳南极地区矿产资源状况。活动4: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铁矿与煤矿储存量极其丰富。(二)北极地区提问1:出示北极地区图片,思考其地理位置和范围。活动1:北极地区泛指位于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北极地区的中心是北冰洋,周围被大陆(亚洲、欧洲、北美洲)与岛屿环绕。北极圈穿过的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的岛屿。提问2:同学们你们知道北极有哪些动物呀?活动2:展示动物图片。北极熊是北极地区代表性动物。在北极地区我们还可以看见驯鹿、北极狐、海象等动物。提问3:你们知道北极地区常住居民吗?活动3:展示图片,在北冰洋北美洲沿岸居住着因纽特人,以捕鱼和狩猎为生。提问4:出示北极矿藏图,归纳北极地区矿产资源状况。活动4: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以及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提问5:同学们,在北极地区有没有交通航线通行呢?活动5:出示北极地区部分航线图,北冰洋交通战略地位突出,有不少重要国际航线经过北极上空。(三)极地气候特征提问1:出示南极地区气候图与相关资料,归纳南极地区气候特征。活动1:酷寒、干燥和烈风是南极气候特征。南极地区气候寒冷,被称为世界的“寒极”;年平均降水量极少,被称为“白色荒漠”;这里是世界风速最大,风力最强劲的地区,被称为“风库”。提问2:出示北极地区气候图与相关资料,归纳北地区气候特征。活动2:北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雪覆盖,但气候不像南极地区那么酷寒;年平均降水量100mm-300mm,比南极地区降水量多;风力较弱,风速远不及南极地区。二、极地科学考察20世纪以来,人类的极地活动从自然探险进入了科学考察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极地的科学考察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一)极地科学考察提问:在极地地区可以进行哪些科学考察?活动:出示相关图片。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二)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站提问:出示南北极地地区图片,结合教材找出并指出中国科学考察站名字及地理位置。活动:从1985年起,中国先后在南极大陆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这些南极科学考察站;2004年,中国建立了首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三、极地保护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由于人类活动,极地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极地环境问题提问:结合教材,归纳总结极地面临哪些环境问题。活动:出示相关图片。1.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地区的冰川,海冰消融速度加快,不仅使极地生物受到危害,而且海平面的升高也威胁着居住40%-50%全球人口的各国主要沿海城市;2.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3.燃油泄漏污染极地环境;4.过度捕杀极地动物。(二)极地环境保护措施提问:为了保护极地环境,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活动:1.南极地区:《南极条约》;2.北极地区:成立北极理事会。课堂练习:见课件。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分析它们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了解其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对比分析两地区的气候特征,从而认识到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通过极地科学考察认识我国极地地区主要科学考察站。最后我们通过实例探讨极地环境面临的问题,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认识到保护极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作业布置:完成本节课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7.5 极地地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