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7.2长江中下游平原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7.2长江中下游平原 教案

资源简介

7.2 长江中下游平原
【学习目标】
1.运用相关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条件及发展方向。
2.结合地图,归纳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和工业分布特点,说出长江在城市和工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条件
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和工业分布特点。
难点:
长江中下游平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鱼虾以为粮,不耕处有余。”你知道这几句诗描写的是我国的哪个地区吗?
新课讲授:
一、区位条件优越
展示地图,显示长江中下游在全国的地理位置。使同学们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有整体感知。接着得出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至上海。
展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图”,找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长江三角洲,说一说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形特点。
学生得出答案:沿江分布,地势低平。
展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图”,找出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
可以得出结论: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推测其航运发达,水资源、渔业资源丰富。
不仅如此,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东海和黄海,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贯通东西,江、河、湖、海连成一体,拥有濒海、沿江的双重区位优势,江海联运便利。
师生归纳,长江中下游平原优越的区位条件:①沿江分布,地势低平,河湖众多。②航运发达,水资源、渔业资源丰富。③濒海、沿江的双重区位优势,江海联运便利。
二、鱼米之乡
承转: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丰富,是我国稻谷和淡水鱼主产区,被誉为“鱼米之乡”。你知道长江中下游平原能成为“鱼米之乡”的优势条件有哪些吗?
展示武汉、南京、上海的气候类型图,请同学们归纳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类型和特征。
学生: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展示“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作物分布图”,请同学们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作物有哪些?
学生:棉花、油菜、茶、柑橘、蚕丝等。可见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种植业发达。
展示“长江中下游河流分布图”,请同学们找出图中主要的河流。
学生找出汉江、湘江、洞庭湖等,可以得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河流湖泊众多,推测淡水渔业发达。
归纳小结,长江中下游平原能成为“鱼米之乡”的优势条件有:
①平原为主,地势平坦。②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③河湖众多,水源充足,利于灌溉。④水稻土,土壤肥沃。
思考: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学生回答,老师进行总结归纳。
面临的问题: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工矿企业的增多和城市面积的扩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发展方向:严格限制占用耕地,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三、沿江分布的城市
展示“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分布图”,请同学们找出长沙、武汉、南京、上海,说说本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得出“沿江分布”的特点,了解长江沿岸主要的城市群。接着,教师对武汉、上海等大城市稍作讲解。
讨论:长江为本区城市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答:①充足的水源,有利于工农业生产。②良好的水运条件,有利于航运。
四、沿江工业走廊
承转:依托长江干支流便利的航运及沿岸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等优势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最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展示“长江中下游工业分布图”找出三大工业基地和主要的工业城市。
以长株潭为中心的电子信息、机械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汽车、轻纺工业基地;以沪宁杭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接着同学们对长江沿岸的钢铁和汽车城市做简单的了解。例如:“钢铁工业走廊”——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等。“汽车工业走廊”——上海、南京、武汉等。
思考:工业发展如此好,有哪些优势条件呢?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师生一起总结,得出答案。
①长江干流东西绵延,支流多南北分布,为长江沿江地区内部资源的调配和产品的输出提供了方便且廉价的运输。②优良的农业基础也给工业的发展带来便利条件。
五、保护“母亲河”
用一副漫画,形象说明长江的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保护“母亲河”刻不容缓。
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得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环境污染等。
以“洪涝灾害”为例,请同学们完成教材50页的活动题,针对洪涝灾害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洪涝灾害的原因 洪涝灾害的对策
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支流众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加固长江大堤,利用三峡等水利枢纽对下游水量进行控制。
乱垦滥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对部分河段裁弯取直,疏浚河道。
乱垦滥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禁止乱砍滥伐,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等。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禁止围湖造田,退耕还林,建蓄洪区。
课堂练习:
见课件。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长江中下游平原。首先认识到长江中下游平原优越的区位条件;其次学习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发展的条件及方向,城市和工业分布的特点,探究了长江在农业、工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最后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平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作业布置:
完成本节课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7.2 长江中下游平原
(
分布
) (
特点
)
(
3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