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洋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为了落实课程标准“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要求,本节课安排了“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两个标题。本节课重点介绍了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的因素,及分布规律,着重阐述了“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体现在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储备来看,之前几节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已初步掌握了海陆轮廓分布、气压带和风带、季风、水循环等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整体上看学生缺乏系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读图分析的能力相对较差。此外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不够,在学习中常会感到无从下手,学生普遍觉得本节课较难学。此外,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一定综合性和复杂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三、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洋流的定义和分类,运用示意图、生活实例等多角度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通过阅读世界洋流模式图,明确世界洋流的大致分布,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提高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学习北大西洋暖流与欧洲西北部气候的案例,明确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洋流的成因、性质和分布。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难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引导教学、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讨论法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情景设计——导入新课展示视频材料:1992年1月,一艘货轮从中国香港驶往美国西海岸,途中在国际日界线附近遭遇风暴。有几个集装箱倾覆海中,数万只玩具鸭散落在海面。之后,在世界很多海岸陆续发现了玩具鸭。教师:指定3—4为一小组,并分配任务。学生:小组讨论并思考:这些玩具鸭为什么会出现在世界不同的地区?你能推测它们的漂流轨迹吗?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玩具鸭漂流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进而展开新课教学。教师讲述:这些玩具鸭并不会行走,它们之所以到达世界各地,其根本原因是随着海水的运动而漂流到世界各地。通过 研究我们发现世界表层洋流运动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我们一起来研究吧。新课教学【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学生预习,并完成以下问题。什么是洋流?2、按冷暖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种洋流?学生甲:海洋中的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关键词是“常年”“稳定”“一定方向”“大规模”等。学生乙: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教师总结】一般来说,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叫做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寒流。需要注意暖流不一定从低纬流向高纬,要看洋流与流经海区海水温度的对比。【合作探究】绘制世界洋流模式图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8—69页,对照全球风带模式图,以太平洋为例,绘制世界洋流模式图,标明洋流运动方向,并说明原因。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并展示。教师讲解:●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信风驱动赤道南北两侧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到达大洋西岸时,受到陆地阻挡,除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外,大部分沿着海岸流向较高纬度海区。到中纬度海区时,在盛行西风吹拂下,洋流向东流去。到达大洋东岸时,又有一部分折向低纬度海区。这样就在中低纬度海区形成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也形成大洋环流,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南极大陆外围,海面广阔。这里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北印度洋海区,冬季盛行东北风,海水向西流动,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夏季盛行西南风,海水向东流动,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回顾情景设计问题:这些玩具鸭为什么会出现在世界不同的地区?教师解答:全球海洋是连通的,漂浮在海面上的物质会随着洋流作环球旅行。散落在海面的玩具鸭可能随着洋流到达全球不同地区的海岸。展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示意图练习:请同学们依据下图完成填写下表。海 域 主要洋流名称 共有洋流太平洋 D________、E___________、F加利福尼亚寒流、G_________、H__________、I__________ A北赤道暖流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大西洋 J___________、K北大西洋暖流、L__________、M__________、N____________、P__________印度洋 Q厄加勒斯暖流、R____________【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思考题: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学生预习教材第70页内容,并回答上面思考题。学生:沿岸气候,海洋生物,海洋航行及海洋污染等方面。教师:1、总结并阐述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使所经海面及附近地区气温偏高,寒流使所经海面及附近地区气温偏低。洋流对所经地的降水也有较大影响。空气在暖流上流过,将逐渐变得暖湿,对流加强,易形成降水;当空气与寒流接触,则稳定性增强,难以致雨。2、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寒流和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强烈,沉积于“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浮游生物繁盛,以浮游生物为饵料的鱼类聚集,形成大渔场。在秘鲁沿海,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部冷水带着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使得这里也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案例分析】北大西洋暖流与欧洲西北部气候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之一,面积大,深度达300米以上,而且流量巨大。暖流将热量源源不断地输往欧洲西北部,使得北纬55°-70°的大西洋东岸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西岸高16-20℃。大西洋两岸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西岸的拉布拉多半岛北部呈现苔原景观,同纬度的大洋东岸却呈现森林景观,北极圈内出现了不冻港。如果没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英国北部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封冻期。阅读上述材料并思考:1、指出北大西洋暖流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暖流之一的主要表现。2、描述卑尔根的气候特征。3、大西洋西岸的拉布拉多北部和东岸的卑尔根纬度大体相当。为什么两地植被景观差异如此显著?学生讨论,并回答。北大西洋暖流的面积大;深度深(300米);流量大。夏季凉爽(最高月均温16℃);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卑尔根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水热条件更好,形成森林景观;拉布拉多半岛北部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形成苔原景观。【活动】认识洋流对气候的影响科隆群岛位于赤道太平洋东部,距离南美西海岸约1000千米。这里气候凉爽干燥,以黑巴克里索港为例,其平均海拔6米;月均温最高26.79℃,最低22.79℃ ;年降水量578毫米。1.比较科隆群岛的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差异。2.对照洋流分布图,找出影响科隆群岛的洋流。3.解释洋流对科隆群岛气候的影响。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科隆群岛气候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空气湿度小,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因此科隆群岛的气候比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温低,降水少。主要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空气湿度小,所以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甚至无雨。气温较低,比较凉爽。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