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特点。2.运用相关资料归纳、比较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差异。3.运用相关资料认识保护极地地区生态和资源的重要性。4.知道人类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现状,感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重难点:极地地区的范围和位置特点、自然环境特点及差异。【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谈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近年来,极地地区成为世界旅游热点地区,今天我们就一起共赴一场“冰雪奇缘”之旅。你准备好了吗?新课讲授:一、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说走就走的极地之旅马上出发,可是极地在哪里呢?首先我们得读位置、知范围。问题引领:1.读图7-40、7-42,说一说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特点。读图可以得出: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其地理位置特点为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以海洋为主,被三大洲包围;南极地区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其地理位置特点为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以陆地为主,被三大洋包围。2.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如何判读大洲和大洋呢?展示地图,让学生说出图中环绕南极大陆的大洲大洋名称和以北极地区为中心的大洲大洋名称。归纳总结: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一是根据形状判读——识记南极半岛;二是利用经线判读,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大西洋,18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太平洋。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区主要利用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判断,格陵兰岛及其以西部分是北美洲,以东部分是欧洲和亚洲。3.来到极地地区是一场冒险之旅,冰雪世界没有参照物难以辨别方向,那么在极地地区如何判读方向呢?我们通过神秘方向盘归纳总结得出南北方向判定:靠南则南,靠北则北;东西方向判定: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二、独特的自然环境我们可以穿着现在的衣服出发去极地吗?要做哪些准备?原因是什么呢?充分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才能做好准备,万无一失。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探究在两极地区不同的气温影响下,气候和自然景观会有什么样的差异呢?结合相关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1.南极地区冷还是北极地区冷?活动:结合提供的图文资料,比较南、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活动:阅读课本63页材料,归纳总结南极地区气候特点。归纳总结:酷寒,降水稀少,多狂风。3.南极地区较北极地区更加寒冷的原因是什么?活动:结合图7-43和提供的图文资料,分析南极地区更加寒冷的原因。归纳总结:海陆性质: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冬季陆地降温幅度比海洋大;地形地势:南极地区地势高,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物质组成:南极地区绝大部分地区冰雪覆盖,冰层厚,反射率强,辐射量相对较少。4.归纳总结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严寒、干燥、多狂风,都有极昼极夜现象,都是冰雪世界。不同点: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降水更少、风力更大。5.极地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活动:阅读课本61-62页材料,归纳总结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归纳总结:生物资源,淡水资源,矿产资源等。6.人们在南极地区发现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一现象是如何形成的?活动:阅读课本63页材料,请运用大陆漂移学说的有关观点解释这一现象。归纳总结:这说明南极大陆曾位于中低纬度地带,有茂密的森林,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被埋在地下形成了煤炭资源,然后漂移到了今天的位置。三、极地科考和环境保护极地地区远离人类的居住地,自然条件又非常恶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的科学家前去考察,出于什么目的?人类活动又给极地地区带来了什么?科学考察的宝地展示我国在极地地区建立的科考站,体会科考价值。问题引领:1.阅读自学课本61页-62页内容,思考极地地区为什么是“科研宝地”呢?归纳总结:极地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极地地区是天然的实验室。2.为什么泰山站的房屋要采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呢?归纳总结:减小风阻,避免风雪掩埋。3.如果我们现在出发去极地考察,要选择去南极地区还是北极地区呢?若等到寒假再出发,又该怎样选择呢?归纳总结:每年的暖季是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南极地区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北极地区的暖季是每年的6-8月份。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到访极地地区,我们给极地地区带来了什么?极地环境保护展示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洋污染、过度捕杀、南极臭氧层空洞等图片。思考保护极地地区生态和环境的紧迫性和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们该怎样和平开发利用极地?归纳总结:1.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2.北极地区: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3.禁止乱砍滥伐、植树造林、低碳生活、爱护环境…课堂练习:见课件。作业布置:1.实践:探究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变暖?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环保手抄报。2.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一、位置和范围1.位置和范围2.识别大洲和周边的海洋3.判读方向二、独特的自然环境1.自然环境:寒冷、干燥、多狂风2.资源宝库:生物、淡水、矿产资源等三、极地考察和环境保护1.科学考察的宝地2.极地环境保护【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极地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人类对极地地区的利用及极地地区面临的问题。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内容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但又充满神秘感和魅力,因此地理学习兴趣培养非常重要。本节课学习,还有一个重要意义是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呼吁大家爱护我们共同的地球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