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两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两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学习目标】
西北地区
1.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重点掌握西北地区主要自然环境特及地形、气候、河流的知识。
2.了解西北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特征,重点掌握西北地区主要自然环境特及地形、气候、河流的知识。
3.知道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理解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影响造成的。
青藏地区
1.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重点掌握青藏地区主要自然环境特及地形、气候、河流的知识。
2.了解青藏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特征,重点掌握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修建铁路需要克服的困难。
3.知道青藏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知道青藏地区居住的主要少数民族和宗教信仰。
【教学重难点】
1. 西北地区主要自然环境特及地形、气候、河流的知识。
2. 西北地区主要自然环境特及地形、气候、河流的知识。
3.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4. 青藏地区主要自然环境特及地形、气候、河流的知识。
5. 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修建铁路需要克服的困难。
【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分享法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欣赏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景观图片、人文景观图片、民族风情图片、美食图片等,带领同学们进入祖国的大好河山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西北地区(第一课时)
(一)自然环境特征
(1)位置与范围
让学生们读西北地区地形图,总结知识: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
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面积约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
(2)地形
让学生们读西北地区地形图,总结知识:
地形:高原、盆地为主
东中部是辽阔坦荡的内蒙古高原
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
“三山” 阿尔泰山 天山 昆仑山
“两盆”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3)气候
让学生们读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和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观察西北地区分别属于什么温度带,在干湿地区分布图中所属地区。
结论:地跨我国暖温带和中温带、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区。引出为什么西北地区为什么降水少,过渡到西北地区气候内容。
让学生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年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们规律?
2.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有什么特点?分析原因。
1.从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减少 。
2.年降水量大都在400毫米以下,降水少。
原因:深居内陆,距海较远,且被地形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继续展示中国气候分布图,结合以上分析总结西北地区气候类型及特征
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日照强,昼夜温差大等特点。
西北地区主要自然环境特征:干旱
拓展延伸:西北地区降水分布图中所示地区,天山中西部为什么降水比较丰富?
从大西洋来的湿润水汽,遇到山地的阻挡,水汽抬升,迎风坡降水多。这里为地形雨,所以降水比较丰富。
在这样干旱的自然环境下,西北地区的河流是多还是少?过渡到
(4)河流湖泊
读我国局部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在图中找到主要的河流,说出它们的名字,并说出它们是外流河还是内流河。
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外流河;塔里木河内流河;黄河外流河。
读中国内流区和外流区图,结合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问题。
我国西北地区河流多为内流区还是外流区?分布稀疏还是稠密?并结合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进行分析。
西北地区多为内流河,多分布在内流区。分布较稀疏。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幻灯片展示西北地区典型植被景观图,过渡到
(5)景观
区域内部的自然环境差异——植被变化,结合西北地区降水特点,自东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二)自然环境特征
新疆棉花机械化采摘图,结合新疆棉花事件,引出西北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知识。
(1)农业
读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分布图,观察西北地区农业区分布的特点。
多分布在水源充足的地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
农业灌溉: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较少,采用滴灌、喷灌或河湖水灌溉、高山冰雪融水等。
在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分布图上,显示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的大致位置。
灌溉农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引水灌溉,如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绿洲农业:指干旱荒漠中,水源丰富(井、泉、河湖水、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的山麓地带,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展示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展示西北地区特色的农产品,引出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农业发展有利条件:
1.夏季气温高;2.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糖分的积累;3)灌溉水源较充足;4)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相对而言)等。
不利条件:
1.冬长夏短,受寒潮影响,春季沙尘暴多发;2.降水少,蒸发旺盛;
幻灯片展示西北地区分布的牧场,以及西北地区典型的牲畜代表如三河牛、新疆细毛羊等。我国主要牧区,内蒙古主要为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为山地牧场。
(2)工业和交通
幻灯片展示陆上丝绸之路、西气东输、太阳能等图片等,凸显西北地区资源丰富,交通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促进西北地区的发展。
读西北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和交通图,在图中找出主要的工业城市,说出西北地区主要的资源有哪些?
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包头等,煤炭、石油、稀土等资源丰富。
(三)生态环境问题
过渡:由支付宝蚂蚁森林,引出西北地区植树造林,为什么由此举措
展示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图,学生们可以观察到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很严重。
展示西北地区治理荒漠化的措施:草方格
荒漠化成因:
自然原因
1.气候干旱少雨;2.地表物质疏松,植被少; 3.多大风天气。
人为原因 1.人口增长过快;2.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3.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措施:1.退耕还林还草 2.建设人工草场、生态林 ; 3.设置沙障;4.合理放牧;5.加大保护环境宣传力度;6.制定法律法规。
拓展问题: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交通是如何分布的?分析原因。
展示塔里木盆地人口和交通线分布图
沿盆地边缘分布。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是影响农业发展的最主要自然因素。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依靠冰雪融水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人口、城镇和交通主要分布在这里。
青藏地区(第二课时)
在我们领略了西北地区独特风景之外,我们再来看看青藏地区,又是一番什么天地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地区。
(一)自然环境特征
(1)位置与范围
让学生们读青藏地区图、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和西北地区政区图,总结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知识
经纬度位: 约73°E—104°E;26°N—38°N
相对位置: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南至国界。
范围:西藏自治区(藏)、青海省(青)和四川省(川或蜀)西部,甘肃省(甘)小部分
展示青藏地区局部地形景观图,引出
(2)地形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顶部山地相对高差不大,可谓“远看是山、近看成川”,还可以用冰川广布,雪山连绵描述。
读青藏地区地形图,归纳青藏地区地形特征:
高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引导学生用七年级上册板块运动知识解释青藏高原的成因。
青藏高原隆起成因: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隆起
展示青藏地区传统服饰和材料阅读藏袍。问为什么衣服袖子这样设计?与气候有什么关系?
(3)气候
设计问题读我国气候分布图,结合拉萨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
高原山地气候,冬冷夏凉,昼夜温差大,气温年较差小,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4-9月为雨季,10月-次年3月为旱季; “高”“寒”特征
(4)展示青藏地区河流湖泊分布图
1.在图中找出青藏地区主要河流雅鲁藏布江、怒江、金沙江、澜沧江、黄河、青海湖,并说出青海湖是内流湖还是外流胡?
2.结合图,分析青藏地区水能资源是否丰富?
水能资源丰富,流量丰富,落差大。
雪山冰川广布
过渡:这里高寒,生态环境脆弱,展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好分布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读图1,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B、C河流的名称。
2.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有哪些?
3.思考图中的河流水源补给有哪些?
1.A黄河、B长江、C澜沧江
2.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系统、保护三江源地区生物物种及其遗传的多样性。
3.高山冰雪融水、降水、地下水
接着给出阅读材料柴达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位置图、察尔汗盐湖图、羊八井温泉图、青藏地区森林植被图、高山冰雪图、青藏地区太阳能图等,引出青藏地区
(5)资源
1、丰富的太阳能:海拔高,多晴朗天气,光照充足。
2、地热能: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在喜玛拉雅山与冈底斯山脉之间分布中丰富的地热资源。
3、冰雪水资源:海拔高冰雪终年不化,有我国的固体水库之称.
4、矿产资源:柴达木盆地有丰富的铅锌、铁矿、煤矿、钾盐等矿产。
5、东南部的森林资源:东南部山区降水多,有大面积森林资源.
6、大面积的草场资源:青藏高原原面是有大面积的高寒草场.
7、水能资源:发源于青藏高原的许多大河流经阶梯过渡带时,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
8、高寒环境资源:进行科学研究.
过渡: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该地区又有什么人文色彩呢?2)
(二)人文环境特征
(1)农业
展示我国四大牧区图和青藏地区农业分布图
青藏地区为高寒牧区,代表牲畜为牦牛。
图片展示青藏地区特色食物和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给出材料河谷农业:在河谷地区发展的农业称为河谷农业,一般沿河呈带状或条状分布。高山地区的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山地低,气温较高,无霜期比山地长,降水条件较好,河水又可作为灌溉水源,河谷两侧的山岭一般都有森林,使谷地土壤的腐殖质较丰富,土壤比较肥沃,是山区适宜耕作的地区,河谷地带的农业发达。
设计问题读图并结合材料,思考青藏地区在河谷地区发展河谷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①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相对较高;②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③地势平坦,壤较肥沃,耕地集中;④灌溉便利
不利条件:和东部平原区相比,热量不足,降水较少
过渡:青藏铁路图引出青藏地区
(2)交通
以公路为主的交通运输:
1.以拉萨为中心公路网: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新藏公路。
2.航空:地面交通建设难度大(高寒、缺氧、冻土),航空可避开地表影响。
3.主要铁路:兰青线、青藏线。
4.交通不便,制约经济发展。
给出材料:青藏铁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经 格尔木市、昆仑山口、沱沱河沿 ,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拉萨。全长1956千米,是重要的进藏铁路,被誉为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2013年9月入选"全球百年工程",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设计问题思考:1.修建青藏铁路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2.修建青藏铁路有哪些意义?
克服难题:冻土层深厚、高寒缺氧的环境、脆弱的生态等
意义①加快青藏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②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商业、旅游业)
③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3)人口和城市
分析表格,同学们得出结论青藏地区地广人稀
人口分布在河谷地带
结合青藏地区气候和农业知识,分析青藏地区人口为什么多分布在河谷地带?
原因:因为河谷地带相对其他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且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合居住
主要城市拉萨图片:雅鲁藏布江谷地(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交通中心,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城市西宁图片:湟水谷地(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
(4)主要少数民族和宗教信仰
青藏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藏族,多信奉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并展示相应图片。
(5)旅游资源:丰富,展示旅游资源图片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探索
探索1:家人们暑假准备去西北地区旅游,请你结合所学,建议家人们准备什么必需品?
探索2:家人们暑假准备去青藏地区旅游,请你结合所学,建议家人们准备什么必需品?
【板书设计】
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一)、自然地理环境
1.位置和范围
2.地形特征
3.气候特征
4.河湖
5.景观
二)、人文地理环境
1.农业
2.工业和交通
拓展:塔里木盆地人口和交通线分布特征
三)、生态环境问题
1.问题
2.原因
3.措施
青藏地区
一)、自然地理环境
1.位置和范围
2.地形特征
3.气候特征
4.河湖
5.资源
二)、人文地理环境
1.农业
2.交通
3.人口和城市
4.主要少数民族和宗教信仰
5.旅游资源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四的地理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学习过程中要掌握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要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掌握其差异。要会在大背景下,通过时政热点材料,把所学知识应用出来,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