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学习目标】1.阅读P24、P25图文资料,说出东北地区的范围、面积;描述东北地区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并简要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2.读P26“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在图中找出主要的山脉、平原、河流等,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3.阅读东北地区的气温、降水分布图,说出东北地区的气温、降水特征;读大连、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的气候统计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教学重难点】重难点:描述某区域位置、地形、气候特征的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指导法、谈话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谈话导入:关于东北地区,你了解哪些内容?通过师生的对话,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再顺势切入课题。新课讲授:一、地理位置(一)东北地区的范围与面积教师结合“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指图讲解东北地区的范围、面积。东北地区的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东北地区的土地面积为78.8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过渡:认识地理事物或现象的位置,就是回答“它在哪里”的问题。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相对于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如海陆位置等)。(二)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请同学们阅读“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中国温度带划分”图,及课本文字,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什么方位?找出东北地区的邻国、邻省(区)和濒临的海洋。2.读图说出东北地区的纬度范围?主要位于哪一个温度带?[小组讨论]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下列任务。(1)对比中国、蒙古 、日本的海陆位置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这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2)对比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主要作物、作物熟制)的重要影响。(三)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相对位置:与俄罗斯、朝鲜相邻,有利于经济贸易往来;背陆面海,海陆交通便利;南面临海,有利于带来丰沛的降水,利于农业的发展。绝对位置:纬度较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总结归纳]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一般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来描述。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一般从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的角度进行评价。二、地形特征(一)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读“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山脉和平原,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及主要地形的分布。以山地、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周围,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二)地势特征读“东北地区地形分布”“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沿125°E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地势中南部低,北部、东部及西部高。(三)地表结构读“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阅读“白山黑水”,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结合地形类型描述东北地区地表结构的特征。东北地区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的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总结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中南部低,北部、东部及西部高;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注意渗透描述区域地形特征的方法:描述地形特征一般包括主要地形的类型、地形分布格局、地势起伏变化等。)三、气候特征教师出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结合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联系以前所学的相关气候知识进行回答。[课堂活动]读“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河南1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大连、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的气候统计图”等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说出东北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值的大致范围。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东北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2.读图,说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大致范围。据图归纳东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3.读大连、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的气候统计图,分析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总结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通过长白山植被垂直变化与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课堂练习:见课件。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知道了地理位置一般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来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中南部低,北部、东部及西部高,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后反思】本节课除了总结本节所学的知识外,应侧重对本节内容中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如认识和评价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认识区域地形特征的方法、认识区域气候特征的方法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