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7.1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7.1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教案

资源简介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学习目标】
1.能在地图上指出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
2.能够描述香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3.能够分析出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以及香港发达的旅游业、信息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1.香港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地理概况
2.理解香港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难点:全方位分析香港作为国际枢纽的重要地位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课件画面(图片欣赏,大家熟悉的香港建筑,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新课学习
(一)地理概况
这一部分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3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与陆地组成。
二是香港的自然环境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人口)。
三是认识香港“地狭人稠”的发展环境。因学习难度不大,而且学生已了解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可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引导”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白板课件播放香港的位置图、地形图让学生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引导学生读图“香港在中国的位置”、“香港地形分布”,说出香港的地理位置和组成,感受香港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学生:香港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西邻澳门,北接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南侧濒临南海;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以及附近200多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1104平方千米。
2.引导学生读图“香港地形分布”,归纳香港的地形特征。
学生:香港海岸曲折,港湾和岛屿众多,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仅占陆地1/6。
活动1:通过计算香港的人口密度,比较表中数据并加以分析,说明了什么问题?香港人是怎样解决的?
香港 上海 银川
人口(万人) 710 2300 213
面积(平方千米) 1104 6340 9491
人口密度 6431 3628 224
通过计算,让学生认识到香港地狭人稠,从而让学生理解香港建设高层建筑和填海造陆的目的。引导学生读图7—3“高楼林立的香港城区”、图7—7“香港国际机场”,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香港拓展生存空间的两大措施:“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
3.读图,说一说香港的气候特征。“香港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学生: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让学生从中感悟到香港优越的气候条件。
香港年降水量并不算少(2398.4毫米)但严重缺水。想一想,香港缺水的原因是什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得出以下结论)
这一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香港的“特别”之处,“地狭人稠”、“严重缺水”的发展现状。
4.指导学生阅读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材料。
小 结:从海陆位置来看,香港面海背陆,海陆兼备,多天然良港,海运便利;从纬度位置来看,气候优越,宜于居住。但是,“地狭人稠”“严重缺水”这些矛盾制约着香港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概况
阅读教材P44的图文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在图7—8中找出维多利亚港、京九铁路和主城区内的主要运输方式(公路和地铁)
2.为什么说香港是世界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播放视频)(发达的海洋运输与航空运输)
3.说一说香港发展海洋运输有哪些有利的条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货物运输量大等)
4.除海运和空运外,香港与祖国内地还有哪些交通联系方式?(铁路与高速公路)
过渡:我们已经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对香港有了一个初步了解。根据香港的环境特点,你认为应重点发展哪些产业?(教师可提示三次产业的划分,让学生讨论后得出观点——第三产业)。香港缺少土地,不适宜发展农业;香港自然资源匮乏,尤其是能源和矿产,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第二产业的发展;发达的交通运输和众多的人口,最适宜发展第三产业。
先进的现代服务业与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均属于第三产业。要求学生对香港旅游业、国际贸易和金融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有清晰的了解,并能理解香港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这部分内容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宜采用探究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活动之一: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归纳香港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产业。(旅游业、信息业、国际贸易、金融业、航运业等)
2.归纳香港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第三产业为主,具有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3.香港能成为国际枢纽、区域中心的优势条件有哪些?(地理位置、交通、历史环境、科技等)
这一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对香港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的了解,认识香港的国际地位,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香港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旅游中心,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离不开祖国内地的支持与帮助的。请阅读P.47“活动”中的图文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小组合作:
1.尽管香港这么发达,试想如果离开了祖国内地这个坚强的后盾,它还能如此吗?内地为香港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支持与帮助?
2.香港又为祖国内地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作为一个“地狭人稠”的城市地理区域,香港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凭借其优越的区位,发展成为了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旅游中心,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更提升了它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发展活力,香港是一颗闪耀在世界东方的璀璨明珠。
课堂练习:
见课件。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7.1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一、地理概况
1.位置
2.组成
3.地形
4.气候
5.人口
二、经济状况
1.发达的交通运输业
2.先进的现代服务业
3.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课后反思】
教师经过一举一动去感染学生,把亲切、信任、尊重、友好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要想让学生乐学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多表扬,让学生从教师的激励中,体会到成功的欢乐,体验到胜利的果实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