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1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2.知道北京历史文化传统及北京的城市职能。3.举例说明北京的城市建设成就。4.说出北京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科学观。【教学重难点】重点: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2.了解北京历史文化传统及北京的城市职能。难点:举例说明北京的城市建设成就。【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谈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宣传片,吉祥物冰墩墩带领大家认识首都北京。新课讲授: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教学导入:展示以北京为首都的朝代名称,为什么这么多朝代都将北京作为都城呢?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北京的自然环境。1.读图说出新疆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纬度位置:39°N~41°N,116°E~117°E;海陆位置: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华北平原北缘),离渤海较近,东南与天津相临,其它方位与河北省相临。2.读北京地形图,找出主要地形区,说出北京地形类型、地势高低情况。(以山地、平原为主,西北高东南低)过渡:在这样的地形地势影响下,北京河流的流向有什么特征呢?3.读图,找出北京主要的河流,说一说它们的流向,找出北京的水库,说一说这些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北京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温榆河、潮白河,西北流向东南,因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水库有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这些水库为北京提供淡水资源,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过渡:北京的河流水量一般不大,径流季节变化大,甚至某些河流经常出现断流,这些河流大多有结冰期,这些特征与北京的气候有关,我们来认识一下北京的气候。4.展示北京的气候资料,引导学生说出北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小结:现在你可以从地理角度回答,为什么这么多朝代都将北京作为都城吗?北京的自然环境作为都城有何优势呢?纬度位置优越:地处温带,半湿润地区,冷热、干湿都适中;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探究活动一:根据资料,比较2022年冬奥会两个举办地北京、张家口的气候资料,回答问题。政治文化中心1.图片导入:人民大会堂、故宫、天安门广场等图片,这些图片说明北京的什么职能?(政治中心)归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等重要国家机构都在北京;最高人民法院等立法和司法机关在北京——政治中心。2.图片导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教育部、国家大剧院等图片,这些图片说明北京的什么职能?(文化中心)归纳:科研院所170多个;高等院校120多所;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172家——文化中心。3.图片导入:中国外交部、驻华美国大使馆等图片,这些图片说明北京的什么职能?(对外交流中心)归纳:北京有外国驻华大使馆137个;北京有外国新闻机构190个;世界500强企业,有185家来京投资——对外交流中心。过渡: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北京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荟萃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展示故宫、长城、颐和园图片。城市建设成就引导:北京城市建设的成就包括很多方面,我们从城市面积和功能区、面貌、交通、产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解。1.观察城市形态面貌的变化,设问:北京面积有何变化?有哪些功能区?过渡: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北京建设了许多高楼林立的功能区,同时也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2.展示图片天安门广场、四合院、南锣鼓巷、中央电视台总部等图片,对比观察。3.读图归纳北京市内交通特点:呈环形加放射状。读图归纳北京对外交通的特点:对外交通便利,航空运输发达。4.引导学生读图和资料归纳北京产业特点。(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5.因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环境问题,因此北京十分重视城市的的绿化建设,阅读材料,了解北京的环境保护措施。课堂练习:见课件。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阅读大量地图和图片,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学生能够归纳出北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认识到了北京的各项城市职能,了解了北京面临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8.1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自然地理环境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政治文化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建设成就形态面貌、交通、产业、绿化【课后反思】本节课采用大量的图片和设问,以学生自学模式为主,可以更好地调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进行总结归纳和点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