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二节《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目标】1. 通过相关资料,深刻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 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3. 通过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4.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教学重难点】1. 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重点)2. 通过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重点)3.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重难点)【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朗诵余光中的是个《乡愁》余光中先生的一首乡愁,深情的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引发了人们的共鸣。同学们,你们知道诗中提到的“浅浅的海峡”指的是哪个海峡吗?你们想更多的了解海峡对岸的状况吗?那就请跟随我进入今天的课堂吧。新课讲授: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1. 台湾省的位置阅读屏幕上的图片,请同学们完成右边的填空。同学们回答。教师释疑: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内容:台湾省不等于台湾岛;台湾省是由若干个岛屿组成的,所以它的关键词是“岛”;钓鱼岛、赤尾屿和黄尾屿都是中国的领土。根据学习某地地理位置的方法,请同学根据提示,据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学生回答。教师释疑:台湾海峡属于东海的一部分。2. 神圣领土2018年4月19日,“三月三”皇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会聚皇帝故里,共同朝拜人文始祖轩辕皇帝,祈福民族昌盛、祖国繁荣。他们来自世界各地,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他们与我们同根同祖同源,来自台湾的蒋孝炎先生写下了“两岸同祖同文化,齐心协力振中华”。这里的两岸就是海峡两岸,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同学感悟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转折:在这幅图上,我们还能看到哪些信息呢?地形?河流?二、自然环境特征1. 台湾省的地形回忆描述某地地形的方法,据图,说出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学生回答。教师释意:台湾山脉并不是只的台湾岛上的某一座山脉。而是多条山脉的总称。台湾山脉整体上的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在图中找到火山的标识,提问,为什么台湾多火山、地震?展示“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请同学们解释。教师引导:其实,台湾岛上之所以多山,也与这里板块的相互挤压有关。2. 台湾岛的气候请同学们根据台湾岛的气候类型分布图,总结气候类型的特征;根据台湾岛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地形图,总结台湾岛的气温特征和与地形的关系;根据台湾岛的降水量分布图和地形图,总结台湾岛的降水特征和与地形的的关系。3. 台湾岛的河流在图中,找出台湾的主要河流,找找哪一条是最长的。根据河流与气候和地形的关系,分析台湾岛上河流的特征。同学们回答,教师总结。4. 宝岛台湾在图中找出台湾的物产及分布,并向同学们讲解这些“名称”的由来,最后说明台湾被称为“宝岛”的原因。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分析,台湾自然环境与物产美称的联系。三、发展中的经济利用台湾的优越的位置和优势的资源,台湾的经济快速发展。1. 农业特征阅读教材P.81页正文,归纳台湾农业发展的特征。2. 工业特征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的工业快速发展,先后经过了三个阶段,请同学根据提示完成下表,并总结,台湾工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台湾工业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特点1. 大量工业品需要出口,依赖国际市场;阅读台湾近年来出口货物分类,从中可以看出台湾工业发展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特点2. 工业是台湾省经济的重要支柱;阅读台湾201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归纳台湾工业发展的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特点3. 加工制造业为主题,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教师引导:据此,台湾工业发展的模式是?对,进口—加工—出口,这与日本的发展模式相似。根据日本发展加工贸易的原因,请同学们依据下面的材料,说出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3. 交通特征阅读台湾岛交通及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① 找出桃园、高雄、基隆等城市。② 台湾岛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③ 分析台湾岛的铁路线分布特征及原因。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台湾省交通运输发达,除中部山区外,铁路、公路遍及各地;受中部山地影响,台湾岛的陆上交通运输线多呈环形分布;台湾航空、海洋运输发达,对外联系便利。4. 旅游特征欣赏台湾的优美风光,教师利用数据说明台湾省旅游业发达,现已成为台湾重要的经济支柱。5. 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联系展示材料,请同学根据材料内容,小组讨论,加强与大陆的经济联系,可以为台湾带来哪些好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扩大产品消费市场;扩大发展空间;降低企业生产升本,提高经济效益;通过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扩大交流,促进创新等。四、城市1. 台北2. 高雄3. 台南请小组推荐代表拿出准备好的材料,上台向大家展示这三个城市的位置、景观、特点。播放一段台湾的风景视频,配“我的祖国”的音乐,结束本课程。课堂练习:见课件。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台湾自古以来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本节课利用了诗歌、新闻素材、历史资料向同学们阐明这个问题。材料选择得当,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意义。对于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我是通过解释“台湾”为什么被称为“宝岛”来说明的,这样讲的好处是能快速吸引同学们的兴趣,并通过递进的方式讲明了台湾的自然地理特征,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也让同学们懂得了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台湾的经济发展特色要讲的内容太多,但基于课时,我选取台湾的工业作为重点来精讲,提高了课堂效率。但也不得不承认对台湾的交通、旅游特征的讲解有些粗略,这是以后要注意的。这也说明在备课的时候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取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