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8.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8.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教案

资源简介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三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新疆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描述新疆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面貌。
3.知道新疆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说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运用地图,说出新疆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描述新疆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面貌。
难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描述新疆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面貌。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谈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新闻导入:新疆棉花上热搜,真正的新疆是什么样子?
新课讲授:
一、位置与范围
1.读图说出新疆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新疆所在的时区(东六区),感受祖国的疆域辽阔,展示照片新疆晚上九点半的天空。
2.读图说出新疆在中国的位置(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深居内陆)。观察面积,引导学生认识新疆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区域。
3.读图找出新疆的临近的省份和国家。展示“一带一路”战略图,认识新疆重要的战略位置。
过渡:新疆这样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什么样的自然地理特征呢?
二、自然地理环境
1.读图找出新疆的主要地形,并归纳新疆的地形特征。(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以天山为界,新疆分成南疆和北疆。)
2.读“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新疆气候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形成这样的特点?
(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周围有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蒸发旺盛,气候干旱少雨。)
3.根据气候资料,分析新疆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较差大,昼夜温差大。)
探究1:结合新疆自然条件,讨论新疆种植棉花的优势条件。
(光照强,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小,多晴天;山麓和河流边缘多绿洲,地形平坦;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
过渡:在干旱的气候下,新疆的河流有何特点?
4.认识主要河流,根据气候特点判断新疆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
5.读图和资料认识新疆丰富的资源。
三、社会经济面貌
探究2:结合课本从农业、工业、交替运输业、旅游业说一说新疆的社会经济面貌。
农业:新疆逐步形成了棉花、瓜果、畜牧业等优势产业,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长绒棉、啤酒花和甜瓜生产基地,以及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生产基地;认识坎儿井的结构、意义。
工业:新疆工业发展很快,建成了矿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纺织、食品等。
交通运输业:新疆的交通运输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主,交通发展迅速。
第三产业:新疆以加快旅游开发、促进商贸流通、发展社区服务为重点,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四、 生态环境保护
图片导入;展示新疆草场退化、湖泊干涸、水土流失等图片,引导:这些图片反映了新疆哪些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应如何治理呢?
(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开发与保护并举,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采取休耕、轮牧、保护恢复植被、合理分配水资源等方式,治理新疆生态环境问题。)
课堂练习:
见课件。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地图和资料认识了新疆的位置和范围、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了解到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也理解到区域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8.3世界的人口
【课后反思】
新疆许多地理特征与干旱气候有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逐步启发,使内容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形成关联系教学,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