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教材依据】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一“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1课时(第104—106页)。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材分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是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生学习氧气、氢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在初中化学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地位。首先运用相关图片的导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碳的几种单质的不同结构以及不同用途。通过围绕主线来设置学生活动,开展师生互动的实验,揭示碳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并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了解和培养学习化学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增的学科。由于贴近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再者,学生在前面已经逐步掌握了物质的一些基本物理性质如颜色,硬度,导电性等,具有对其它物质做出一定的观察、判断与总结的能力。教师通过正确引导,相信学生是能够很好掌握该节课的重点内容的。
三.教学设计思路
课题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 教学方法 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为方法进行教学,并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相关问题,循循善诱,适时点拨,辅助学生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思路 首先:运用多媒体将生活中有关碳单质的图片展示出来以引入课题——碳在生活中的广泛性,从而引出问题进入正题——同一种碳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金刚石、石墨和C60。 接着:通过图片观察、实物观察,亲身接触及讨论来让同学们归纳总结出金刚石、石墨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再穿插介绍生活中还常用到的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用途;再以图片﹙足球﹚来引出介绍具有相似结构的另一种碳单质——C60的相关性质和用途。最后:总结归纳金刚石、石墨和C60 的结构、性质、用途以及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从而引出讨论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同种元素可形成多种物质的思维概念。2,掌握金刚石和石墨的不同物理性质及重要的相关性质、用途,并学会运用到生活当中去;3,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了解C60在生产技术、生活中应用,激发科学探索精神。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培养自主意识。2,通过讨论概括、比较归纳、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同学们之间的讨论交流,感受化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及合作精神。 2,培养善于从化学的角度观察物质世界,体会化学走向社会的魅力之美。
教学重点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比较及用途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及同一元素可形成不同的单质
教学难点 金刚石、石墨和C60在物理性质差异上的原因即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准备 铅笔芯、铅笔刀、纸张、生锈的锁头、红墨水、蒸馏水、木炭、锥形瓶以及搜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导入】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让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课件展示相关碳的图片——钻石、木炭、铅笔芯﹚。这些是我们在生活中或在电视上的常见之物,那么你们知道它们都是由什么共同物质做成的,并且反映出什么呢?【肯定】很好,结合之前所学及生活实际,你们还能举例出其他的类似现象吗﹙学生回答﹚?嗯,非常好。不管是碳元素还是其他元素,都有类似的现象,那这些表明了什么呢﹙学生回答﹚?是的,同学们说的很好﹙边讲边板书﹚。那现在我们就来逐一对不同碳单质进行学习和了解。 学生观看,做出回答﹙碳,所组成的物质多样化﹚白磷和红磷、氧气和臭氧。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从日常生活入手,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已能做出回答,活跃了课堂气氛适时的给予表扬,并让学生初步形成思维概念
学生通过图片观察、实物观察、接触操作和讨论归纳总结出金刚石、石墨的不同性质、用途,再穿插介绍生活中还常用到的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用途 【讲述】左边的这张图片是天然采集到的金刚石,右边则是金刚石的结构。同学们观察,金刚石有怎样的物理性质,比如颜色、形状?【肯定】嗯,很好。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边说边板书﹚。【讲述】再来看另外两张图片,这是金刚石经仔细琢磨后变成璀璨夺目的装饰品——钻石﹙课件展示﹚。那么你们对它们了解吗?﹙学生回答﹚。是的,我们在电视上常看到贵妇身上才能有这样的饰品。他们正是利用了金刚石的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物理性质琢磨出来的装饰品。【过渡】接下来还有一张图片,这是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可以来裁玻璃。从它的用途中你们又可以推测出它具有怎样的性质?【肯定】对,它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板书﹚。【总结】现在,我们通过表格来总结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ppt展示表格)【过渡】了解了金刚石,我们再来看另外一种碳单质——石墨。这是石墨以及石墨的结构(PPT展示),观察,外观上是一种怎样的物质?【讲述】对,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细鳞片固体【提问】从你们手头上的材料或生活中观察,能否找到它们的存在呢﹙学生回答﹚?【肯定】嗯,很好!那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铅笔,我们一起先来做个实验。【实验操作】用小刀刮出铅笔末,并用手拈搓感受一下,再拿笔在纸上划几下﹙边说边操作﹚。【提问】你们可以从中得到石墨的一些性质吗﹙学生回答﹚?【肯定】总结得很好。那有这性质可以用来干什么呢﹙边板书边提问﹚?这是把生了锈的锁头﹙举着锁头,边试着打开﹚,打不开,利用你们手头的这些东西,可以将它打开吗?哪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呢?﹙学生上台操作﹚。 【肯定】很好,那为什么这样做就能打开呢﹙学生回答﹚?是的,它可以用做润滑剂﹙板书﹚。在我们南方,由于天气较潮湿,锁头久而不用就易生锈,这时我们就可以这样去轻易的打开它。【过渡】刚才同学们也提到了电池,小时候你们会不会因好奇而将用完的电池砸开来看看呢﹙学生回答﹚?里面有什么?【肯定】嗯,那有什么用呢﹙学生回答﹚?是的,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板书﹚。在这里也有一个实验视频,把一根石墨电极或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在一起,接通电源后,灯泡会发亮吗?我们一起来观看。【提问】怎样?灯泡亮没?由此也可以说明什么?【肯定】对,这个实验也说明了石墨具有导电性【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我们就通过ppt上的表格来试着归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学生回答﹚。总结得很好﹙边赞扬边板书﹚。【过渡】通过对金刚石、石墨的学习,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并且有着不同的性质、用途。【设疑】那么,是什么导致的呢?这是石墨和金刚石结构的图片﹙展示图片,学生回答﹚。对啦! 原子的排列不同,造成了性质上的差异。(ppt上给出金刚石和石墨的比较)【过渡】那么这两种不同的物质是否可以相互转化呢?【指导阅读】P106——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穿插介绍】然而,生活中我们还常看到活性炭、木炭、焦炭、炭黑等,它们主要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并且,它们的结构与石墨类似。我们就拿在生活中最常见到的木炭来说,同学们回想一下,它具有什么结构呢﹙学生回答﹚?【肯定】嗯,那利用这一性质我们来做课本的实验6—1,同学们注意观察,看看有什么现象?【实验操作】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轻轻振荡锥形瓶,观察现象。 (边实验操作边讲解)【肯定】是的,现象很明显。由此我们可以推出木炭有什么性质、用途呢﹙学生回答﹚?很好,它可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还有,我们也可以利用它来吸附有异味的物质,比如冰箱去味。【过渡】了解了木炭,我们就可以知道活性炭也有吸附性,并且比木炭还要强。如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它来吸附毒气的,制糖工业也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观察、讨论、举手回答﹙无色透明,形状规则﹚很漂亮,很贵思考,回答﹙很硬﹚。深灰色固体有。铅笔芯、电池边听老师的解说边跟着做实验软,有滑腻感好奇,思考,一位学生上台操作﹙将铅笔芯粉末放到锁孔里就打开了﹚,其他学生观察。有滑腻感有,里面有一根碳棒有导电性,用做电极亮了,说明了石墨具有导电性思考、讨论、回答原子的排列不同猜想、质疑、交流、思考阅读疏松多孔观察,回答﹙红色褪去﹚具有吸附能力若有所思,点头肯定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生活走进化学,调动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化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体会石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把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 知识的获得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合理的猜想,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感受化学在技术中、社会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以图片﹙足球﹚来引出具有其相似结构的另一种碳单质——C60的相关性质和用途 【讲述】足球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放图片——足球﹚,观察形状结构,想必大家知道我们要讲的另一种碳单质是什么了。【提问】那有谁知道它的结构,请看屏幕﹙展示C60分子结构图片﹚。【肯定】是的,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也叫做“足球烯”,是发现较早并已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一种碳原子簇。此外要注意C60是分子,每个C60的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讲述】目前,人们正在进一步地研究C60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在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碳单质的用途也将不断扩大。 由60个碳原子构成像足球一样的,32面体,包括20个六边形,12个五边形的分子 让学生感受到碳单质种类的多样性以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既让他们了解了科技动态也激发了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总结归纳及讨论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能、用途比较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思考、讨论、总结 检查学生的听课效果、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课堂练习 【讲述】接下来运用所学知识,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1.金刚石、石墨、 C60都是由______组成的单质。但是,它们的性质却存在巨大的差异(例如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而石墨却很软),这是因为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2、“科学预防,战胜甲流”是2009年全国人民抗击“甲流”的重要举措。戴一种含有活性炭的口罩可以预防“甲流”,是因为活性炭的 。3.将下列左边物质与右边的用途用线连接起来:石 墨 冰箱去味剂 金刚石 作电极 焦 炭 制油墨 活性炭 作钻头 思考、做题,回答 巩固知识点
课堂小结 【讲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这一课时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学们也可以上网再去查阅相关内容的发展史及其他资料来做更深的了解。现在我们就一起再来总结一下。 回顾,回答 根据板书设计,将本节课的重点以及难点进行巩固回忆,形成系统化记忆
课后作业 【讲述】下一节课呢,我们将进入新内容的学习,请同学们课后先去探讨碳单质的相关性质,思考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一样,并完成练习册。 通过课后作业为下节课所上的第二课时做出准备,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五.板书设计
金刚石、石墨、C60第一课时一.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二.金刚石和石墨的比较物理性质结构对应的主要用途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形状的固体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空间网状结构装饰品——钻石玻璃刀、钻头等石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很软,有滑腻感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层状结构制造铅笔芯、做润滑剂做石墨电极差异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三.木炭与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能力,如吸附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吸附有异味的物质、吸附有毒气体。四. C60:也叫足球烯,C60是分子,每个C60的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性质稳定五.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