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 第一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 第一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②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②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获取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②建立“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永恒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首次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的开始,微观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具有抽象性,不易理解。九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学会通过分析一种物质可无限分割而推理出物质是由不连续的粒子构成的;根据生活中的宏观现象推理出构成物质的分子的性质,并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教学重点
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的特征;应用分子的有关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教学方法
启发式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实验准备
仪器:烧杯、注射器、量筒、胶头滴管、滴瓶、试管、试管架
药品:浓氨水、酒精、蒸馏水、酚酞、品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进入教室有什么感觉?
生:闻到了空气清新剂的香味。
师:找一找空气清新剂在哪儿?
生:在老师的讲台上。
师:为什么能闻到空气清新剂的香味?
生:因为空气清新剂的小颗粒进入了鼻孔。
师:这些小颗粒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下面再来通过一个实验来感受一下。请各小组完成课本48页的实验3—1品红的扩散,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水慢慢变成了红色。
师:为什么?
生:品红的小颗粒扩散到了水中。
师:那么这些小颗粒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相关的内容
板课题:分子和原子
二、感受新知,启迪思维
师:我们从物理课里已经知道了物质是由一些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所构成的。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走原子。
【课件展示】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
师:说明了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从而也证实了物质确实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板书)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师:苯分子要通过几十万倍的显微镜才能看到,说明了什么?
生:分子很小。
师:分子究竟有多小呢?下面请听水分子的自述。
【课件展示】嗨!同学们,您们好,很高兴地认识您们,您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1021个。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哩。我想请你们猜一猜当我们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水时,我们是静止吗?彼此之间是否会存在空隙呢
师: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在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什么?
生: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板书)二、分子的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三、引导探究,培养能力。
师:分子还有哪些特征?请各小组完成课本49页的探究实验“分子运动现象”,回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生:1、溶液不变色
2、溶液变成了红色
3、烧杯A溶液变成了红色,烧杯B溶液变成了不变色
师:为什么烧杯A溶液变成了红色?
生:烧杯B浓氨水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A中与水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可使酚酞溶液变红。
(板书)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师: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动画演示】:不同温度水分子运动速率不同。
生:水分子在温度低的时候扩散得慢,水分子在温度高的时候扩散得快。
师: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四、继续探究、获取新知
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到一块是多少mL?
生:100mL
【演示实验】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到一块
实验结论:约97mL
师:为什么
生:可能分子被压扁了。
师:一碗黄豆和一碗小米混到一块是多少?
生:一碗多,黄豆有空隙。
生: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也有间隔
(板书)分子之间有间隔
师:物质三态的间隔大小怎么样?构成物质分子间隔可以改变吗?
【分组实验】同体积的空气和水的压缩实验。
生:空气容易被压缩;水较难压缩。
师:气体间隔>液体间隔
[投影]物质的三态变化示意图
【动画演示】水蒸发
师:物质的三态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分子的形状、大小不发生改变
[投影]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分子间隔
师: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五、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从分子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人类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分子的存在?
2、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
3、水从液态变成气态,体积增大?
4、把氧气压缩到钢瓶中储存?
5、墙内开花墙外香?
六、总结评价、形成体系
[投影]说一说: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七、板书设计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