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第三框: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P51
1、了解联言判断的含义和推理方式
2、了解选言判断的含义、分类和推理方式
3、了解假言判断的含义和分类
4、具体理解假言判断三种类型的推理形式
1
议题
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1
1. 联言判断的含义
2.了解联言判断的推理方式
在一次班会上,老师问大家成功的心态应该是怎样的。小郑说:“要不断地努力奋斗,活到老学到老。”小刘说:“要保持知足的心态,肯定自己走过的每一步。”老师说:“你们的观点都是对的,结合起来会更好:成功的心态既要不断努力,也要知足常乐。”
老师的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
因两同学的话都成立,老师将两句话合起来说也成立。
课堂导入
1、联言推理的含义:
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一、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P52一段
p q P并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全真才真,一假则假
从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说,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2、联言推理的方法——联言推理的合成式
p q p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一、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合成式: P (真)
Q (真)
P并且Q (真)
(1)联言推理的合成式:(由个体推出整体)
如果所有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P52二段
【示例评析】
实现中国梦需要我的努力,
实现中国梦需要你的努力,
实现中国梦需要他的努力,
所以,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你、他的共同努力。
(前提)
(结论)
2、联言推理的方法——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p q p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一、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分解式:
P并且Q (真)
P (真)
(2)联言推理的分解式:(由整体推出个体)
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每一个联言支都是真的。
P52三段
【示例评析】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并且是北京大学校长;
所以,胡适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前提)
(结论)
以下联言推理,哪些是合成式联言推理,哪些是分解式联言推理?
我们要减少污染,我们要解决失业问题,因此,我们将减少污染并且解决失业问题。
我们将具有高点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因此,我们将具有高点的失业率。
“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所以,“左”和“右”都可以葬送社会主义。
既要防止“左”也要防止“右”,主要是防止“左”。
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所以,好事、坏事都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换。
合成式联言推理
分解式联言推理
合成式联言推理
分解式联言推理
合成式联言推理
探究与分享
1、“白色的花让人赏心悦目,红色的花让人赏心悦目,黄色的花让人赏心悦目,所以,白色、红色、黄色的花都让人赏心悦目。”这是一个
A. 相容的选言推理 B.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C. 联言推理的合成式 D.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2. “毛主席曾号召我们的干部要学点语法修辞,要学点逻辑,要学点文学,要学点自然科学,所以,我们当干部的要学点逻辑知识。”这是一个
A. 联言推理的合成式 B. 相容的选言推理
C.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D. 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
c
c
牛刀小试
1
议题
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2
1. 了解选言判断的含义和种类
2.了解选言判断的推理方法;
(1)含义:
选言推理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2)种类:
选言推理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P53一段
1、选言推理的含义和种类
相容选言: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不相容选言:有且只有一个真才真,全真全假皆假。
①否定肯定式(有效式):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断定其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因此,一个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正确的推理结构,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 否定肯定式
2. 相容选言推理的方法
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P53二段
◆示例评析: P53
一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语法,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
这个语句是合语法的, (否定)
所以,这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的。(肯定)
(否定了一个选言支,就可以肯定剩下的选言支,因为不能全假)
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P或者Q
非P (否定)
Q (肯定)
◆示例评析:P53
一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语法,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
这个语句是不合语法的,(肯定)
所以,这个语句是合乎实际和合乎逻辑的。(否定)
这个推理的结构是否正确,为什么?
②肯定否定式(无效式):由于相容的选言判断只断定其选言支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可以全真),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P53末段
2. 相容选言推理的方法
肯定否定式是无效形式。
不正确。因为可以全真
①肯定否定式: 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②否定肯定式: 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3. 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方法
肯定否定式:
要么P,要么Q
P(肯定)
非Q(否定)
否定肯定式:
要么P,要么Q
非P(否定)
Q(肯定)
推理依据:不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不能全真,也不能全假。
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P54一段
(例:P54示例评析一)
(例:P54示例评析二)
标准 根据选言前提各选言支之间的关系是否为相容关系
相容的选言推理 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否定肯定式)
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无效式)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否定肯定式)
肯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肯定否定式)
选言推理总结
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1. 若“或者李宁能考上北大,或者王路能考上北大”为真,且李宁没考上北大,那么以下判断为真的是
A. 王路考上了北大 B. 王路没有考上北大
C. 两人都没考上 D. 不能确定
A
牛刀小试
(不能全假)
(不能全假)
2. 下面选言推理正确的是( )
成绩不好,或是由于态度问题,或是由于方法问题,刘明成绩不好是因为态度问题,所以,刘明成绩不好不是因为方法问题。
要么改革开放,要么闭关锁国,中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因此,中国不会闭关锁国。
对于外界的批评,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批判借鉴,我们要批判借鉴,所以,我们可以置之不理。
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生病,或者是由于缺乏锻炼, 或者是由于营养不良,他不是生病,不是营养不良,所以,他身体不好是由于缺乏锻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牛刀小试
D
(肯定否定式,无效)
(不相容选言,选言支不能全真)
1
议题
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3
1. 假言判断的含义和种类
2.具体了解三种假言判断的有效式和无效式
1. 假言推理的含义及种类
(2)种类:P54末段
假言判断有三种类型,相应地,假言推理也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1)含义:P54倒二段
假言推理是依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2.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
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有前必有后,无后必无前)
推理依据:P55末段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P55
有前必有后 ;
无后必无前;
无前未必无后;
有后未必有前。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1)有效式(正确推理结构) :P55末段
①肯定前件式:前提肯定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后件。(肯前必肯后)
依据:
充分条件,有前必有后。
②否定后件式:前提否定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前件。(否后必否前)
前提:如果天下雨,地就会湿。
地不会湿,
天没下雨。
结论:
(否后)
(否前)
2.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
依据:
充分条件,无后必无前。
前提:如果天下雨,地就会湿。
前件
后件
天下雨,
地就会湿。
结论:
(肯前)
(肯后)
①否前否后式:前提否定前件,结论否定了后件。 (无前未必无后)
(2)无效式(不正确推理结构): P55末段
②肯后肯前式:前提肯定后件,结论肯定了前件。 (有后未必有前)
2.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注意:充分条件,否前并不能否后。
注意:充分条件,肯后并不能肯前。
如果明天不下雨,她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所以,她们就一定不去图书超市买书。
第二上午下雨了,
(否前)
(否后)
如果明天不下雨,她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所以,第二天上午一定没下雨。
好们就去图书超市买书了,
(肯后)
(肯前)
已知:如果寒流来了,那么气温就会下降。
(1)寒流来了,所以气温下降了。
(2)气温没下降,所以寒流没来。
(3)寒流没来,所以气温没有下降。
(4)气温下降了,所以寒流来了。
前件
后件
思考:以下推理是否必然能得出?
(有前必后)
(无后必前)
(无前未必无后)
(有后未必有前)
3.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
推理依据:P56末段
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
(无前必无后,有后必有前)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P56
无前必无后 ;
有后必有前;
有前未必有后;
无后未必无前。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1)有效式(正确推理结构) :P56末段
①否定前件式:前提否定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后件。(否前必否后)
依据:
必要条件,无前必无后。
前提:只有患者接受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前件
后件
患者没有接受手术,
所以,患者疾病不可能治愈。
结论:
(否前)
(否后)
②肯定后件式:前提肯定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前件。(肯后必肯前)
3.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
依据:
必要条件,有后必有前。
前提:只有患者接受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患者疾病治愈了,
所以,患者接受了手术。
结论:
(肯后)
(肯前)
①肯前肯后式:前提肯定前件,结论肯定了后件。 (有前未必有后)
(2)无效式(不正确推理结构): P56末段
②否后否前式:前提否定后件,结论否定了前件。 (无后未必无前)
3.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注意:必要条件,肯前并不能肯后。
注意:必要条件,否后并不能否前。
前提:只有患者接受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患者接受了手术,
所以,患者疾病治愈了。
结论:
(肯前)
(肯后)
前提:只有患者接受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患者疾病没有治愈,
所以,患者没有接受手术。
结论:
(否后)
(否前)
4.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
推理依据:P57一段
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
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同真,同假)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P57
有前必无后;
有后必有前;
无前必无后;
无后必无前。
同真,同假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4.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
(1)有效式(正确推理结构) :P57一段
①肯定前件式:前提肯定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后件。(有前必有后)
②肯定后件式:前提肯定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前件。(有后必有前)
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
这个数是偶数, (肯前)
所以,这个数能被2整除。(肯后)
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
这个数能被2整除, (肯后)
所以,这个数是偶数。(肯前)
(肯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式)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4.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
(1)有效式(正确推理结构) :P57一段
③否定前件式:前提否定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后件。(无前必无后)
②否定后件式:前提否定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前件。(无后必无前)
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
这个数不是偶数, (否前)
所以,这个数不能被2整除。(否后)
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
这个数不能被2整除, (否后)
所以,这个数不是偶数。(否前)
(否定前件式)
(否定后件式)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4.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
(2)无效式(不正确推理结构) :P57一段
①肯定前件,否定后件;
②肯定后件,否定前件。
③否定前件,肯定后件;
④否定后件,肯定前件。
违背“同真同假”都是错的。
肯定前件式 否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式 否定后件式
充分条件 假言推理 √ √
必要条件 假言推理 √ √
充分必要条件 假言推理 √ √ √ √
【知识整合】假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
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联系体现着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
依据正确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联系的假言判断进行假言推理,人们可以推断出新的情况,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必要的前提。
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是从真前提保证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这种“保证”是在遵循演绎推理的规则下得以实现的。演绎推理的规则是人们通过无数次的思维实践而认识到的。违背演绎推理的规则就不能保证从真前提必然推出真结论。
5. 运用假言推理的意义 P57末段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6. 演绎推理的要求 P58一段
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
肯定前件式
否定后件式
否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式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
肯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式
否定前件式
否定后件式
小结
1. 只有考试及格,才能被录取
这是________假言推理,其推理结构是________。
A. 充分条件 否定前件式 B. 必要条件 肯定后件式
C. 充分必要条件 肯定前件式 D. 必要条件 否定前件式
D
课后习题
2. 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韩某没有忠于事实,所以,韩某没有忠于真理。对这一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推理形式是肯定前件式
B.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推理形式是否定前件式
C.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其大前提的前件假,后件必假
D.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其大前提的前件假,后件必假
B
课后习题
3、柏拉图学院的门口竖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这天,来了一群人,他们都是懂几何的人。如果牌子上的话得到准确的理解和严格的执行,那么以下诸断定中只有一项是真的。这一真的断定是 (   )
A.他们可能不会被允许进入 B.他们一定不会被允许进入
C.他们一定会被允许进入 D.他们不可能被允许进入
[解析] “不懂几何者”与“不得入内”之间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懂几何”是对“不懂几何”的否定。充分条件,无前件未必无后件,B、C、D三项说法太绝对,所以正确答案只能是A。
A 
课后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