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 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 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 八年级上册
【课标内容】
1.在地图上找到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设计理念】
本节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设计的。我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我国主要河流的景观图片,地图资料,让学生先直观感受我国是一个河流众多的国家,再结合气候特征理解我国外流河分布较广,外流区面积大,外流河年径流总量大等的原因,同时,通过这些原因能说出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人工河的开凿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条件。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本后安排在中国的疆域、地形、气候之后,为学生分析河流的流向、落差、水量、结冰期打下了基础,本课的导入设计从家乡的河流说起,足以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
【教材分析】
“中国的河流”是中国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地理环境》一章的第三节,本节内容分三部分:外流河为主的地区、滚滚长江、滔滔黄河,计划用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第一部分,内容有:一,几个概念——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二,内流区我国的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划分;三,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四,阅读内容:京杭大运河和我国的湖泊。
【教学目标】
1.说出中国主要河流的名称及其分布地区。
2.明确内流区(河、湖)、外流区(河、湖)的概念,以及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能在地图上查出并记住京杭运河经过的省市和沟通的水系。
3.通过对图表、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和用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
2.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教学策略】学生自学和小组探究,教师引导讲解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媒体】课件,课本,地图册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歌曲《大中国》,并出示河流图片引出课题。
提问:流经本地的河流是什么河?这条河流入什么河、什么海?
二、学习新课
(一)读教材第46—48页,回答下列问题
1.在2-40图中找出我国主要河流,并说明哪些河流最终流入了海洋,哪些河流没有?我国河流大多流入哪个海洋?
2.总结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概念,并让学生回答:内流河是指 ,外流河是指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主要外流河有 。
3.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1)收集资料从河流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松花江、黄河、长江和珠江的水文特征。
(2)读教材第44—45页阅读材料,你认为该如何保护洞庭湖的生态环境?
4.引导学生填表
表1外流河共同水文特征及成因表
水量 水位 结冰期
夏季风
盛行时 水文特征 水量…… 水位……
形成……
成因
冬季风
盛行时 水文特征 水量…… 水位……
形成……
成因
表2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成因表
地区 代表性河流 水量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东北地区 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 水文特征
原因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辽河
海河
黄河 水文特征
原因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长江
珠江 水文特征
原因
表3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河流 水文特征
塔里木河
小结:我国的河流主要分布在外流区,即我国的河流以外流河为主。
(二)分析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与季风气候的关系
学生阅读课本中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并简要解释:
1.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没有结冰现象,以南的河流呢?
2.下列河流中哪一条水量最大?哪一条汛期最长?哪一条含沙量最大?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3.分析影响我国内流河水量的气候因素,学生回答:
为什么塔里木河在夏季水量最大,即它的汛期在夏季?
学生阅读课本中有关我国湖泊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我国的两大湖区及主要湖泊。
学生课本第47页阅读部分查找京杭大运河的:
起迄点、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沟通的水系等。
4.课堂诊断、达标测试:
(1)下列是我国主要的河流,把其代号填入相应处:
A.长江B.黄河C.珠江D.黑龙江E.塔里木河F.京杭运河
(2)读图回答:
①我国最长的外流河; ②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③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④我国水能最丰富的河流;   
⑤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⑥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3)读我国水系分布图,回答:
写出我国主要的河、湖名称:河流:① ② ③ ④ ⑤ 。湖泊:⑥ ⑦ ⑧ 。
三、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外流区面积广大,外流河与内流河及其水文特征,我国最长人工河的开凿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条件。
四、布置作业。配套地理读本本节课填完。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中国河流
一、外流河为主
外流河,外流区 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内流河,内流区 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京杭运河:(北)北京→(南)杭州;
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外流河(区)、(内流河区)的概念、位置,和主要的内外流河,了解了,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同时也感受到了我国是一个河湖众多的国家,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保护河流开发,利用河湖资源。
本节课开始,我运用歌曲和大量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学习的参与者。无论是根据地图找出主要合乎环节,还是分析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时小组讨论都很热烈,发也很踊跃。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每一个知识点都有相应的课件辅助教学,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语言描述不够精炼,准确课件制作不够精炼优美,在学习主要河流时,让学生自己填涂效果会更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动眼动耳动脑动笔调动多种感官来主动学习,有效学习,使课堂更有生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