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 寻找你的兴趣岛 课型 讨论、活动授课时间 计划学时 1节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职业规划理论,掌握正确的职业选择方法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认识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形成符合自身心理特点的职业目标。德育目标: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探讨与职业兴趣相对应的职业。教学重点 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边形理论。教学难点 职业的选择方法。安全教育 对学生强调求职就业时的安全问题,提醒学生要有防范意识。教具 多媒体课件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量表教学过程 让学生通过权威的数字调查报告结果的了解,认识到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的意识。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来说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同时结合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为理性择业做出了良好的心理准备。 教学过程 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并能胜任什么工作 通过心理学实验让学生了解路径依赖理论的内容,并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总结出路径依赖理论给他们的启示。 教学导入 1、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大学毕业生。结果是这样的: 第一类人:27%的人,没有目标; 第二类人:60%的人,目标模糊; 第三类人: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第四类人: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25年后,又对这些调查对象跟踪调查,他们的职业和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四类人:3%的有清晰且长远人生规划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为实现目标做着不懈的努力。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第三类人:10%的有清晰短期人生规划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那些短期人生规划不断得以实现,生活水平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第二类人在另外的60%中人生规划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能安稳地工作与生活,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第一类人:是那些没有目标和规划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状况很不如意,经常处于失业状态。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规划,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2、“不做人生规划,你离挨饿只有三天”——徐小平 (出示课件) 二、多彩的职业舞台 教师指导语:小的时候,别人问你:“长大了想干什么?”你可能会不假思索的回答,“飞行员、司机、科学家……”,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难以回答。选择一个职业,并非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职业选择的过程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因素。你不仅要对职业和职业世界有所了解,还要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有所把握。另外,还要学习一些做决定的方法。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更自信的为自己做出选择。我想同学们一定想找到自己感兴趣有能胜任的工作,下面的活动可以帮助你发现和寻找自己的兴趣。活动过程:现在同学们和我一起做一个活动,现在我们开始一个假想活动,闭上眼睛想象,现在大家都在乘坐飞机的旅行途中,飞机突然出现了故障,需要迫降在附近的岛屿上。 讨论问题一:一旦降落,你可能在此生活很久,甚至可能终生在此,你最希望选择以下6个岛屿中的哪个? 讨论问题二:你第二个可能选择哪个岛屿,第三可能呢? 讨论问题三:这6个岛中,你最不想去哪个岛?并说明原因。(出示课件) 霍兰德职业兴趣分类 这是迄今为止,对于职业和职业兴趣的分类,最具影响力的测试,是当今所有职业兴趣类测试的起源。 它是由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根据他本人大量的职业咨询经验以及他所创立的“人格类型”理论的基础上编制的测评工具。霍兰德在其一系列关于人格与职业关系的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六种基本的职业类型。 R(实际型):木匠、农民、操作X光的技师、工程师、飞机机械师、鱼类和野生动物专家、自动化技师、机械工(车工、钳工等)、电工、无线电报务员、火车司机、长途公共汽车司机、机械制图员、机械修理师、电器师。 I(调查型):气象学者、生物学者、天文学家、药剂师、动物学者、化学家、科学报刊编辑、地质学者、植物学者、物理学者、数学家、实验员、科研人员。 A(艺术型):室内装饰专家、图书管理专家、摄影师、音乐教师、作家、演员、记者、诗人、作曲家、编剧、雕刻家、漫画家。 S(社会型):社会学者、导游、福利机构工作者、咨询人员、社会工作者、社会科学教师、学校领导、精神病工作者、公共保健护士。 E(事业型):推销员、进货员、商品批发员、旅馆经理、饭店经理、广告宣传员、调度员、律师、政治家、零售商。 C(常规型):记账员、会计、银行出纳、法庭速记员、成本估算员、税务员、核算员、打字员、办公室职员、统计员、计算机操作员、秘书。 类型 行为表现 典型职业 实际型 1喜欢从事具体、实际的职业,避免抽象、模棱两可、社交性质的职业环境。 2擅长使用工具解决问题,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不善言辞交际,较缺乏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 3重视具体的事物,如金钱、权利、地位等。 水电工、机器操作员、农民、土木工程师、摄影师等 研究型 1乐于解决抽象问题,喜欢独立、有创造性的工作,避免社会性和重复性的活动。 2重视客观数据、科学,喜欢用词、符号、观念进行工作,宁愿思考而不愿意动手处理问题。 3拥有数学与科学方面的才能,缺乏领导才能。 数学、物理、化学科研人员、电脑程序设计师、电子工程师 艺术型 1喜爱艺术型的职业,避免事务型的职业。 2拥有艺术方面的能力,喜欢以艺术形式创造与众不同的东西,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 3重视美感。 演员、美术家、设计家、文学家、音乐家等 社会型 1喜欢从事为人服务和教育他人的职业,喜欢参与解决人们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避免实际型的职业。 2喜爱社会活动,具有了解别人、教导别人的能力,缺乏机械能力与科学能力。 3重视社会、宗教、伦理问题与人际关系。 教师、社会学者、专业护士等 企业型 1喜欢企业型职业,避免研究型职业。 2具有领导与表达能力,喜欢竞争、敢冒风险、乐观自信,善社交,有说服力,缺乏科学能力。 3重视权利、社会地位与物质财富。 公司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政治家 事务型 1喜欢按计划办事,乐于完成指令性的任务,避免抽象的、艺术的职业环境。 2不谋求领导职务,不喜欢冒风险,避免复杂的人际关系。 3有文书与数学上的能力,缺乏想象力。 4重视物质财富。 公务员、会计、秘书等四、路径依赖理论 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又译为路径依赖性,它的特定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第一个使“路径依赖”理论声名远播的是道格拉斯·诺思,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道格拉斯·诺思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实验 有人将5只猴子放在一只笼子里,并在笼子中间吊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就用高压水教训所有的猴子,直到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动手。 然后用一只新猴子替换出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新来的猴子不知这里的“规矩”,竟又伸出上肢去拿香蕉,结果触怒了原来笼子里的4只猴子,于是它们代替人执行惩罚任务,把新来的猴子暴打一顿,直到它服从这里的“规矩”为止。 试验人员如此不断地将最初经历过高压水惩戒的猴子换出来,最后笼子里的猴子全是新的,但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去碰香蕉。 起初,猴子怕受到“株连”,不允许其他猴子去碰香蕉,这是合理的。 但后来人和高压水都不再介入,而新来的猴子却固守着“不许拿香蕉”的制度不变,这就是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效应。 铁轨间距 一个广为流传、引人入胜的例证是: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原来,早期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正是电车所用的轮距标准。那么,电车的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所以电车的标准是沿用马车的轮距标准。马车又为什么要用这个轮距标准呢?英国马路辙迹的宽度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所以,如果马车用其他轮距,它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从古罗马人那里来的。因为整个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为它的军队所铺设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 任何其他轮宽的战车在这些路上行驶的话,轮子的寿命都不会很长。可以再问,罗马人为什么以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原因很简单,这是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故事到此还没有结束。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运送,路上又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宽一点,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宽度是由铁轨的宽度所决定的。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路径依赖导致了美国航天飞机火箭助推器的宽度,竟然是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屁股的宽度所决定的。 五、描绘你的未来 未来你可能从事的职业 从现在开始你要做出的改变和努力 自我鼓励的一句话 六、课堂小结: 未来的人生道路一片空白,需要你去填充,灿烂与否,绚丽与否,取决于你的人生规划,你的选择。板书设计 R岛 自然原始的岛屿(现实型、实际型) I岛 深思冥想的岛屿(研究型) A岛 美丽浪漫的岛屿(艺术型) S岛 温和友善的岛屿(常规型、社会型) E岛 显赫富庶的岛屿(企业型) C岛 井然有序的岛屿(社会型、事务型) 路径依赖: 目标(职业)的选择→今天的努力→灿烂的未来教学反思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那么心理活动课究竟应该怎么上?怎样才是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活动课?“活动”和“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还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以达到实际地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教育是一种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教育。 心理活动课可运用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游戏、心理短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等等。活动的选取一定要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那些既生动有趣,又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 在讲解《寻找你的兴趣岛》一课时,引入新课时我让学生通过权威的数字调查报告结果的了解,认识到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的意识。 接着设计了一个情景模拟,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来说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同时结合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以及自己可能胜任的职业类型,为理性择业做出了良好的心理准备。 第三步则设计讨论沟通,通过心理学实验让学生了解路径依赖理论的内容,并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讨论总结出路径依赖理论给他们的启示以及该理论和主题内容的关联。 最后一个环节则是和行为训练有关,设计“描绘你的未来”,该环节让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未来我可能从事的职业。第二部分:从现在起我要做出的努力和改变。第三部分:自我鼓励的一句话。最后,我以鼓励学生的寄语结束本课。 心理健康活动课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即使是在教给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也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最后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显然要比直接给出答案有意义得多,体会也深刻得多。但是在这个环节我没有让大部分同学参与其中,虽然以小组的形式加以讨论,但是提问并不充分,没有让更多的学生反馈给我他们的感悟和体验,在我以后的教学生涯中, 我要做好教师的引导者的角色。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