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1.3 欣赏 《春之声圆舞曲》 《帕米尔的春天》学案学习目标1、欣赏《春之声圆舞曲》第一圆舞曲,并能用字母表示出曲式结构。有兴趣参与《春之声圆舞曲》第一小圆舞曲的音乐体验活动,能用律动来感受乐曲的曲式结构、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热情洋溢的春天气息。2、专心聆听笛子独奏《帕米尔的春天》关注音乐要素,能记住竹笛明亮的音色以及塔吉克族音乐的七拍子特点。二、学习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教学难点:能听辨歌曲情绪,准确地唱出装饰音。三、学习任务1. 欣赏《春之声圆舞曲》【作品简介】《春之声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重要代表作。全曲由序奏+三首小圆舞曲+尾声组成。第一首圆舞曲,单三部曲式A+B+A,旋律华丽而敏捷,上下起伏,犹如扑面而来的阵阵春风;第二首圆舞曲,单二部曲式C+D,旋律轻盈优雅,和第一首形成对比;第三首圆舞曲也是单二部曲式E+F,旋律更为活泼,具有跳荡的节奏,与前两首形成另一种对比。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圆舞之王”。创作了《蓝色多瑙河》等170首圆舞曲、141首波尔卡舞曲及《蝙蝠》等16部歌剧,他的作品与民间音乐有着血与肉的联系,反映了奥地利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欣赏要点】(1)能听辨和记忆第一圆舞曲的主题一和主题二。并用字母或其他方式表示出乐曲第一圆舞曲的三段体结构。(2)知道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国籍、2-3首代表作和“圆舞曲之王”的雅号。(3)通过欣赏,体验并了解圆舞曲的体裁特点。2. 欣赏《帕米尔的春天》【作品简介】乐曲以塔吉克族民歌为素材,采用了塔吉克族的典型节奏八七拍子,描述了帕米尔高原壮丽多姿的风光,表现了塔吉克族人民淳朴的性格,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欣赏要点】(1)感受与《春之声圆舞曲》所描绘的不同风格的春天,并在音乐声中体验七拍子特点。(2)了解笛子、混合拍子等相关常识。对比异同 乐器 旋律、音色 节拍 曲式 风格《春之声圆舞曲》第一圆舞曲 管弦乐合奏 华丽而敏捷 四三拍 A+B+A 圆舞曲《帕米尔的春天》 笛子独奏 明亮欢快 八七拍 A+B+C+A 塔吉克族音乐课后练习:1、连接相应作品的曲式。1 《可爱的家》 A2 《茉莉花》 A B3 《春之声圆舞曲》第一圆舞曲 A B A答案:1、A B 2、A 3、A B A2、聆听音乐片段,请你说出乐曲名称与曲作者:1 乐曲名: ____________ 作者名: ________2 乐曲名:_______________ 作者名: _______________这两位曲作者都是______人。答案:1渴望春天》 莫扎特2《春之声圆舞曲》 约翰·斯特劳斯 奥地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