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水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水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认识溶液、乳浊液、悬浊液,并能知道它们的区别。了解硫酸铜和水的反应,知道结晶水合物的含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二氧化碳、生石灰、硫酸铜和水的反应,学习水的化学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严谨科学态度。重点与难点重点:水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难点:性质在化学中的应用。教学过程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入]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总结] [水的特性] [溶液和浊液的概念] [水分子的结构] [提出问题] [教师实验] [氧化钙的应用] [石蕊的变色情况] [硫酸铜的应用] [延伸] [生活中的应用] [小结] 师:大自然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发现和思考,那么现在请同学思考一下,为什么在零下十几度的东北,水生生物仍然能在水中生存? 生: 师:好的,同学们都说了很多自己的观点,那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呢?老师现在先卖个关子。在我们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之后,我们再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所以,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就是----水的性质。 说到性质,同学们可以联想到什么?或者可以把它分分类吗? 生: 师:是的,我们可以把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那么我们先来说说看水的物理性质。大家对于水想必都很熟悉了,为了让大家看的清楚一些,老师也带来了一瓶水,那么请同学们看看这瓶水,思考下水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想到的就可以举手。 生: 师:同学们都说了很多,也说的很好,那老师现在把大家的观点总结一下。 物理性质:颜色----无色 气味----无味 状态----液态 熔点----0℃ 沸点----100℃ 密度----4℃时,1g/cm3 那老师为什么要特地注明1g/cm3是4℃水的密度呢?那么0℃的时候,同学们觉得密度是比1g/cm3大还是小呢? 生: 师:我们可以根据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发现冰是浮在水面上的,所以0℃时冰的密度是比水小的。一般的物质都是固态时的密度比液态时的密度大,所以这就是水的特性之一-------反常膨胀。那就可以来解释老师在上课之前问大家的那个问题了,为什么水生生物仍然能够在那么寒冷的天气中生存,就是因为冰能够浮在水面上,由于冰是热的不良导体,有利于阻挡热量散失,使得水中的温度能够保持相对的恒定。 那老师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为什么沿海地区的温差比内陆地区的要小? 生: 师:很多同学都说到了,因为水的比热容大,Q=cm△t,在吸收相同的热量的情况下,由于比热容大,温差就会相对较小。这就是水的特性之二---------比热容大。 同学们平时都喜欢喝饮料对吗?那么饮料里成分最多的是什么呢? 生: 师:是水,那就是水的特性之三-------分散性。就是因为它有极强的溶解能力和分散能力,它可以把糖溶解,把一些色素溶解,然后就配制成了同学们喜欢喝的、甜甜的、颜色很漂亮的饮料。但水也并不是能够溶解所有的物质,同学们可以举出水不能溶解的物质吗? 生: 师:大家说了很多,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三个烧杯,我往其中分别加入的是白糖、面粉、植物油,同学们想一想会有什么现象? 生: 师:只有白糖是全部溶解了,粉笔灰和植物油都不能够溶解。 白糖 面粉 植物油 他们分别具有哪些特征呢?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通常下沉) (通常分层) 我们把可以形成均一稳定透明液体的叫作溶液;不能溶解的,会形成油层或水层的,叫作浊液。我们还可以把浊液更细地区分,就是通过浊液里不溶物的状态,固体小颗粒和水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液体小液滴和水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那水为什么有这个特性呢,正是因为水分子的结构决定水的性质。 在一个水分子中,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相连,两个氢原子之间的角度为104.5° 。这是这样的结构,使得它能够轻易的介入其他的微粒之间。 也因为水分子这样的一个结构,它对同类分子有很强的吸引力,我们也称作水的缔合性,这就是水的特性之四。用通俗一点的话就是,水分子之间还可以形成由许多水分子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这个同学们只需要简单的了解一下。 讲完了水的特性,那我们就来说说它的化学性质。 水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老师这里先给出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请同学们试着写写生成物。 CaO+H2O CO2+H2O CuSO4+H2O 有的同学写的很好,有的同学卡壳了,但没有关系,等上完了这节课,我相信大家就都可以记下来了。 那么老师现在来做几个实验,请同学们观察现象。 1.试管中有少量的水,放入小一块氧化钙(俗称:生石灰)。 现象: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请同学摸摸试管壁,感受一下) 方程式:CaO+H2OCa(OH)2 那我们在生活中,哪里可以找到氧化钙? 生: 师:可以在食品包装袋中找到,用作干燥剂。(月饼、海苔等等) 那在实验室中,我们也可以利用氧化钙的这个化学性质来干燥气体。例如,我们要干燥湿润的氧气,就可以从比较粗的一头通入湿润的氧气,经过氧化钙的干燥,出来的就是干燥的氧气了。 2.现在我再请一位同学上来,往老师已经水中吹气,请下面的同学观察现象 现象:没有明显现象。 我们发现水是无色的,二氧化碳是无色的,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之后得到的液体也是无色的,那我们怎样证明他们的确发生反应了呢? 生: 师:那我们就要借助紫色石蕊指示剂了。老师也从实验室拿来了紫色石蕊试液,同学们观察一下它的颜色,是紫色的对吗。现在我往刚刚同学已经往试管中滴加几滴,看看有什么变化?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那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了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方程式:CO2+H2OH2CO3 我们平时喝的碳酸饮料就是把二氧化碳压入饮料中制成的。(有的同学很喜欢喝碳酸饮料,那到底能不能多喝呢?爸爸妈妈肯定告诉过你们碳酸饮料对身体不好的,那到底不好在哪里呢?我们人体具有酸碱平衡调节能力,正常人体内的酸碱性范围是PH=7.35~7.45,大致为中性偏碱性,这在预备年级的科学书中就有提到。如果同学们长期喝大量的碳酸饮料,势必会造成人体偏酸,那对人体的健康就会造成影响) 那么如果老师再把这根试管加热,同学看看颜色又会有什么变化? 生: 师:又从红色变成了紫色,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碳酸很容易受热分解。 方程式:H2CO3 H2O+CO2 所以我们再来总结一下石蕊的变色情况: 在酸性溶液中,石蕊试液显红色。 在中性溶液中,石蕊试液显紫色。 在碱性溶液中,石蕊试液显蓝色。 3.我们来看看最后一个反应方程式,这个对大家来说就有点陌生了。(熟悉硫酸铜的状态、颜色) 老师今天也带来了硫酸铜固体,是白色粉末状。那我们往其中滴一滴水看看现象。 现象:硫酸铜粉末变蓝。 方程式:CuSO4+5H2OCuSO4·5H2O 就是因为硫酸铜遇水生成了新物质五水合硫酸铜(简称五水硫酸铜;俗名胆矾或蓝矾),呈蓝色。就如它的名字一样,它带有五份结晶水,它是一种纯净物。可见这个反应的现象是很明显的,只需要一滴水就可以呈现蓝色。所以我们在实验室中,检验某种物质中是否含有水,就可以用硫酸铜粉末来检验。例如氧气,同样的,在干燥管中放入硫酸铜粉末,往粗的一头通入氧气,若是硫酸铜变蓝,则说明氧气中含水,要进一步除去水,就要用到我们第一个讲的氧化钙了。 所以硫酸铜和氧化钙在实验中的作用,同学们要分清了,硫酸铜是用来检验水的,而氧化钙是用来除去水的。 那我们用一根橡皮管把两个干燥管连接起来,左边放入硫酸铜,右边放入氧化钙。这样就是一个完整的检验水和吸收水的装置了。 那我们可以在氧化钙的右侧再放一个硫酸铜干燥管,同学们想想它的作用是什么? 生: 师:用来检验水是否被除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硫酸铜同样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思考:某不法商贩,为了减轻成本在汽油中掺水,请运用你学过的知识加以鉴别。 生: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它特有的性质。那我们再来回顾一遍,请同学们不要看黑板,我们一起来说一下。 通过生活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学习内容。 复习性质的分类。 通过观察总结性质。 结构决定性质。 氧化钙在生活中的应用。 碳酸饮料的危害引起学生注意。 熟悉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检验水与吸收水的结合。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生活中的应用。 回顾,加深记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