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复习一、课前导学:学习目标:1.通过课前前测发现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学生自主预习中提出的困惑,创设情境任务“观点澄清”“行为评价”“合作探究”来解决学生的问题。2. 通过习题训练,提升审题能力和解题技巧。3. 通过情境材料分析,学生知道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本质,知道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懂得依法履行义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学习重点: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依法履行义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学习难点:提高分析情境任务的能力。预习初探:请认真阅读(八下第四课 P47-59),写出你的疑惑。我的疑惑:归纳本课核心观点:二、课堂助学:【考点点击】考试内容 在教材中的位置公民基本义务,依法履行义务 八下第四课【知识梳理】【答疑解惑】【观点澄清】1.维护国家利益指的是维护国家政治方面的利益。 ( )2.尊重社会公德仅是道德要求,不是法律义务。 ( )3.义务可以放弃,但是权利不可以。 ( )4.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 )5.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的神圣权利。 ( )6.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履行义务比行使权利更重要。 ( )【习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1.“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对马克思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B.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C. 权利即义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D. 我们既要依法行使权利,又要依法履行义务2.“小时候,妈妈为我洗脚;长大后,我为妈妈洗脚。”从法律角度看,这句公益广告词告诉我们A.要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B.可以先享受权利,然后再履行义务C.应营造和睦相处的家庭关系 D.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义务3.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连续多年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平台,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网民通过论坛、微信等平台建言献策。从行使权利的角度对网民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A.政府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 B.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监督权 C.说明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4.下列做法中既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又履行了公民义务的是A.珊珊在图书馆看书时大声喧哗 B.小普品学兼优,被评为“三好学生”C.阿津把故意弄坏的MP4退还给商家D.小谷在参观旅游景点时乱刻乱画5.对漫画《厚此薄彼》中人物的做法,你的认识是A. 正确的,他充分享受了权利B. 错误的,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C. 正确的,充分享有权利才能更好地履行义务D. 错误的,他应该先履行义务再享有权利6.某男子为了解国际马拉松赛事的精彩花絮,擅自在实行空域管制的赛道上空进行航拍;一辆摩托车主未戴头盔驾驶,被处罚时十分激动,辩称“不戴头盔的人多呢”。这两件事共同表明他们①应做到防微杜渐,远离违法犯罪②要认识到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③应该学会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④守护生命,活出生命的精彩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7.农民辛勤劳作,医生救死扶伤,警察维护治安……正因为大家都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我们每个人才能够享受到幸福安宁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A.即使角色不同,承担责任是相同的B.只要我们通力合作就定能实现共赢C.每个人都承担着多种角色带来的责任D.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8.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新颁布的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强化了对人格尊严的维护。这表明A.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根本法律保障B.是因为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C.表明宪法是民法典的立法基础和依据D.要求做到私人生活安宁高于社会安定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从法定义务角度看,“劳动最美,实干兴邦”直接要求公民A.认清自己的角色及责任B.发扬实干精神谋求个人幸福C.明确劳动是公民基本权利D.履行劳动义务为国家建设献力10.2019年5月27日,动车又现“霸座男”,一人独占三个座,还叫嚣让列车员“滚蛋”。对于时有发生的“霸座”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②“霸座”行为必须受到刑罚处罚③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有限制的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下列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是A.英雄烈士保护法强调维护英雄烈士的尊严B.张某为了制服入室抢劫的歹徒,将其打伤C.某杂志社以小黄是未成年人为由拒付稿酬D.小林经常当众拿好朋友的生理缺陷开玩笑12.下图为道德和法律调整的对象和范围关系图,以下选项与之相一致的是A.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B.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C.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D.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3.小航在某网店购买某知名品牌商品时发现是盗版,却因价格便宜仍然购买。下列从义务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①小航没有同违法行为作斗争②某品牌厂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商标权③小航没有做到正确对待诱惑④商家没有尽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义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公民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行使自己的集会、游行、示威权利,这是对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观点①认为公民应无拘无束地行使政治自由权利②认为法律和自由是统一的③主张公民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权利④割裂了自由与法律的关系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④15.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积极履行我们的基本义务,规定学生基本义务的法律是A.宪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学生守则 D.义务教育法二、非选择题17.(15分)某班学生学习了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有关知识时收集了以下内容,准备制作法律小报:(法律案例案例一:初二学生郭某某因抄袭作业受到老师的批评,课后他对同学说:“我能交作业就不错了,如果教师再批评我,我就不来上学了!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权利是可以放弃的。”案例二:小明在某网店购买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收到鞋子后发现是假货,于是跟网店店主协商退货。店主要求小明先对鞋子给予好评,才能退货。小明很生气,在网店评论区辱骂店主以发泄不满,他认为自己有在网上发表言论的权利和自由。案例三:近年来因跳广场舞噪音过大产生的矛盾纠纷屡见不鲜,大部分跳舞的人认为跳广场舞是自己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相关法律知识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案例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自由。①案例一中初二学生郭某某的言行是错误的,说明郭某某没有认识到受教有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由我国宪法规定的,郭某某没有依法行使权利和依法履行义务(没有意识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这告诉我们任何公民在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②案例二中小明买到假冒运动鞋后跟店主协商退货,说明小明具有依法维护权利的意识,通过协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权益争议。但他在网店评论区辱骂店主发泄不满,侵犯了店主的人格尊严权,他没有依法行使权利和自由,公民维护权利要守程序,这告诉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案例三中大部分跳广场舞人的想法是片面的。跳广场舞的确是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但噪音过大影响其他居民正常生活则是没有依法行使权利(不知道行使权利有界限,同时他们没有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没有意识到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这告诉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评分说明:对案例中人物行为有正确价值观的判断3分,能准确运用学科知识7分,能准确结合法律规定3分,表达清晰2分。“依法行使权利”不重复给分,案例二中学生能够写到“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也可以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