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上册分层同步练习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2.2自然环境2.2.4风光迥异一、单选题1.世界各地的景观因地形和气候不同而不同,有一个地方,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地势平坦开阔,上面分布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这个地方是( )A.亚马孙平原 B.刚果盆地 C.东北平原 D.恒河平原2.非洲火热的赤道附近,矗立着高耸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终年积雪,山脚却是热带风光,形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因素 D.季风因素3.关于下列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景观位于非洲热带草原B.乙图所示景观位于热带雨林地区C.丙图是中国的内蒙古大草原D.丁图所示景观位于南极洲4.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上生长着一种形状奇特的树,叫波巴布树,它的树干很粗,湿季时能储存大量水分,最多能达2吨之多,干季时人们可从树干中取水饮用,据此分析该树主要分布的气候区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5.《动物世界》栏目中经常看到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动物,每年周期性大规模迁徙的壮观景象。中图示意非洲的气候分布,左右图分别示意A,B两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非洲热带草原野生动物迁徙方向及时间是( )A.6月份,从A区开始向南迁徙B.6月份,从B区开始向南迁徙C.12月至次年5月,动物集中在A区域活动D.12月至次年5月,动物集中在B区域活动(2)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周期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A.躲避天敌 B.追逐水源和食物C.躲避炎热天气 D.保护草原生态环境(3)一般不参与大迁徙的非洲野生动物是( )A. 斑马 B. 角马C. 狮子 D. 大猩猩6.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B.东北平原——大豆;华北平原——花生C.东北平原——中温带;华北平原——暖温带D.东北平原——湿润地区;华北平原——半干旱地区7.下面是小明同学摘录的四张地理知识卡片,其中卡片内容正确的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植物具有适应环境生长的特点。下图所示植物树叶呈深绿色,树皮薄,树根多横向生长。该树最有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在( )A.阿拉伯半岛 B.印度半岛 C.亚马孙平原 D.巴西高原9.我国各地自然景观各具特色,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水田连片,鱼米之乡B.黄土高原--地形平坦,植被茂盛C.内蒙古高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四川盆地--戈壁原野,黄沙漫漫10.下列景观与其相应的地形区连线正确的是( )①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安第斯山区②地面广阔平坦,分布着大面积的针叶林——内蒙古高原③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野生动植物的天堂——亚马孙平原④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是牧人的天堂——西西伯利亚平原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我国降水分布不均匀,其中降水最少的地方 ( )A.火烧寮 B.托克逊C.乞拉朋齐 D.哈塔卡马沙漠12.下列南、北美洲的比较,正确的是( )A.两大洲气候都具有暖湿的特点B.两大洲大西洋沿岸的气候类型都相同C.北美洲有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南美洲有热带雨林D.北美洲以温带气候为主,南美洲以寒带气候为主13.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寻访春天”的路线。据此回答小题。(1)四条寻春路线中,能够直观感受到我国地势特点的旅游路线是( )A.路线A B.路线B C.路线C D.路线D(2)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影响,下列描述恰当的是( )①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②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东西交通③阶梯之间落差大,有利于形成丰富水能④有利于形成南方、北方不同的景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我们平常所用的调味料﹣﹣胡椒,是一种藤本植物,攀生在树木或桩架上.它只能生长在年降水量2500毫米以上的热带地区,因此适合它生长的气候环境应是图中的( )A.A B.B C.C D.D15.二十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中国于2016年9月4日-5日在杭州成功举办了第十一次G20领导人峰会。阅读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会议 首次峰会 八次峰会 九次峰会 十次峰会地点 美国华盛顿 俄罗斯圣彼得堡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土耳其安塔利亚①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②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③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④土耳其是世界典型的季风气候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6.下列动物与其所在地的自然景观对应正确的是( )A.斑马——非洲热带稀树高草B.北极熊——南极冰雪高原C.企鹅——北极海洋浮冰D.雨林大象——亚寒带针叶林二、综合题17.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点A的经纬度是 .(2)点B在点A的 方向.(3)点C属于五带中的 带.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但刚果盆地面积较小,不符合题意。其他两地不是热带雨林,不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国领土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密布,植物种类繁多并富特有种;动物种类亦很丰富,尤多树栖动物。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乞力马扎罗山垂直地带性明显。从山麓到山顶,由于海拔高度的增加,水热状况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在地表面,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每升高100米,大约降低0.6℃。 向阳坡比阴坡得到的太阳光热要多;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丰富。3.【答案】B【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甲所示的景观是温带草原带,乙图所示的景观是热带雨林景观,丙图所示的景观是非洲的热带草原,丁图所示的景观是北极冰原景观。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气候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照、热量、土壤和水分条件。 气候类型决定植被类型,有什么样的气候,就有相应的植被和其对应,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 植物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因为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会有不同的植物生长。 可以说,植被是反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地的气候分干湿两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干季时,满目枯黄,人们从树干中取水饮用;雨季时,生机勃勃,储存有大量的水分。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这里的降水很不均匀,半年多雨,半年少雨。在雨季,大草原一片葱绿,生机盎然;到了旱季,气候干燥,满目枯黄。这里没有茂盛的森林,在茫茫草原上,有一些耐旱的孤树。许多动物为了生存,不得不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5.【答案】(1)D(2)B(3)D【解析】【分析】(1)6月份,北半球热带草原(A区域),处于湿季,水草丰茂,所以不会从A处向南迁徙;6月份,南半球热带草原(B区域),处于干季,一片枯黄,应从B处向北迁徙;12月到次年5月,北半球热带草原(A区域)处于干季,南半球热带草原(B区域),处于湿季,所以动物应该集中B区域。(2)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干季,干燥少雨,大地一片枯黄;湿季,降水丰沛,树绿草茂,草原上充满生机,为了适应这种季节带来的植被变化,所以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养成了周期性的迁徙。(3)非洲热带草原植食性动物如斑马、角马会逐水草迁徙,肉食性动物会追逐植食性动物而迁徙;而大猩猩主要生活在非洲赤道附近的丛林中,一般不会迁徙。故答案为:(1)D;(2)B;(3)D。【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非洲的热带草原特点及其对非洲动物产生的影响,了解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及特点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6.【答案】D【解析】【分析】东北平原以中温带为主,种植春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华北平原以暖温带为主,主要农作物是玉米,故A和C均正确。东北平原盛产大豆,华北平原盛产花生,故B正确。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都以半湿润区为主,但东北平原由于气温低、水分蒸发少,还有较大面积的是湿润区,故D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东北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个省区,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东北平原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范围,有大陆性和季风型气候特征。夏季短促而温暖多雨;冬季漫长而寒冷少雪。东北平原土地肥沃,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域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煤炭、钢铁、机械、能源、化工基地。7.【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形区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小兴安岭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是我国著名的红松之乡;②信天游、安塞腰鼓、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文化,变脸是巴蜀文化的表现;③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的著名的侨乡,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蔗糖基地、淡水鱼基地和亚热带水果基地;④都江堰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和灌溉工程,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没有发电的作用,所以②④有误。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重要地形区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8.【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自然景观分布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树最有可能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自然景观分布的了解。9.【答案】C【解析】【分析】华北平原属于半湿润地区,以旱地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没有“水田连片,鱼米之乡”的景观,故A错误;黄土高原是黄土深厚,千沟万壑,植被稀少,没有“植被茂盛”的景观,故B错误;内蒙古高原是地势坦荡,草原广布,一望无际,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故C正确;四川盆地气候湿润,全年温暖,粮食产量稳定,有“天府之国”称号,不是“黄沙漫漫”的景观,故D错误。故选:C。【点评】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10.【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安第斯山区;②地面广阔平坦,分布着大面积的针叶林——西西伯利亚平原;③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野生动植物的天堂——亚马孙平原;④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是牧人的天堂——内蒙古高原;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又称北部高原,位于阴山山脉之北,大兴安岭以西,北至国界,西至东经106°附近。内蒙古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牧场,草原面积约占高原面积的80%,属欧亚温带草原区的一部分,是中国最大的绵羊及山羊放牧区和中国骆驼主要产区之一。11.【答案】B【解析】【分析】中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东北部的火烧寮,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557.8毫米,1912年的最高纪录达8409毫米。降水最少的地方则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多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年降水天数不足10天,有些年份甚至滴水不见;故答案为:B。【点评】我国湿润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北山地等,半湿润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半干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院东部,黄土高原北部和天山山地等,干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等,其中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位于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位于吐鲁番的托克逊。12.【答案】C【解析】【分析】A、北美洲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比较干燥.故A错误;B、两大洲大西洋沿岸的气候类型,南美洲缺少寒带气候.故B错误;C、北美洲有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南美洲有热带雨林.故C正确;D、北美洲以温带气候为主,南美洲以热带气候为主.故D错误.故选:C.【点评】(1)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因此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温带气候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2)南美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少部分位于温带,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13.【答案】(1)C(2)A【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择C。(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特征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北方不同景观的形成与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无关,与气候有关,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影响的识记。14.【答案】A【解析】【分析】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A、B图最冷月气温大于15℃,属于五带中的热带;A图各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且全年高温,属于热带雨林气候;B图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C图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图为地中海气候,根据胡椒的生活习性可判断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15.【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世界典型地区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当今世界对发达的国家;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土耳其是世界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典型地区的人文自然特征的了解。16.【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自然景观的相关知识。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冰雪高原;企鹅生活在南极海洋浮冰;雨林大象生活在热带雨林;斑马生活在非洲热带稀树高原。本题正确的答案为A。【点评】理解世界自然景观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17.【答案】(1)120°E,30°N(2)东南(3)南温【解析】【分析】(1)图中点A的经纬度是120°E,30°N.(2)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得,点B在点A的东南方向.(3)C点的经纬度是180°,30°S,点C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故答案为:(1)120°E,30°N;(2)东南;(3)南温.【点评】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