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外交往 课件(3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代中外交往 课件(34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古代中外交往
【 使者·纽带】
西汉
唐朝
明朝
张骞
玄奘
鉴真
郑和
BC202
8
618
907
1368
1644
1206
元朝
马可·波罗
遣唐使
评选最优秀使者
要求:①小组分工合作
②仔细阅读使者的相关资料,划出关键词、句
③概括推荐他的理由,按1、2、3分点罗列
④时间:5分钟
小组合作
推荐最优秀使者
丝路开拓者——张骞
材料一:汉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招募使者,张骞应募任使者,于长安出发,经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后逃脱。西行抵达大月氏。在归途中,张骞又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
材料二:张骞出使西域与古代丝绸之路路线对比图
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材料三:《汉书 张骞传》:“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拥有坚持不懈的品质
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第一次打通了中原和西域之间的通道
丝路开拓者——张骞
①坚韧不拔、不辱使命,
②凿空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
③促进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的友好往来。
推荐理由:
凿井技术
造纸术
铁器
漆器
葡萄
核桃
石榴
汗血马
佛教
乐舞
丝绸
比一比谁最快
1.以上物品中,从西方输入的有:
从东方输出的有:
丝绸之路上的货物往来
2、体现了丝绸之路发挥了什么作用?
西来
东去
凿井技术
造纸术
丝绸
铁器
漆器
石榴
苜蓿
核桃
葡萄
汗血马
佛教
乐舞
经济
文化
西域商队
长安商队
作用: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经济
文化
3.根据图片说说,西汉政府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采取了哪些措施?
汉武帝反击匈奴
军事上:①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三次攻打匈奴
②大力构筑河西长城,沿线构筑军事防御设施,设置官员镇守。
政治上:①BC121年,汉朝击败匈奴,占领河西走廊,先后设置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四郡;
②BC60年(汉宣帝时),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保护往来商旅。
佛教传播者——玄奘、鉴真
玄奘
鉴真
材料一:玄奘西行
玄奘因感到各师所说不一,决定西行求法,以解迷惑。贞观三年,他从长安出发辗转到达印度。玄奘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带回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
材料三:
路途遥远、艰险,但坚持不懈
材料二:
玄奘西行加强了古中国和天竺(今印度)的联系,不仅为中国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促进了中印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大大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唐西域记》更成为印度研究本国历史的一本重要典籍。
玄奘西行促进了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由他口述、弟子整理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材料四:
鉴真东渡除了传播佛经,还传播了很多盛唐文化。唐招提寺建筑群,即为鉴真及其弟子留下的杰作。受鉴真影响,至今日本人民犹热爱中国书法艺术。鉴真对日本人民最突出的贡献,是医药学知识的传授,被日本人民奉为医药始祖。
鉴真除了传播佛学,还带去了盛唐的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技术和知识,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材料三:鉴真东渡
唐玄宗天宝元年,鉴真决定赴日,但五次东渡皆未能成功,其间双目失明。天宝十二年,第六次东渡,最终成功在日本登岸。
坚持不懈、有恒心
佛教传播者——玄奘、鉴真
①路途遥远仍坚持不懈、不畏艰辛;
②由他口述、弟子整理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③促进了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
玄奘
推荐理由:
佛教传播者——玄奘、鉴真
鉴真
①失败多次仍坚持不懈,双目失明仍不放弃,意志坚强
②除了传播佛学,还带去了盛唐的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技术和知识,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③尤其为日本的文化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推荐理由:
鉴真和玄奘都是传播佛法的使者,但两者有何不同之处?
玄奘是求取佛经是“引进来”,鉴真是传播佛法以及医药建筑等技术和知识,是“传出去”。
比一比谁最快
来华使者——遣唐使、马可·波罗
日本遣唐使
马可·波罗
材料一: 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 遣唐使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遣唐使回国后仿行唐制。还仿效唐朝教育制度,培养人才。遣唐使还输入唐朝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经过消化改造,融为日本民族文化。
遣唐使多次去唐朝学习,非常好学;
学习唐朝的典章律令、教育制度、书法等多方面知识,促进了日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材料三:《马可·波罗行纪》记述了他在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激发了欧洲人探索海洋的欲望。
勇敢、有毅力
材料三: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叔父从威尼斯出发,取道波斯,沿古老的丝绸之路东行,翻越帕米尔高原,穿过河西走廊,历时4年到达元帝国。
《马可·波罗行纪》引起更多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兴趣,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来华使者——遣唐使、马可·波罗
①渡过茫茫大海,路途遥远却仍求学若渴
②规模大,学习范围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日本遣唐使
推荐理由:
推荐理由:
马可·波罗
来华使者——遣唐使、马可·波罗
①勇敢、有毅力
②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③《马可·波罗行纪》引起更多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兴趣,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
1.马可·波罗沿着丝绸之路而来,又从海路返回威尼斯,你知道这条海路的名称吗?
海上丝绸之路
比一比谁最快
2.海上丝绸之路上运输的主要货物除了丝绸,可能还有哪些东西?
瓷器、茶叶等
海上丝绸之路,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了宋元时期,瓷器出口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又称作“海上陶瓷之路”。到元代,中国陶瓷风靡亚、非、欧三洲。
亚非和平大使——郑和
材料一:郑和,明朝航海家、外交家。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
材料二:
路途遥远,不怕艰险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优秀的外交才能、军事谋略
材料三: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郑和还购回当地的特产象牙、宝石、珍珠、珊瑚、香料等。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
下西洋次数多、规模大
亚非和平大使——郑和
推荐理由:
①郑和下西洋,路途遥远但不畏艰辛;
②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有优秀的外交才能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1.郑和下西洋的起点和最远到达哪里?并指出西洋指的是哪个大洋?
起点:江苏刘家港;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西洋:印度洋
比一比谁最快
材料二: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都表示热烈欢迎;许多外国使臣搭载郑和宝船回访中国,明成祖期间访华次数为明代最高,达到318次。
材料三:圆满完成外交使命之外,郑和还成功地开辟了新的航线,他发现经过印度古里(今科泽科德)和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可以避开风暴区,直接到达阿拉伯半岛红海沿岸和东非国家。
2.根据材料二、三,说说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意义:①材料一体现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②材料二体现郑和下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伟大贡献。
对外交流 作用 共同作用
开辟丝绸之路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日本遣唐使 马可·波罗来华 海上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 小结
促进了不同区域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促进了与中亚、印度半岛文化的交流
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 交流·进步】
这些使者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请你结合史实论述:“区域文明交流促进社会进步”。这一观点。
遣唐使 马可·波罗来华
示例:
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的开渠、凿井等技术传到西域,促进了西域农耕经济的发展。西域的葡萄、石榴等水果以及歌舞等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原人们的生活。
①汉代丝绸之路开辟后,我国的铸铁、凿井等技术以及四大发明传播到西方, 推动了西方国家的发展变革。西方的文化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②唐朝玄奘西行带回佛经大大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唐朝的先进工艺、文化,推动了日本的极大进步。
③遣唐使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
《马可·波罗行纪》引起西方人对东方的兴趣,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
④郑和下西洋给亚非地区带去了丝绸、茶叶等物品,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推动了亚非国家的发展
综上,区域文明交流促进社会进步。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习近平2019年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