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2.1《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2.1《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的海陆比例和海陆分布情况;能识别图上的大陆、半岛、岛屿、海和海峡;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大小顺序。
2、主要采用组织学生活动的方法,使学生会用地球仪、世界地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及大洲轮廓落实在地球仪和地图上
三、教学难点
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关系。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法、演示法、谈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人类居住在哪一个星球上?(地球)中国第一个登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杨利伟)宇航员们都说:在太空里看地球更像是一个水球?为什么?
二、新课探究
(一)地球?水球?
1、称为“地球”的原因
师:我们通常叫地球习惯,但是就有人偏偏认为叫“水球”才合理,这是为什么呢?
生: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卫星图片的颜色,思考并交流、讨论,小组发言。
师: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踩的陆地外,地球上面积更大的是海洋。
小结:通过看图可发现,地球总是以蓝色作为主色调,这说明,除了我们脚下所踩是陆地外,地球上面积更大的是海洋。
2、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多媒体出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海洋陆地所占面积的比例图,总结海洋和陆地分布的情况。找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海陆面积比是7﹕3。指导学生看海陆面积比较图(饼状图)
师:任意划分地球仪这两个半球,海陆分布的情况如何?
生:多媒体出示任意两个半球,学生观察,讨论、总结海陆分布情况。
师:引导学生总结,无论怎样平分地球,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阅读材料—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
明确的海洋陆地的分布情况,我们了解一些古代一些杰出的人物对地貌认识的一些艰辛历程。
了解了陆半球和水半球的分布后,下面我们就具体学习陆地知识,首先认识一下大陆、半岛、岛屿、海峡的概念。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大洋、海及海峡
师:通过多媒介绍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大洋、海及海峡等概念。
生:通过阅读教材,结合教师的讲解,理解各概念的含义并落实到地图上。
2、学习七大洲(陆地)
师:借助多媒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各在洲的轮廓、形状、位置。把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引导学生勾画大洲轮廓图。
生:观察各大洲的面积、轮廓,讨论交流各大洲在地球上的分布特点并试勾画大洲的轮廓以及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小结:各大洲分布情况呈南北对称,除南极洲以外。
3、学习四大洋
师:指图了解世界四大洋,把四大洋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生:读图,观察讨论,给四大洋排序。了解四大洋的分布。
三、巩固练习------认识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p35)
1.观察地球仪,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看看它们之间
的相对位置。
2.阅读图2.6,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亚洲、欧洲和北美
洲的南面分别是哪几个大洲?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哪一个大
洋或大洲?
3.阅读图2.11,认识七大洲的轮廓,比较各大洲的面积大小。
并对照世界地图,说说各大洲的轮廓形状。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有何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课后作业
完成地理绩优学案“第二年单元第一第二课时练习
1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