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流程的设计(二)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流程的设计(二)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三节 流程的设计(二)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粤教版通用技术必修2 《技术与设计2》第二章第三节的《流程的设计》,教材内容包括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和步骤,流程的设计与实践。本节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开展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案例分析;第二课时则通过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流程设计的技术试验活动,加深学生对流程设计的理解,逐步体会并掌握简单流程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把流程理论应用于实践活动,为下一节课学习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做准备。
2.教学重点:了解流程设计的一般过程,能根据已知条件设计简单流程。
3.教学难点: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不同的流程设计需考虑的因素各有侧重,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需谨慎分析。对环节和时序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二、教学对象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流程的基本概念已有所了解,并已经理解了流程的基本组成和描述形式,能使用流程图来表达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在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对给出的流程设计案例加以分析,对流程设计的一般过程有所了解。现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但学生容易有一种思维误区,认为流程并不需要特意进行设计。实际上流程作为一种技术思维和技术方法,隐含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并考虑具体流程设计思路,才不会导致在产品设计过程或生产过程中出现错误和误差,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流程的设计和技术试验的设计,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创新设计的能力,学会根据已有分析提出创新性方案。
2.通过对流程设计方案的对比和权衡,提高学生的工程思维。在流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采用技术试验对方案进行权衡,培养学生科学决策的习惯。
3.通过绘制简单流程图来表达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图样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4.通过进行流程设计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利用现有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技术试验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根据设计的流程方案和流程图进行物化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技术试验,运用流程设计的技术原理解决实践问题。选用“用植物色素染布的工艺流程”作为流程设计任务,是考虑该活动过程比较简单且材料容易获得,学校植物园有各种植物可以直接采摘,如艾叶、紫甘蓝等,并且该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物化能力,学生通过实践验证自己设计的流程正确与否,通过“做中学”,动手实践,实现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变,进一步消化和巩固学到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节导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人生活节奏过快,越来越多人又开始羡慕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农村悠然的慢节奏生活方式,李子柒把中国人传统而朴实的生活方式重现在大家的眼帘。由大家熟知的李子柒的照片和拍摄的视频“用葡萄皮染布,然后制成一条淡紫色长裙”,导入植物染色技艺。 观看、思考回答 由同学们感兴趣的人、事导入,能够起到吸引注意力的作用
明确目标及任务要求 任务背景:利用植物染料染色,是我国古代染色工艺的主流。然而植物染因不如化学染料上色方便、快捷,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代人又开始厌倦了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千篇一律的染制产品,于是有那么一部分人重新拾起了对植物染的兴趣。 任务要求: 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3-4人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取植物色素染布”为主题的流程设计实践活动。 在收集资料、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选用一种植物作为染材,确定流程的环节和时序,画出流程图,并准备所需材料,测试、确定设计方案,最后写出流程设计报告,并进行交流与评价。 听并 思考 展示背景材料,让学生了解植物染色技艺是我国的优秀的非遗传统文化技艺,突出实践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爱国热情。 运用一个“植物染布”流程的设计案例,贯穿整个课时,串联起各个教学环节。
基本因素分析 课前要求观看的两个视频:1.“用葡萄皮染布”的视频,2.“用板蓝染布”的传统工艺,思考并问题:1.染材、辅料;2.染液制取方法;3.染布的环节;4疑问,并自习查找答案。并总结归纳出,植物染布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针对以上视频内容和要求,抽取小组代表分享调查结果。 小组代表分享调查结果。 通过学生调查和设计结果的展示,既可以检查学生的任务和准备情况,又可以对小组代表的方案进行分析和点评,为其他小组提供设计的参照。
小组展示初步流程设计结果 抽取小组代表分享小组提前设计好的流程设计方案,展示内容包括: 1.初步方案设计; 2.初步流程图; 3.需准备的实践材料、工具。 学生展示实践设计的结果。
实践过程 材料工具的分发和注意事项。强调材料和工具的使用规范,注意安全和环境卫生。 引导小组成员根据自己设计的流程进行测试,注意记录测试过程中数据信息,如数量、时间。 教师巡堂,并检查每个小组实践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选取优秀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实践结果,展示植物色素提取的流程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 进行实践操作,测试方案。 在组内讨论,并分享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学生通过实践验证自己设计的流程正确与否,培养学生物化能力。
方案评价与总结 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并对同学间的方案实现对比评价:一般可以从选材的经济性、工艺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合理性、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性、染色结果的质量以及报告撰写水平等,列出各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讨论并选择两组及以上的方案进行对比评价; 小组代表分享交流评价结果。 通过交流与评价,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课后作业 让学生针对本节课所学习的流程设计的实践活动进行组内总结,与方案评价。 要求:撰写流程设计报告。流程设计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选用的材料、初步设计方案和流程图、模拟或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的方案和流程图,并说明设计方案的特点。 学生进行组内讨论和总结、写出流程设计报告。 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归纳总结流程设计的全过程,课后让学生整理并完成实践报告的撰写。达到巩固本节课学习内容。
总结 聆听、思考总结归纳 总结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在课前完成相关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并完成初步的流程设计的基础上开展。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小组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调查和设计结果,教师主要负责对小组代表的方案进行分析和点评,为其他小组提供设计的参照。然后是引导小组成员根据自己设计的流程,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测试,提醒同学们注意记录测试过程中数据信息,如数量、时间。最后是选取优秀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实践结果,展示植物色素提取的流程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和交流。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能完成,但是存在几个问题:
因课时有限,将“信息的收集、分析”放在学生课前自学的基础上,有个别不自觉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其次,学生在学习流程的设计分析和步骤的过程中,对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影响了他们初步方案的设计。针对这些问题,我觉得需要在上一课时就进行情节导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课前求知探索的欲望,并进行提前预习完成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