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认识系统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认识系统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一节 认识系统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粤教版通用技术必修二《技术与设计2》第三章第一节的《认识系统》,教材内容包括系统的含义、3个基本特征,系统与子系统、元素,系统的分类以及系统的主要特性。这是本章的起始篇。在这节课里,学生首次接触到系统这一概念,对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系统十分重要,为进一步掌握系统的方法,用系统的观点分析问题,进行系统的优化和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重点:从技术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和主要特性。
3.教学难点:通过对简单技术系统的分析,理解系统的主要特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系统最初的印象是抽象、复杂、难懂。其实,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意无意地运用了系统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只不过他们缺少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不了解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因此,教师在这节课要引导学生把对系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的含义、组成、特性等知识,初步树立系统的意识,形成正确的系统思想。
三、教学目标
1.技术意识:通过各种系统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和辨析,形成技术的敏感性和负责任的态度,初步形成系统的观念和意识,树立学生的技术意识。
2. 工程思维: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系统及典型的技术系统案例分析,感知系统和工程现象,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
四、教学策略
教师从典型的系统实例—都江堰水利工程,引出什么是系统、系统的基本特征,然后通过举例分析,进行系统的普遍性、基本组成、系统的分类等知识点的学习,通过对简单系统的分析和提问思考,让学生更好理解系统的特性,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系统。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 观看视频 思考 通过典型的 案例—都江堰水利工程
引发学生思 考,引出系统。
什么是系统 1.从三个问题入手,分析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哪 些主体工程组成?几个主体工程怎样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都江堰的整体功能?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怎样的功能?然后引出系统的含义和系统具备的3个基本特征。 2.通过展示图片,分析不同系统的组成和功 能。 3.讲解系统与子系统、元素的关系 4.讲解系统的分类 听讲思考 分析、归纳 系统的含义和 3 个基本特征 巩固系统含义的理解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系统
系统的主要特性 1.系统具有整体性 通过分析自行车,引出系统的整体性,再用案例C919飞机进一步说明整体性。 2.系统具有功能性 讲解什么是功能性。然后提问:自行车为什么要有刹车功能? 引导学生分析理解系统的具体目标之间有矛盾时,要从系统的目的出发,进行协调。 3.系统具有相关性 讲解什么是系统的相关性,然后通过学生所做的实验来更好地让直观地理解系统的相关性。 4.系统具有环境适应性 通过提问引出环境适应性,讲解什么是环境适应性,并通过月球车的案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听讲、思考 通过提问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系统的主要特性
总结梳理 思考 回顾总结所 学知识,加深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