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八岁成人礼校长讲话:扬鞭启航 勇闯天涯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年十八岁成人礼校长讲话:扬鞭启航 勇闯天涯

资源简介

2020年十八岁成人礼校长讲话:扬鞭启航 勇闯天涯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学校为你们举办隆重的十八岁成人礼仪式。养育你们的父母来了,培育你们的师长来了,关注你们成长的学校领导也来了,我们将陪伴同学们一起度过人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八岁成人仪式,一起见证你们长大、成人,并送去我们作为过来人的深深祝福!同学们,华夏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成人礼就是华夏礼仪的起点。古代的成人礼,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行笄礼,即: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冠礼、笄礼,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对成人礼的高级表达,标志着一个人由懵懵懂懂的孩子,蜕变成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成年人”了。
我们国家对十八岁成人仪式十分重视,共青团中央曾在1996年、1999年、2000年、2002年相继就开展十八岁成人仪式下发通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更是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对青少年寄予厚望。建校以来,我校已为四届高三学生举办十八岁成人仪式,一次比一次精心,一次比一次隆重。抓住同学们从未成年向成年转变的关键时期,开展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国家观念、传统文化教育,十八岁成人仪式已经成为我校一张德育名片,深受同学们欢迎。为了给大家准备一个铭心刻骨的、终身难忘的成人礼,学部领导和老师们提前半个月就进行了精心策划。从文化布置到服装定制,从流程设计到航拍录制、现场转播等等,他们不放过一个节点,不疏忽一个细节。同学们也投注了极大的热情,不少家长也参与其中。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一直以来默默支持学校工作的热心家长,向辛勤付出的学部领导,向积极参与筹备工作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学们刚才面对国旗,手捧宪法庄严宣誓,标志着从今天起你们已经享有了宪法赋予的神圣权利,并理应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标志着你们已经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主体,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十八岁,应该做什么?
十八岁应该干什么?青春年少能做什么?李白十八岁时,正纵情山河、豪情满志,畅想着乘风破浪;老舍先生十八岁时,正化蛹成蝶,才情满腹,换上“校长戎装”。王勃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时是二十岁,曹禺创作《雷雨》时是十九岁,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时刚刚十八岁,毛泽东走出湘西写下“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时只有十六岁,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时仅十五岁。最近上映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金刚川》,首日票房就过亿,预告片中第一句旁白就提到,“那一年,俺们才十七八岁。”十七八岁对于你们来说,面对的只是考试、升学压力,而对于这些志愿军战士来说,面的的确是生死。十八岁美妙的年华,可以默默无闻积蓄能量、读书学习,也可以挥洒激情改造社会、报效祖国。青春本应该就是朝气蓬勃、血气方刚,每个细胞中都充溢着向上的、激昂的、生猛的气息。
今天你们十八岁了,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条路,十八岁无疑是成长的重要节点。从这里启程,向着宽阔、无垠处进发,等待你们的将是无数种可能,可能一马平川,可能沟沟坎坎;可能柳暗花明,可能险象环生。无数种可能,是痛苦和欢乐的回响,是绝境和希望的交织,是挑战和机遇的并存。亲爱的同学们,这就是人生,是上天对你的考验,也是上天给你的恩赐,你们都要学会接受。十八岁,你们成人了,你们将远行,作为你们的校长,我送大家三句箴言,放在你们的行囊里,是我的叮嘱,也是我的祝福。
十八岁,葆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爱国既是个人的道德品质,又是公民的法律义务。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现在你们在和平的国度里学习、生活,以为理所当然。“哪有岁月静好,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同学们应该睁眼看看世界,这是一个剧烈动荡的年代,局部战争、单边主义、经济制裁、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病毒传播等等,每天都在发生,每天都在上演。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世事百态更是暴露无遗。本是最需要团结协作之时,有些国家却对我们冷眼、歧视、指责、攻击,有的甚至在长期合作的关键项目、核心技术上卡我们的脖子。中国与世界的未来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2020年,教育部出台了“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2.0版培养计划”,国家从大一开始就选拔培养大文、大理、大医的学科苗子。基础学科是国家创新的母基,是战略安全的底牌,是国家富强的血脉,这批基地将成为国家拔尖人才的的孵化器。作为有志青年,爱国青年理应为之献身,而现实的情况是,少数高三毕业生为了个人的“大富大贵”,不愿从事苦行僧般的研究工作。我校马颖同学高考发挥失常,与清华统招线只差一分,上海交大、复旦大学都向她投来橄榄枝,不仅任她选专业还给出好多诱人的条件,但她还是选择了清华强基计划,立志投身国家的基础科学事业。
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更是让人钦佩,她高考全省文科第四名,家庭贫困的她理应选择有“钱”途的专业,而她却义无反顾选择了北大考古专业,立志承接华夏文明,发掘先人智慧,大有毛主席当年“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质。
国有所需、我有所应。同学们,面对世界百年不遇之大变局,面对国家重大需求,面对人民生命健康,希望“新希望”培养的学子能做出让母校骄傲的选择,希望兼具家国情怀与世界公民的你们,快速成长,快快成才,把个人的涓涓努力汇入浩浩荡荡的时代大潮中。希望你们用勤奋和智慧,振兴中华、重塑世界,让未来社会变得更好一些。
十八岁,常怀谦卑之心、愧疚之意
今天你们十八岁了,你们不再是任性的孩子,为所欲为、我行我素。十八岁,应该把关照别人、感恩别人作为我们的必修课。
在我们周围,有些同学,生活上稍有不满足、不如意就发牢骚,背后吐槽;有的同学,学习上遇到困难、遇到挫折,就埋怨老师、埋怨父母、埋怨环境,好像人人都欠你的,这不是“新希望”学子的样子,不是一个成年人的样子。
《曾国藩日记》里讲过这样的话:大抵人常怀愧疚之意,便是载福之器、入德之门。如觉天地待我过厚,我愧对天;君待我过优,我愧对君;父母待我过慈,我愧对父母;兄弟待我过爱,我愧对兄弟;师长对我过重,我愧对师长,便觉处处皆有喜气相逢。如觉我已无愧无怍,但觉他人待我太薄,天待我太啬,则处处皆是戾气绕胸。
今年疫情爆发时,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比平时跑得更快,因为他要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84岁的钟南山第一时间赶赴武汉,和众多白衣战士并肩作战,当他们被授予“人民英雄”“共和国勋章”荣誉称号时,他们却很谦虚。张定宇说:“治病救人是我的本职工作”,钟南山说:“我只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今年考入清华的刘思羽同学,在给大家做分享时毫不避讳地说:“我曾经是一个自信的人,自信到有些妄自尊大,这让我在高三这一年尝尽了苦头。”她说,自己高一、高二顺风顺水,高三第一次模考在全省排名第三,此后我就飘飘然了,以为水木清华就在眼前了。结果一模之后,接二连三遭遇了“滑铁卢”,让我蒙灯转向。这以后,我就变乖了,懂得谦虚了。我学会用更苛刻的眼光看待自己,我紧盯自己的短板弥补漏洞,让自己变得更好。在今年的高考中,刘思羽以646分被清华录取。她在给母校的留言中这样说:“眼睛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这远比停留在荣誉处更有用”。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希望十八岁的你,从今天起,向我们的前辈学习,向周围品德高尚的人学习,做一个感恩的人,做一个谦卑的人。一个人有了感恩的心,具备了谦虚的品质,他的一生才会快乐和有所成就。
十八岁,要将奋斗作为一生的信仰
十八岁的你们,当下面临的一件大事就是高考,每个同学在心中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有自己心仪的大学。考入“清北”,母校因你骄傲;考入“双一流”,母校给你点赞;考入其它大学,母校同样要祝贺你。我这里想说的是,考取什么样的大学固然重要,但是在考入大学后以什么样的姿态对待你的学业更为重要。只要你不忘初心,依然能刻苦努力,只要你一生都在奋斗,你就是“新希望”最优秀的学子。
前不久,有两条新闻同时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一则是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天才少年”张霁以201万的年薪被“华为”聘用,另一则是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的大四学生曾璐峰在“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水处理技术项目金牌,实现中国队在该比赛项目上零的突破。一个是“双一流”大学的高才生,一个是职业院校的专科生,虽然考取的院校不同,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奋斗,平等地站在中国的大舞台上,绽放出绚烂的光芒。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你们已经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公民了,希望你们牢记母校三句箴言:葆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常怀谦卑之心、愧疚之意;将奋斗作为一生的信仰。
同学们,请带着你们的青春梦想,带着母校的嘱托,扬鞭启程,勇闯天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