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国之所需,心之所向——校长在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三开学典礼暨成人宣誓仪式上的讲话尊敬的家长朋友,尊敬的高三年级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齐聚在修葺一新的体育馆,隆重举行高三年级开学典礼,举行庄严的成人宣誓仪式,表彰过去一年获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们!刚才卫青山老师讲到,68年前的今天,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的台阶上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我发现,2004年的今天,在雅典奥运会110米栏的决赛中,中国选手刘翔跑出12秒91的惊人成绩,打破奥运会纪录,平世界纪录,这是中国男运动员在奥运会田径赛场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8月28日,这是一个有梦想,更是成就梦想的好日子!110米栏,由110米跑道和跑道上面的10个跨栏组成,运动员要分别跨过10个栏并冲过终点才算获胜。高三的学习由11个月和10次大型考试组织,我们即将走过8月,完成入学考试,这是第一次跨栏,接下来还有3次摸底考试、5次模拟考试,最后要跨越高考,这是高三的110米栏,需要我们拼搏奋斗,才能成就梦想!回想过去的两年,我们从自由到青华,又从青华到自由,长庆街,桂林路,冰淇淋胡同都见证了同学们成长的足迹,见证了同学们在“志存高远、学求博深”校训的指引下不断求索、不断奋斗的追梦历程。在过去的两年,我们在疫情到来之前只运行了高一上学期,高一下学期、高二学年都是伴随疫情防控度过的,这段时光无比艰难,但附中人就有一种精神:越是艰难,我们越要做更好的自己!附中人就有一种信念:国之所需,心之所向。1950年11月14日,刚刚建校的师大附中召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大会,高一·七班高心义同学代表14名赴朝志愿队讲话,许多同学踊跃报名参军,先后有80多名高中同学参军参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国家危难之际,附中学子弘扬了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1960届校友,我国著名导弹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陆基巡航导弹总设计师刘永才学长,因为高中学业优异被保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有翼导弹设计专业学习,立志要用自己所学知识报效祖国。6年的大学毕业后,他服从分配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工作,他带领团队挑灯夜战,卧薪尝胆,研发出中国的陆基巡航导弹,成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国利器”。导弹发射成功时,刘永才学长说:“只要国家需要,我们拼了命也要干,吃点苦算什么?”70年校庆前夕,我到北京看望他,78岁高龄的刘永才院士仍然忙碌在飞航领域,他跟我说:“我还没到休息的时候,我还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长大成人,担当责任,决定你人生价值的,不是身高、体重和力量的增加,而是蕴藏在你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背后的理想和信念。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讲: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超我,超我是我们的理想化目标,要抑制本我的冲动,要对自我进行监控,从而追求完善的境界。高三的你要不断的抑制本我的冲动,加强对自我的监控。你要按时起床不要迟到,要不然在校门口要登记、通报;你要独立自主按时完成大练习和作业,要不然没有成绩难以自我评估这一段的学习效果;你要把手机锁起来,把情感藏起来,把游戏账号、社交账号封存起来,要不然你克制不了本我的欲望,又不会自我反思,更不愿意被别人批评,把大好时光和精力用于躲躲闪闪,迷失了自我,更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今年毕业的一位理科生,很普通的一位同学,高一时候,他的成绩曾经到900多名,到高二的时候,成绩有所提高,高三年级的投入与努力,他的成绩进步到300多名。今年高考中他被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在一次家访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位同学高中三年,没有手机号,线上学习用的是家长的QQ号。这们的同学在附中很多,在你身边也很多,他们都有一个理想的超我,不断追求完善的境界,他们始终如一的自觉自律,动力就来源于坚定的理想和信念。1996届校友吕爱辉,保送到北京语言大学,本科毕业后到韩国、英国留学,学成归国在北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15年前她辞职回到家乡延边发展畜牧业,培育出了目前中国本土肉牛排名第一的延黄牛,带动家乡1万多户农民过上幸福生活,她自己也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为家乡发展出力,为吉林振兴贡献力量,这是吕爱辉校友回乡创业的初心与使命。高三年级的孙嘉伟同学,在信息学竞赛中获得保送资格,他选择了北京大学图灵班,这是他从小学五六年级就开始喜欢的计算机专业,他已经在机房奋斗了6年。还有王涵同学,陈百强老师告诉我,他是物理竞赛学生中高等数学最扎实的,他以优异的数理成绩被丘成桐数学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计划录取。今天发言的杜睿学长选择了基础医学实验班,刘子琦学长选择了新雅书院。附中学子都立志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争取在基础学科领域能够做出成就,为国家发展关键领域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坚持理想,追求卓越,勇开风气,兼容并包,这是附中精神,更是新时代的附中学子不断超越自我,成就超我的理想与信念。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我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我们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一个个中国奇迹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古人说“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64年前,位于上海的交通大学师生为响应国家在大西北建设一所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号召,交大师生员工从黄浦江畔迁至渭水之滨,毅然决然投身祖国的西部建设。一部交大西迁史就是一部拓荒史,更是一部广大知识分子爱国奋斗史。在这段岁月中,涌现出了钟兆琳、陈大燮、张鸿等一大批优秀的西迁老教授。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始终与党和国家发展同行同向”的坚定信念,看到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爱国之志,更看到了“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担当。西迁人自觉以国家需要为重、以民族大义为念,舍小家顾大家,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维系在一起,在国家发展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学们,你们刚刚完成成人宣誓仪式,成人不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思想的成熟,理想信念的坚定。面向未来,新的征程上,我们还会面临着诸多困难,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讲: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新时代的同学们,希望你们加倍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当祖国召唤的时候,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交到了你手上的时候,你能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地说,请祖国和人民放心,强国有我!“每个人都有青春,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芳华。”我国第一位女天文台台长叶叔华院士1945年考入中山大学,她选择了数学专业,毕业后主持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综合世界时系统并长期保持国际先进水平。1963年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后就到敦煌工作的樊锦诗,57年来扎根大漠,潜心研究,择一事终一生。疫情中,临危受命的钟南山院士,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洪水前,有前线抗洪的解放军战士,有后方捐献爱心的民族企业。奥运赛场上,中国体育健儿摘金夺银,为国争光,“升国旗、奏国歌”是每一个运动员的理想与信念!国之所需,心之所向。同学们,每天上学进校门的时候,看到“志存高远,学求博深”的校训,看到“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思想,你要记在心里,落在行动上,努力学习,练就本领,时刻准备着,未来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起强国一代的使命与责任,不负家长、老师的殷切期望,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祝愿同学们拼搏一年,梦想成真!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桃李芬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