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爸爸妈妈辛苦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爸爸妈妈的辛苦。2、 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做到自己的事 情自己做,理解爸爸妈妈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 庭责任感。教学重难点:学生用心体会爸爸妈妈平日的辛苦,懂得感恩,懂得体贴孝顺父 母。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与父母幸福的照片。3、 制作爱心卡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1、同学们老师让大家课前准备了自己与爸爸妈妈的合影,你们 带了吗,很好,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照片,老师先来介绍一 下…….那么谁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照片,分享一下/尔和你父母之间幸 福的事情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我们的爸爸妈妈。(板书:爸爸妈妈辛苦了)。(分享故事,拉进师生距离,打开心扉)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个故事…..…(导入课题故事)二、心海起航---仔细观察感知故事1) 引出问题:1、 故事中的大树让你想到了谁?2、 你觉得小男孩做的是否恰当?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让学生们通过感知故事,自由思考回答问题)进一步挖掘内心感受,谈谈父母的工作,体会到父母的辛苦。2) 爱的天平、完成表格。爱的不等式完成表格后,从直观上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爸爸或妈妈真的很辛 苦。触动孩子的内心,让他们从心底感谢爸爸妈妈对自己的辛勤付出。三、爱的领悟天下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境下,父母 爱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有的同学认为爸爸妈妈表扬我们、陪我们玩 就是爱我们,而冲我们发火、唠叨、训斥就是不爱我们了。下面这个 写信的女孩,就认为父母根本不爱自己。聪明的你对于这个问题怎么看呢?1)《女儿的一封信》——讨论与分享1、信中描述的情景让你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表演自己生活中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冲突(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事情表演出来,更能融入情景中)2、 你是否也和这个小女孩一样,曾经有过对父母的不解与怨恨?现 在回想起来,能否对父母多一分理解?3、 父母的哪些行为让我们当时难以接受,其实却饱含着对我们的爱?4、 如果和父母发生了 “爱的冲突",你觉得如何处理才妥当?(引导学生积极交流)引入心灵港湾方式1:主动交流。每天找一点时间,和爸爸妈妈主动谈谈自己的 老师和朋友,聊聊髙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与他们一起分享你的喜怒 哀乐。方式2:每周至少跟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件事,比如做饭、打球、逛 街、看电视。边做事情边交流。方式3:认真倾听。当被父母批评或责骂时,不要着急反驳,试着 平心静气地先听完父母的想法,说不定你会理解父母大发雷霆背后的 理由。方式4:主动道歉。如果你做得不对,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 这时主动道歉,往往会得到父母的理解。方式5:善于体谅。有时候可能错不在你,你受了很大的委屈,但 是先不要急着争辩。想一想也许是父母过于劳累或工作生活中遇到了 麻烦。换个时间和地点再与父母沟通,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2)课件出示图片感受父母的辛苦3)课件呈现视频,感受父母的不易。思考打算在今后的生活中如 何去做,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四、用心感恩1、 说说平时力所能及的可以做哪些事情2、 闭上眼睛用心感受一分钟。活动环节:写卡片,送给自己的父母。总结: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知道了他 们是很辛苦的,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请多体贴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 为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孝敬自己的爸爸妈妈。板书设计:爸爸妈妈辛苦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