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花小草对我说》教学设计——(武汉版)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第一单元第二课设计背景: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探索欲强烈的阶段,他们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极大的兴趣。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们也常以自我为从心去思考问题,所以看到漂亮的花草,难免想采摘下来据为己有。“植物也是有生命的”这一说法,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思维中并不能被很好的理解。但爱护花草,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所以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爱护花草的必要性,并根据他们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足的特点出发,采用视频、图片、情境再现等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对于“自然界的花草于我们人类一样也经历着生命的历程,我们要像爱护自己一样,珍爱他们的生命”这一道理理解起来更容易。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故事,了解到生活中常见的小花小草也是有生命的。2.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植物生长过程的奇妙与有趣,知道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初步形成爱护植物的意识。3.逐步养成不摘花不踏草,不折树枝不乱摇,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植物生长过程的奇妙与有趣,知道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初步形成爱护植物的意识。难点:逐步养成不摘花不踏草,不折树枝不乱摇,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教学准备:关于植物的音频;向日葵生长阶段及生活中关于花草的图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激趣导入(4分钟)1.播放科学家研究的关于“植物有生命”的科普视频2.请生交流自己看完后的感受3.引入本课的主题:是呀,植物也是有语言的,那小花小草们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小花小草的故事吧!(设计意图:采用视频的方式导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植物有生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情景园(7分钟)1.出示情景园中的场景图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幅图3.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幅图的内容。小花小草分别对我们说了什么?4.师小结:人们随意采摘、踩踏的行为会给小花小草带来巨大的伤害,因为它们的生长也像人类一样,会经历一个个不平凡的阶段,十分不易。过渡语:那么我们人类的成长又会经历那些阶段呢?(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关于破坏花草的图片,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情境中,从而调动他们的相关生活经验,使他们交流讨论时有话可说。)三、智慧屋(12分钟)(一)了解人的成长过程1、播放人类生长阶段的科普短片,引导生认真观看2、师问:看完视频,你了解了人类生长发育经历了哪些阶段吗?3、指名回答(受精卵——胚胎——婴儿——少年——中年——老年——生命结束)4、出示课本中“人的成长”相关插图,强化学生对于人的成长阶段的认知5、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的成长阶段,进一步感受生命的神奇与伟大。(二)探讨植物的生长过程1、出示禾苗的生长图片2、生认真观察图片,同桌交流植物的生长过程。3、指名回答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生长阶段(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枯萎)4、引导生对比观察课本第七面“禾苗的生长”与“人的成长”阶段图片。5、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指名分享6、师小结:自然界的花草与我们人类一样,也经历着生命的历程,我们要向爱护自己一样,珍爱他们的生命。(设计意图:从这个阶段的学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出发,先引导他们了解人类生长的阶段,感受生命的神奇与伟大,再引申到植物上。通过观察、对比,由此及彼、由浅入深,逐步加深对植物生长阶段的了解,感受植物也同人类一样经历着生命的历程。)四、训练场(10分钟)(一)练一练1、你知道向日葵的生长顺序吗?2、生生交流3、展示打乱之后的向日葵生长阶段图片,引导生观察4、排一排:谁能按顺序将向日葵的生长阶段排好?并说说自己的想法。(二)说一说1、出示情境图片A、小红摘花送给妈妈B、小明劝阻小朋友“别踩小草”。C、在两棵树间拉绳子晒衣服。2、生观察情境图片,判断对错,说理由。(设计意图:根据德育的知情意行四个环节相关理论来看,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是一切的基础,因此该环节采用直观的情境图片让学生加以判断,从而强化正确的道德认知。)五、我的收获(7分钟)1、先后出示以下两张图片2、生观察,说感受3、创设情境,引发思考A、如果你是图中的花儿,你会发出什么样的呐喊?B、如果你是景区的管理员,你想对游客们说什么?4、生交流感受5、齐读第九面《爱人爱树爱花草》的儿歌,巩固爱护花草的意识6、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我知道了 。(爱护花草,要做到……)(设计意图:为了避免“爱护花草”只是浮于学生认知的表面,因此该环节将生活当中的实际案例抛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以求进一步巩固“爱护花草”这一认识。)板书:课后反思:这一堂课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考虑到了这个阶段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心理发展特点。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一系列视频、生活情境图片很好地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了起来,突破了生命安全教育只是老师在一味讲,学生参与度低、参与感差的尴尬局面。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在“排一排”、“说一说”、“比一比”等环节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最后的环节,我又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采用图片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将本节课的中心——“爱护花草”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起到强化、升华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们今后生活中的行动起规范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