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划分和特点。2.运用实例和资料,说明城镇内部主要功能区的分布及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实例,分析乡村和城镇的内部空间结构。难点:结合实例,分析乡村和城镇的内部空间结构。【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案例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材料:展示大圩古镇的图文材料。 在广西桂林市东南的漓江左岸,有一座千年古镇——大圩(xu)。 古镇以一条几乎与漓江平行的青石板老街为骨架,由多条巷道与码头相连,老街现存的房子多为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集商、住于一体。古镇现仍留存供祭祀的寺庙、祠堂和供聚会、娱乐的鼓楼、雨亭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问)大圩古镇商业街的空间格局是受何因素影响的 古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在哪里才能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 (师)带着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地理课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乡村和城镇的空间结构。新课讲授:(师)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聚落。聚落是人类的居住地及生活环境的总称。同学们知道聚落有哪两种形式?(生)乡村、城镇。(师)展示图片,没错,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比较,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城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它们的内部空间结构如何呢?我们先来学习乡村内部空间结构。【乡村的土地利用】(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4-25页内容思考乡村土地利用形式和内部空间结构。(提问)乡村的土地利用形式有哪些?(生)农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师)农业用地按照农业生产特点大致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图片展示“我国川西平原的某村落局部景观图”。(强调)乡村的土地利用主要以农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为主。为了方便生产,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师)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村落会有提供祭祀、聚会、娱乐、商业、医疗、教育等多种服务公共设施,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居住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向外环绕分布。(过渡)乡村的内部空间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合作探究)探索乡村内部空间结构。展示诸葛村图文材料:诸葛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其村落布局宛如八卦图。村落的中心为钟池,一半水塘一半陆地,两面各设一口水井,形成极具象征意义的鱼形太极图。提出问题:该村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 这些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点拨)(学生展示)农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农业用地分布在村落的外围;居住用地分布在农业用地之内,公共设施用地之外;公共设施用地分布在乡村中部……(师)同学们能试着总结乡村的空间结构特点吗?(生)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相对简单;功能分区较为简单;生产用地比例大,村庄点缀其间。(转承)相对于乡村而言,城镇人口更多,经济活动更繁忙,土地利用与内部空间结构比乡村复杂得多。接下来我们学习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一)城镇内部功能区(提问)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城镇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生)住宅用地、绿化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用地、商业用地…….(师)大家说的很好。城市中经济活动多样,因此土地利用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城镇的土地是有限的,并且每一块土地的价格和通达性是不一样的。功能区定义: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的需求是相同的,所以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中出现集聚现象,逐渐就形成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城镇规模越大,功能分区种类越多。功能区特点:城镇不同的功能区之间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自主探究)城市功能区。课件展示图片:成都土地利用分布图。(布置任务)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成都土地利用分布图,结合教材上的图文资料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成都市主要有哪些功能区?规模最大的功能区是哪一个?试描述其分布特征。描述工业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描述商业区的分布特征,思考影响其分布的原因。(学生分组活动)(教师点拨) (学生展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绿化区。居住区是城市用地规模最大的功能区。分布大致在商业区之外,工业区之内。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临近交通干线。原因是城市外围地价低;能够减少对城市内部环境污染;临近交通线,交通便利。商业区面积不大,分布在市中心或交通干线两侧。原因为市中心人口流动量大,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便于商品流通。(教师补充)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布局特点。中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房屋面积较大,有的是独立庭院,环境优美,并配套相应的学校、医院、商店和绿地等公共设施;低级住宅区:房屋面积狭小,拥挤密集,往往分布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补充)有些大城市因为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比如行政区、文化区、生态区等等。(过渡)每一种功能区,都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就形成了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课件展示:香港内部空间结构图。(师)香港的商业中心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两岸,居住区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工业区相对远离商业区和居住区。(提出问题)香港高级居住区和普通居住区在城市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拨)(总结)普通住宅区集中分布在内城,临近工业区,与低地、工业区相连;高级居住区位于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连,环境较优美。(师)再比如沈阳市,沈阳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其工业区围绕交通线路呈扇状或块状分布在城市的东西两侧,居住区则集中在市中心及其外缘。(过渡)合理布局城镇内部功能区,研究城镇未来发展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早在唐代的长安城时就已经有了城市规划的思想。(探究活动)唐代长安城的内部空间结构。唐长安奠定了亚洲东方城市的“标准”及样板,其形制对中国其他朝代及日本、朝鲜、越南和东南亚城市产生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在规划建造、城市格局、城市管理制度和社会生活组织形态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理念。出示图片:唐代长安城的内部空间结构。(布置任务)阅读教材P27活动的图文材料,完成以下内容:1.读图,找出唐代长安城的行政区(宫殿区)、商业区(市)和居住区(坊)的分布。2.结合材料,说明唐代长安城西市比东市繁荣的原因。3.讨论东市和西市的布局特点,思考为什么说“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都规划的一个典范”?4.领悟唐代长安城规划的思想。(学生分组活动)(教师点拨)(学生展示)1.行政区分布在城市中轴线的北部;商业区有东市和西市两个市场,对称分布在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居住区分布在城市的中部和南部。2.相比较而言,东市靠近行政区,西市靠近居住区,所以西市比东市交易繁忙;长安为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心,西域方向的外国商人主要从长安城西侧进城,入城后去西市交易比较便捷。3.长安城以东、西两市成为全城集中的经济活动中心,设于城市中心位置。长安城中宫殿、官署是城市的核心,城市规整、均匀,商业活动有专门的布局,城市格局呈现棋盘式,充分显露中国古代城市的封闭性,以及政治意义占突出地位的城市空间结构。 4.长安城的格局体现了唐代商业发展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也体现了唐代鼓励对外贸易,博大包容的文化特性。课堂练习:2020年2月12日,北京市交委官网发布了《北京市机动车停车信息服务规范(试行)》, 旨在指导各辖区停车场经营企业、信息服务提供商做好机动牟停车信息的采集、汇聚、存储、管理、服务及运维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对全市的停车资源基本信息统一监管,鼓励城市不同功能区分时段提供空余停车位,实现车位“错时共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适于相互“错时共享”停车位的城市功能区是( A )A.住宅区和行政区 B.商业区和行政区C.工业区和商业区 D.行政区和工业区(2)车位“错时共享”主要利用了城市各功能区 ( C )A.历史文化的差异 B.生态环境的差异C.人口流动的差异 D.风俗习惯的差异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乡村和城镇的土地利用形式。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因此土地主要以农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为主,通过诸葛村的案例我们总结出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关于城镇,我们了解了城市常见的功能区有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通过成都的例子,我们掌握了三大功能区的特点及其分布。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乡村的土地利用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功能区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课后反思】本节课的内容难度不大,主要是通过案例探究的形式展开教学,课本上提供的案例资料较为简单,所以在进行教学之前最好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或者在课前预留预习时间。另外,本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以便于学完本节课后有一个系统的把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