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同步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同步教案

资源简介

3.2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说出影响工业成本的主导因素类型、布局原则,并举例说明。
3.理解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4.结合区位,学会分析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工业的区位因素。
难点: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969年,根据政府决策,某汽车公司工厂选址在湖北武当山北麓的十堰市。2006年,公司总部迁往武汉,它为什么将总部迁往武汉呢?让我们通过本节的学习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新课讲授:
【工业生产】
(教师)本节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工业区位因素,二是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首先,请同学阅读P63-P64,工业区位因素,并带着问题思考:
1.工业生产活动的概念
2.工业的生产过程
3.工业的分类
(板书)一、工业区位因素
在了解工业区位因素之前,同学们先要知晓什么是工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1. 工业生产活动
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运用动力(燃料、电能等)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这就是工业生产活动。
(多媒体展示)图3.17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教师讲解:工业生产的投入与产出
工业投入:土地、水源、资金、能源、劳动力,原料、零部件等
工业的产出:工业产品以及工业“三废”
2.分类:①按生产产品分类:重工业和轻工业;②按生产要素依赖程度分类:资源密集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密集型工业和知识密集型工业;③按主导区位因素分类: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技术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和了解了工业生产活动和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具体到工业区位选择则要考虑很多因素,主要为以下这些因素
【工业主要区位因素】
(多媒体展示)图3.18工业主要区位因素。
阅读图3.18,思考:除了图中列出的这些因素外,还有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呢?
(学生回答)环境因素、个人偏好、发展历史等。
(提问)通过图3.8,同学们了解了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全面我们学过农业的区位因素,两者相比,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与农业相比,工业区位选择虽然也会受地形、水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更多是受经济、环境、政策法规等人文因素的影响。
(提问)假如你是一名企业家,要创办一个工厂,在选择地点的时候,你会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回答)土地廉价、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教师补充)如果所建的工厂要求利润最高,工业就要选择在原料和动力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交通便利、市场前景广阔的地方,是很理想的。而我们知道实际上很少有这样所有条件都理想的场所。因此,在市场因素一定的情况下,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决策者会综合考虑多种成本,把工厂建在总成本最低的地方。其中经济效益是主导区位因素。
经济效益
①运输成本
原料容易腐烂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多建在原料产地附近(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等)。
产品容易变质或者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产品需要保持新鲜状态,要尽快运到市场销售,多建在靠市场的地方(肉类加工业、啤酒制造业等)。
需要大量运进原料的工业,需要建在有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地方(沿海和沿江港口、铁路枢组,以及高速公路沿线等),例如,宝山钢铁厂建在上海,可以利用上海的港口优势,从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进口铁矿石。
②能源成本消耗能源多的工业,多建在能源供应地附近。例如,电解铝厂一般建在电能供应充足的水电站附近,因为电解品需要消耗大量电力,水电成本低,电力价格便宜。
③劳动力成本耗用原材料少、需要劳动力数量多,但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业,一般多建在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普通服装制造、制鞋、家用电器装配等)。对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需要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一般多建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集成电路、机器人制造、物制药、航空航天等)。(过渡)如果作为国家领导人,对工业的布局不是只单单的考虑经济效益就可以了,还有考虑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
①一些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大多选择建在环境质量良好的地方,例如,饮用水厂应临近清洁水源地(图30)。(教师在此可以列举农夫山泉矿泉水的水源地)
②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应非常慎重。例如,造纸厂、皮革厂等水污染较严重的工业,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教师在此可以多媒体展示其它的一些有污染工业的区位分析)
(知识补充)风向、风频与工业布局。
常年盛行单向风的地区,空气污染企业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季风气候区,应布局在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多风向地区,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最小风频可以用风向玫瑰图来判定,风向玫瑰图上的风向表示风的来向,即风向。图中线段最长者即外面到中心的距离越大,表示风频越大,是当地的主导风向。外面到中心的距离越小,表示风频越小。
③环境因素往往是通过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环境质量标准等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般而言,在环境质量标准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工业用于环保达标、废弃物治理等投入相对较高。因此,一些发达国家的污染工业,转移到环境质量标准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过渡)有些情况下,社会因素也是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有时甚至会成为主导因素。
(3)社会因素
①国防需要
20世纪50年代,由于国防的需要,我国在内陆山区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
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换代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采取限制东中部主要棉花产区棉纺织工业发展的政策,并针对纺织业提出了“东锭西移”,引导棉纺织业向新疆等地发展。
③文化、个人偏好、个人情感
文化、个人偏好等也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回国、回乡投资建厂,除了政策因素,还有个人情感方面的因素。
(小结)
由以上的知识可知,工业区位选择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进行工业区位选择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多种因素,作出合理选择。
(活动)分析顺德家具产业集聚与专业化生产的优势。
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20世纪70年代末,广东顺德开始兴起制作家具的小型作坊。改革开放以后,家具产业在顺德逐渐集聚,从家具原材料、家具产品、家具木工机械、家具连接件和配件、家具涂料的生产和销售,到家具会展等,一应俱全。顺德形成了我国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家具出口基地。截至2016年年底,顺德家具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0%。
1.指出顺德家具产业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
2.讨论顺德家具产业高度集聚的优势。
3.说明顺德家具形成分工明确的专业镇的优点。
(学生展示后教师评价总结)
参考答案:1.政策支持;制作家具的历史悠久;有技术熟练的工人(劳动力充足);家具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2.节省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利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获得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3.促进专业化生产;避免恶性竞争,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在空间和生产工序上的相互联系,降低生产成本;不同专业镇的发展方向不同,可以集中精力做精做细做大;共享信息资源与专业服务,促进企业发展; 获得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过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也在不断变化。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学生阅读P67-P68页,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哪些因素增强了?哪些因素减弱了?
(教师讲解)通过阅读,同学们可以看到,原料、能源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而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择的影响日益增强。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料的影响减弱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使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技术发展使原料的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因此,原料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减弱。
(多媒体展示)日本主要钢铁工业分布。
(教师讲解)钢铁、石油化工等大型工业沿海布局的原因?
船舶的大型化极大地降低了大宗货物的运输成本。对原料消耗大的工业的区位选择逐渐摆脱了原料地的束缚,转向交通便捷的沿海、沿江港口布局。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钢铁工业多分布在沿江或沿海地带(案例:意大利塔兰托,日本福山、法国福斯等)。
在开始我们曾提到某汽车总部从十堰迁往武汉,武汉是省会城市,而十堰地处偏避之处,这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市场的影响加强。
2.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市场的影响加强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工业生产实现了设计与加工的空间分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复杂产品的各种组件可以在全球采购。因此,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如汽车制造企业、飞机制造企业,其总部更趋向布局在市场广阔的地方。
(过渡)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现在抖音、快手等网红经济的发展,因此信息的通达性也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3. 信息的通达性
(多媒体展示)3.24 某新型服装公司的生产、销售流程示意。
(教师结合案例讲解):现在的网红经济,就是在发达的物流支撑下,出现的一些完全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工业企业。这些企业需要与客户和相关企业保持即时的联系,因此,区位选择更看信息的通达性。
(过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工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的的变革,因此,工业区位选择有的也随之发生改变。
4. 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变了产品形态,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从而使区位选择发生了很大变化。
教师分析家具生产的案例:家具生产的产品由整体家具变革为组装家具,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使得家具厂的区位选择由临近市场转为临近原材料供应地,同时也扩大了其市场范围。
(过渡)科学技术的进步,保鲜、包装、冷藏运输的发展,使得一些本需临近市场的工厂,转而临近优质原料地。
5. 保鲜、包装、冷藏运输的发展(一些奶制品厂)
(活动)以首钢搬迁为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首钢始建于1919年,选址在北京市西郊。进入21世纪,首钢的发展与首都环境以及产业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地位,不适合再继续发展钢铁工业。2005年3月,首钢搬迁至曹妃甸,2010年6月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曹妃甸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濒临渤海湾,是一个天然良港。
1.说明首钢选择建在北京市西郊的有利区位条件。
2.讨论促使首钢搬出北京的主要原因。
3.说明在曹妃甸建造钢铁厂的优势条件。
4.首钢搬迁后,原来的首钢厂址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查阅资料,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学生活动,教师点拨)
(学生展示)
1.说明首钢选择建在北京市西郊的有利区位条件。
①靠近铁矿、煤矿产地,原料、能源丰富 ②位于郊区,地价便宜
③建厂当时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对北京城区的大气污染小
④位于山区,地势较高,地基坚固 ⑤靠近大城市,市场需求大
2.讨论促使首钢搬出北京的主要原因。
①与北京作为首都的发展战略不符 ②城市化发展,郊区变为市区,污染环境
③“绿色奥运”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④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3.说明在曹妃甸建造钢铁厂的优势条件。
①临近煤炭、铁矿,资源丰富②曹妃甸是深水港,新厂临港(海),有铁路相通,海陆交通便利,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③位于曹妃甸,地价便宜 ④政府支持
⑤位于西北风的下风向,对附近城市的污染小 ⑥市场更加广阔
4.首钢搬迁后,原来的首钢厂址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查阅资料,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改造成北京奥运的比赛训练场馆,改造成公园、工业景观,发展旅游业。
课外活动:看自学窗《区位比较优势》
随堂练习:
见课件。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这两部分内容,工业区位因素着重讲解了社会经济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原料、燃料和劳动力数量的影响力在减弱,市场、交通、科学技术的影响力在增强。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3.2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的概念
2.工业的特点
3.工业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 ②社会经济因素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料、燃料和劳动力数量的影响力下降
2.市场、交通和科学技术的影响力增强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产业区位因素》的难点章节,与学生的社会阅历和认知水平相距较远,因此采用大量举例,变抽象为直观,深入浅出,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