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2.结合实例和资料,说出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难点:1.掌握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材料义乌机场航站楼义乌是个县级市,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1991年4月义乌民航机场通航,成为我国第二个县级航空港(图4.1)。1993年、2006年和2012年三次扩建。2007年开通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临时航线。2014年8月,成为对外开放口岸,是我国第一个县级对外开放航空口岸。(提问)义乌北距杭州萧山机场只有约120千米,为什么要在义乌建设民航机场 为什么金华没有民航机场,而其管辖的义乌却有民航机场 是什么原因促使义乌机场不断扩建,并成为对外开放航空口岸 (师)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教学。今天我们来学习区域发展对交通布局的影响。讲授新课:【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师)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也在飞速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高铁,可以很自豪的说:“中国高铁,世界第一”。(师)展示图片和文字,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高铁发展现状。(生)学生齐读材料后,开始赞叹不已!(师)展示材料,回答问题。(展示材料)郑济高铁山东段西起鲁豫两省省界,经聊城、德州,接入济南西站和济南站,设莘县、聊城西、茌平南、长清、济南西5个站点,正线全长1 68.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至此济南至郑州运行时间将缩短至一个半小时,彻底结束鲁豫两省不通高铁的历史。作为革命老区聊城市首条高铁,郑济高铁预计2023年底顺利通车。红色热土聊城搭上高铁快车道后,将贯通鲁西平原发展大动脉,有效带动聊城市资源流转,实现经济腾飞。(活动探究1)请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交通运输布局的任务、目的是什么?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学生分组活动)(教师点拨)(学生展示)小组代表发表意见。1.任务:对一个区域的交通线网、场站进行组织,客流、货流进行分配、引导等。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2.影响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转承)交通运输布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因此,区域交通运输布局一般需要综合权衡多条原则。【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1.依据运输需求。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标准,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而定。2.适度超前。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3.因地制宜。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4.尽量少占土地。交通线、站的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5.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6.其他。如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师)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多媒体展示)。材料:北宋时期,水运兴,开封兴;水运衰,开封衰。20世纪初,铁路通,郑州兴。现在,郑州兴,开封兴。(活动探究2)请学生思考: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及作用?(学生分组活动)(教师点拨)(学生展示)小组代表发表意见。变化:交通线、站的新建、改建、扩建或废弃;运输方式的衔接、专业化、快速化。作用: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逐渐趋向完善、优化。(师)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是否一成不变?如何变化?(生)不是。自然因素的影响在减弱,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增强。(强调)早期,自然因素是交通运输布局的主导因素;现在,经济、社会因素逐渐成为决定性因素,而自然因素仍然是重要因素。【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运输需求决定交通运输线的标准和场站的规模。(多媒体展示)兰新铁路线和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网,让学生初步的认识到,交通需求的多少决定交通规模的大小。展示图片: 运营中的西宁站和运营中的郑州站。(强调)从图片中引导得出结论:交通运输需求量小,交通线标准较低, 场站规模较小;交通运输需求量大,交通线标准较高, 场站规模较大。(转折)从国家层面看,交通运输应优先关注重要城市之间的交通线建设,如北京和广州。(二)交通运输布局重点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活动探究3)(多媒体展示)结合材料,分析交通运输布局重点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1.京广高速铁路沿线的高铁站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若高铁站布局过密或过疏,会产生哪些问题 2.高铁站基本上都设立在城区的边缘,为什么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点拨)(学生展示)小组代表发表意见。1.布局特点:京广高铁连接了沿线主要城市,站点分布比较均匀。高铁站过密:①会导致停车频繁,影响运行速度;②占用土地面积大,增加交通建设成本;站点距离过疏:①站点之间距离远,不方便居民出行,不能满足沿线交通运输需求;②使高铁铁路客源减少,不利于高速铁路运营。2.①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经济发展;②不干扰城市内部交通;③城区边缘地价较低,高铁建设成本较低;④距城区较近,方便居民乘坐高铁。(师)从区域的角度看,高速铁路在沿途重要城市设站,站点过密不易于高速铁路速度优势的发挥,站点过疏则不能满足沿线重要城市的交通运输需求。高速铁路全线封闭,且列车通过时速度快、噪音大,因此高铁站一般布局在城区边缘,以减少对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的干扰。(三)应充分发挥综合运输优势,注意不同运输方式间的连接和时效。(师)(展示图片)南方某知识性城市与周边的白云机场,广州东高速铁路,地铁,城际轨道,高速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线路图和景观图,引导学生理解交通运输布局还要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变应运而生。(四)运输需求变化和分布特点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多媒体展示)义乌机场航站楼景观图。学生思考:①义乌北距杭州萧山机场只有约 120 千米,为什么要在义乌建设民航机场?②什么原因促使义乌机场不断扩建,并成为对外开放航空口岸?(生)①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增长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特点。②改革开放以来,义乌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小商品生产和销售中心,对航空运输的需求快速增长,促使义乌航空港的开通和逐步扩建。(师):通过课前让大家预习课本上非洲铁路线的布局,我们可以看出它反映了非洲多数国家仍然没有摆脱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模式,以及由此决定的运输需求。( 强调 )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分布的特点也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课堂练习:课件后附带的习题,提问同学,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交通运输布局的任务和目的,交通运输的影响因素和交通运输的一般原则,通过案例分析我们总结出了交通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交通标准和规模;要重点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应充分发挥综合运输优势;运输需求的变化和特点影响布局。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4.1区域发展对交通布局的影响(第一课时)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1.交通运输布局的任务和目的2.交通运输的影响因素3.交通运输的一般原则交通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1.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交通标准和规模2.要重点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3.应充分发挥综合运输优势4.运输需求的变化和特点影响布局【课后反思】本节课的内容难度较大,主要是通过案例探究的形式展开教学,课本上提供的案例资料较多,所以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提前做好上课的准备。因为本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并且分析材料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最后需要学生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利于第二课时的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