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说出昼夜交替的成因、周期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 结合示意图,判读晨昏线及特点。3. 结合实例,进行地方时、区时、日期变更的计算。4. 根据示意图,说出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方向。【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晨昏线的判读;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教学难点: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日期的变更。【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图片:“战斗机飞行路线示意图”。2007年2月,美国空军F-22战斗机群飞离夏威夷群岛,前往日本,进行首次海外之旅。刚开始,一切正常。然而,当战斗机机群经过180°经线附近海域上空时,一些战斗机的导航等多个电子系统出现故障,甚至完全失灵。这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一下子变成了“瞎子”。美国空军后来找到了这次行动中战斗机出现故障的原因,是电脑系统设计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地理问题。思考:这批战斗机为什么在经过180°经线附近海域上空时会变成“瞎子”?其电子系统设计时忽略了哪一重要的地理问题 新课讲授:【昼夜交替和时差】1.昼夜交替展示图片:“昼半球和夜半球”。思考:地球上为什么有昼夜现象?地球上为什么有昼夜更替?(学生)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地球自转。(教师)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24小时)。昼夜交替对人类的影响:①这样的周期长短适宜,使得地面白昼不会过于炎热,黑夜不会过于寒冷,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②昼夜交替影响人类的作息,因此自古以来太阳日就被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2.晨昏线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昼,称为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称为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作晨昏线(圈)。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晨昏线(圈)把经过的纬线分割为昼弧和夜弧。思考:何如判断晨线和昏线?晨昏线(圈)的特点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晨昏线的判断:晨线是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入昼的分界线。昏线是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入夜的分界线。晨昏线(圈)的特点:①晨昏线(圈)平分地球,平分赤道,是过球心的大圆②晨昏线(圈)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0°③晨昏线(圈)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④晨昏线(圈)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⑤晨昏线(圈)与地轴的夹角=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⑥晨昏线(圈)与赤道的夹角等于与其相切的纬线的纬度⑦与纬线的关系:二分日时,晨昏圈与纬线圈垂直平分。二至日时,晨昏圈与北极圈和南极圈各有1个交点,关系为相切;与南北极圈之间的纬线圈有2个交点,关系为相交;与极圈及其以内的纬线没有交点,关系为相离。⑧与经线的关系:二分日时,晨昏圈与某一经线圈重合。其余时间,晨昏圈与经线相交,夹角为(0°-23°26′] 。(过渡)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迟之分。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这就是地方时。3.地方时(1)概念: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2)特点: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同一瞬间,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3)计算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东加西减);1度4分钟计算方法: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计算步骤:一定时 | 二定向 | 三定差 | 四定值(练习)已知 90 E 的地方时为10:00,求120 E和15 E的地方时分别为几点?(学生)思考,上台展示答案(答案)12:00、5:00(教师)总结答题技巧:四个特殊的地方时。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③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④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练习)写出图中A点和 B点的地方时?(学生)思考,上台展示答案(答案)18:00、22:00(过渡)地球上有无数条经线,也就有无数个地方时,这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按统一标准划分全球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4.时区和区时(1)划分方法: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为中时区,或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东西十二区)。(2)计算①时区的计算欲求某经度所在的时区:经度 ÷ 15余数>7.5,商+1 即为所在时区序号余数<7.5,商 即为所在时区序号②中央经线的计算欲求某时区的中央经线:时区×15③区时的计算区时=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欲求任意两时区的时区差:同减异加(练习)①55°E的时区?②西6区的中央经线?③当西6区区时为8:00时,求东2区区时?(答案)①55÷15=3……10(>7.5),故55°E的时区为东四区②6×15°=90°W,故西6区的中央经线为90°W③西6区与东2区相差8小时,东2区区时=西6区区时+时区差=16:00(3)世界各国对国家时区规定实际上,在分区计时的基础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采用了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有的国家根据领土跨越经度广的实际,不同的时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有的国家为了国内各地联系方便,统一采用首都所在地的区时。(过渡)计算结果 <0 怎么办?计算结果 ≧24 怎么办?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 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5.日界线(1)概念: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通过日界线,日期要变更。(2)全球共有两条日期界线①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 (时间概念)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随地球的自转而不停地移动,它是一个动态的日期分界线。②人为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经度概念)通常用180°经线代替国际日界线,但是国际日界线不完全与180°经线重合。(教师)总结答题技巧技巧1: 从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今天的区域;从0时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昨天的区域。技巧2:特殊情况下,当0时经线是180°经线时,全球处于同一天。注意: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区时相同,但是日期相差一天,即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提问)这批战斗机为什么在经过180°经线附近海域上空时会变成“瞎子” 其电子系统设计时忽略了哪一重要的地理问题 (学生)美国空军F-22战斗机在经过180°经线附近海域上空时,导航等系统失灵,就是由于电子系统设计忽略了跨越国际日界线时日期变更的问题。(活动)计算不同地区的时差1.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于当地时间2018年6月14日17:30在莫斯科( 东三区)开幕,我国观众观看开幕式的时间是北京时间何时 2.一艘邮轮航行在太平洋上,船上有一位怀了双胞胎的孕妇临产。航行到180°经线附近海域时,老大出生了,当时是2018年1月1日。接着,老二出生了,出生日期是2017年12月31日。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展示,教师点评)(答案)1.2018年6月14日22:30。2.邮轮自西向东跨越国际日界线(180°经线),导致出生日期不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移】1.概念促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一定偏转的力,叫地转偏向力。2.原因受运动惯性的影响,物体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但由于受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影响,导致它们逐渐偏离了原来的运动方向。3.规律①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②只改变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影响其速度。③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4.应用这种现象在大规模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蚀右岸,左岸淤积,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沙场地宜选在左岸。另外,地转偏向力对卫星发射、导弹飞行等均有影响。(练习)画出图中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移(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点评)(答案)(教师)总结答题技巧:左右手判断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移。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主要内容有: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意义;晨昏线的判读、特点;地方时的概念、特点、计算;时区和区时的概念、计算;日界线和日期变更;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移。晨昏线的判读、时间的计算和日期的变更是本节课的重难点。随堂练习:见课件。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1.2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一、昼夜交替和时差1.昼夜交替原因、周期、意义2.晨昏线判读、特点3.地方时概念、特点、计算4.时区和区时概念、计算5.日界线和日期变更自然界线和人为界线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移概念、原因、规律、应用【课后反思】对于高中生而言,本节内容是整个高中地理的难点。学生们的空间思维能力有限,对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理解起来有些困难。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在这一节课的处理上,应尽量简单化难点,以身边的生活知识结合课本内容,尽量让学生提起对地理的兴趣以及对知识点的理解。对于时间计算、日期变更应增加练习,对地转偏向力可简单处理。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