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 河流地貌的发育【学习目标】1.说出河流侵蚀地貌的特点及主要分布地区;2.说出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分布特征;3.结合实例,分析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结合实例,解释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材料分析法、读图指导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某学校高二师生利用暑假从兰州出发沿黄河干流一路东下直至东营入海口,对黄河地貌进行了调研,并拍摄了许多照片。下面是他们在不同位置拍摄的地貌景观,同学们能否用合适的词语描述出这些地貌的形态特征呢?这些地貌的塑造力量、形成原理又是什么呢?新课讲授:一、河谷的演变1. 塑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外力【提问】首先想一想,河谷形成最重要的外部力量是什么?学生:河流。【小组讨论】河谷是怎样进行演变的呢?(可结合必修一河流地貌中的内容)2.河谷发育过程:(1)初期:学生:在河流发育初期,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这时的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形。教师:看下面的课件内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向下和向源头侵蚀”吧!向源头侵蚀:河流源头的松散岩石被冲走,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延长。向下侵蚀:流水把河床上的岩石冲走,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2)中期:学生:“V”形河谷形成后,河流落差减小,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道开始变得弯曲。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使得河道更为弯曲,河谷拓宽。(3)后期:学生:经过漫长的过程,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老师:上图为伊犁河谷的俯视图,这就是河谷发育后期的真实图片。【师生总结】1.重要外力:河流。2.发育阶段以及特点:发育阶段 侵蚀类型 地貌特点初期 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形中期 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使得河道更为弯曲,河谷拓宽。后期 继续向河谷两岸侵蚀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二、冲积平原的形成【提问】从前面学习的内容来讲,外力作用的作用有哪些?学生: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教师:回答的很好,大家都认真复习了,现在我们学习河流堆积地貌。通过河流的侵蚀作用,有大量物质是侵蚀,离开原本的位置,由此被河流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河流堆积地貌,包括山前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种类型。老师:首先,我们讲一下山前冲积平原,通过这个名字,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学生:位置在山前,是冲积而成的。老师:总结的很到位。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河流流出山区进入平原,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冲积扇。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就形成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这是山前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请大家按照这个原理,想一下河漫滩和三角洲平原的形成过程。小组讨论一下,五分钟后小组回答。(展示组展示)(老师点评补充)(1)河漫滩平原形成过程: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地区常形成曲流,尤以中下游地区常见。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这是冲积平原的主体。河漫滩平原常沿河呈带状分布。(2)三角洲平原形成过程:当挟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挟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为三角洲。【总结】冲积平原的类型类型 位置 形成山前冲积平原 山前 由冲积扇不断扩大,彼此相互联合而成河漫滩平原 河流中下游 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而成,常沿河呈带状分布三角洲平原 河流入海处 泥沙堆积而成,面积广大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师:世界上一些主要河流的两岸,常常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城市;越往河流的中下游,城市越密集。多数乡村的分布也与河流有关。那人们为什么要选择河流的两岸和中下游作为居住点呢?或者说河流为聚落提供了什么便利呢?学生: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的分布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1)河流可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2)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3)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老师:非常好,那同学们说了那么多河流的优点,那么我们在选择居住点时,是在河流冲积平原上任意一点都可以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聚落选择的地点,不仅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还要避免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在河流冲积平原上的聚落,首先要考虑洪水的威胁。因此,聚落一般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课堂练习】见课件。【课堂小结】一、河谷的演变1.塑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外力2.河谷发育过程二、冲积平原的形成1.河流堆积地貌 2.冲积平原类型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结合河流的作用分析了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并结合实例分析了河流对于聚落的影响。本节课内容选取了大量的景观图片,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突出了地理实践力。PAGE- 4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