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特点和天气状况。2.结合示意图,简要分析锋面气旋的形成及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特点与天气状况。难点:结合示意图,简要分析锋面气旋的形成及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郑州7.20暴雨景观图片据国家水利部消息:2021年7月17日以来,河南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全省大部出现暴雨、大暴雨,强降水主要集中在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郑州、焦作、新乡等10地市出现特大暴雨。郑州市20日16--17时一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201.9mm;19日20时--20日20时单日降雨量552.5mm,17日20时--20日20时三天过程降雨量617.1mm。引起此次强降水天气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地理课堂——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第二部分——气旋和反气旋。新课讲授:(教师)低压、高压、气旋、反气旋是对同于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气压分布状况而言;气旋、反气旋是对气流状况而言。(教师)如何区分高压和低压?什么是低压槽?什么是高压脊?(学生)低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高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低压槽:低压中心向外特别突出的槽线;高压脊:高压中心向外特别突出的脊线。【气旋(低压)与天气】(展示图片)有关气旋的两张图片。(教师)请同学们观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气流的运动状况如何?(学生)气旋(低压):近地面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水平方向上气体从四周向中心流向中心辐合。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到高空辐散开来。气旋(低压):气流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展示图片)南半球的气旋和北半球的气旋气流运动方向有什么不同呢?(学生)结论:北半球气旋(逆时针);南半球气旋(顺时针)。(教师)气旋(低压)有关天气有哪些?(学生)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教师补充)台风和飓风都是热带气旋,如果发生在西太平洋上称台风;如果发生在东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称飓风。【反气旋(高压)与天气】(展示图片)有关反气旋的两张图片。(教师)请同学们观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气流的运动状况如何?天气状况如何?(学生)反气旋(高压):近地面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水平方向上气体从中心向四周散开。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反气旋(高压):气流下沉形成晴朗天气。(展示图片)南半球的反气旋和北半球的反气旋气流运动方向有什么不同呢?(学生)结论:北半球反气旋(顺时针);南半球反气旋(逆时针)。(教师)反气旋(高压)有关天气有哪些?(学生)①我国夏秋季长江流域的伏旱现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影响形成);②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③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等。【锋面气旋】(过渡)锋面系统和气旋结合在一起又会如何呢?(学生)锋面常常与气旋结合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教师)请学生观察图片,找出锋面气旋的特点有哪些 (学生)1.锋面只存在于低压槽中,高压脊不会形成锋面;2.锋线与槽线大致重合;3.左侧(西侧)冷锋,右侧(东侧)暖锋;4.锋线以北偏北风,锋线以南偏南锋。(教师)问题探究1:读课本材料,思考下面问题:1.台风是怎么形成的?2.台风的结构,不同部位的天气如何?3.台风有何危害?有好处吗?(学生分组活动)(教师点拨)(学生展示)小组代表发表意见。1.概念: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即台风。形成条件:在海洋上形成一个热低压。分布:西北太平洋沿岸。2.台风眼:下沉气流,晴朗无风、少云、干暖;旋涡风雨区:强烈的上升气流狂风暴雨;外围大风区:大气辐合运动,多云大风 (风速由外向内增加)。3.台风的危害:带来风暴潮,暴雨,狂风,摧毁建筑物破坏力极强。好处:台风也能带来丰沛的降水,缓解高温酷暑和旱情。(教师)问题探究2: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据国家水利部消息:2021年7月17日以来,河南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大暴雨,强降水主要集中在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郑州、焦作、新乡等10地市出现特大暴雨。郑州市20日16--17时一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201.9mm;19日20时--20日20时单日降雨量552.5mm,17日20时--20日20时三天过程降雨量617.1mm。引起此次强降水天气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分组活动)(教师点拨)(学生展示)小组代表发表意见(教师归纳总结)国家气象局给出了解释:受1000公里外的台风“烟花”和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影响。大量的水汽通过偏东风源源不断从海上输送到陆地,再加上河南省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抬升,辐合效应,在河南地区集结成雨。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是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第二部分内容,共分三个:一、气旋(低压)与天气,二、反气旋(高压)与天气,三、锋面气旋的特点,我们必须对它们控制下的天气特点熟练掌握。随堂练习:课件后附带的习题,提问同学,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3.1 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二课时)一、气旋(低压)与天气二、反气旋(高压)与天气三、锋面气旋形成和特点【课后反思】本节课仍然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且充分利用演示,板图、课件插图等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分析身边的地理现象,把地理知识变成是有用的地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